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65,979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陽太

2013-11-24 21:59:02

我們看的肯定不是同一部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者:歐歐將軍Nenya http://www.douban.com/people/Nenya/

--------------------------------------原文的分割線---------------------------------------
      好了,我就不說這部片子在思想性和故事性上做的有多單薄了這種爛話了。肯定有人會噴我說不能要求面面俱到。確實,在商業性和娛樂性和配樂上還可以,視覺效果可以打滿分。但是,作為一部發生在太空的科幻現實片(因為本片在現有科學技術下其實是可以實現的),很多設定是有違常識的(已經做的不錯了但是還不夠)。

      有一場比較重頭的戲就是桑德拉-布洛克腳上纏著繩手上拉著喬治-克魯尼懸掛在太空站外,然後男主因為覺得繩子支撐不住兩個人而選擇保全女主解開安全扣獨自飄走。太空站的受力情況是這樣的,一個遠離地球方向的離心力(飛船參考系不是慣性系,於是有一個慣性離心力)和一個指向地球方向的引力,源於地球引力的不均勻還會有一個潮汐力(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Tidal_force/)。我們可以看到電影中繩子繃直兩個人保持各自位置了一段時間。情況一:兩個人相對太空站保持靜止,當男主解開安全繩時他確實因為潮汐力的緣故飄走但是方向是地球,並且這個力的大小是多少呢?根據維基的公式,假設繩子長10米,差不多是重力的300000分之1,前進10厘米需要1分鐘的時間;情況二: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在那一幕之前,兩個人曾經在太空站的某一方向噴了最後一口氣一起衝向太空站(雖然不知道幹嘛噴這麼狠,可以寧肯噴輕點慢慢飄過去妥妥的抓住太空站,可能是為了難度係數吧),電影裡場景想表現的可能是兩個人以太空站為圓心「擺動」,然後男主解開安全扣沿切線方向飄走,但實際上在失重的情況下,他們會以太空站為圓心作圓周運動而不會來回擺動。因此在女主已經相對靜止的前提下,只需要用一個非常小的力就可以拉回男主了。假設男主真的飄走,藉助動量守恆向飄走方向擲出東西也是可以使自己往回飄的,擲出的東西可以具體為任何可拆卸的東西除了太空衣,比如沒有氣的推進器,男主這麼想掛掉,可能那天盒飯比較好吃吧。以上內容都是高中物理。

      此外男主的淡定飄走和女主開始的驚慌失措且情緒控制力差實在反差太大了。可以說男主執行過多次任務經驗豐富(經驗豐富也不應該為了破太空漫步紀錄四處亂飄浪費氣導致最後不夠用吧),女主第一次沒有經驗任何人在那種情況下都會恐慌,之前的專業特長主要是修電路板。正確。但是她不應該是正常人,或者說在一眾修電路板的人中被選派上天,必然是經過模擬訓練熟讀艙外作業守則。當然也可以理解導演如此設定是為了增強觀眾的代入感和營造緊張的觀影氛圍(因為聯繫《生活大爆炸》的話感覺Howard不管訓練多久都會嚇尿的)。

      還有四散的眼淚,艙內漂浮的物品,無能的NASA,各種飛行物都在同一軌道開趴體,天宮一號雖然沒有英文操作介面好險有設置一鍵回家,幻想男主開門進來說「他大姨媽」但是因為是幻想也不好說什麼等等。關於眼淚會不會四散可以看這個視訊Tears in Space (Don't Fall)(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zMDgyNTA0.html),可以看到眼淚並不會掉下來或者飄走而是貼在臉上,雖然一點也不美還有點象鼻涕呈果凍狀。還有什麼神奇的滅火器,這種橋段機器人總動員 WALL·E(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131459/)早都用過了,而且在快速翻轉中向某一方向前進其實特別難掌控,稍有差池就會適得其反,可能六個月是在練習這個吧。另外女主把太空衣脫掉輕鬆程度的就像脫一條尺碼買小一號的牛仔褲,而事實上太空衣非常難脫,結構要比女主穿的要複雜的多,一般在沒有人協助的情況下,差不多需要一個小時。

      有些人會說只是一部電影而已,不要這麼吹毛求疵。是的,我承認,但是被捧為神作口碑票房好到爆,豆瓣電影一水的五星評價,爛番茄97%,IMDB 8.7,metacritic 96以及零差評實在是太!過!了!我們看的肯定不是同一部電影。因為除了電腦做出來的太空的視覺效果委實沒有可以被稱作神作的點了,而這一點必然會隨著時代進步被超越。

      @宮崎聖司 評論說被裡面的長鏡頭「震撼到」,」當年《人類之子》結尾的長鏡頭就印象深刻,這次真可謂是登峰造極了「。我想說長鏡頭只是輔助,重要的是電影故事本身和導演講述故事的方式,每個看完《人類之子》(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78064/)的人都在跟我講長鏡頭,可是電影不是用鏡頭長度丈量的,不可捨本逐末。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本片講的故事有多平庸和單薄。還有人說是感受太空,但那根本不是真實的太空,想感受真實的太空,請看《哈伯 3D》(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25324/)《國際太空站 3D》(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19880/)。想看太空人在真正出現意外時的反應,請看《阿波羅13號》(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785/)。對於某些同學對好萊塢電影不遵循物理定律的質疑,同樣是太空題材,看過45年前就已經拍出的《2001太空漫遊》(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26/)對本片實在沒什麼好驚嘆的,雖然類型不同。

--------------------------------------------------------------------------------------

      我說了,我承認找bug是吹毛求疵這一點,我只是反對其成為「神作」以及零差評,我就問大家兩個問題吧:第一、這部電影是不是在故事性和思想性上【比較】【一般】;第二、公認的神作哪一部在故事性和思想性上【比較】【一般】?如果有,舉反例。
      鑒於公認的神作可能會有爭議,這樣好了,目前《Gravity》IMDB評分是8.5,你找8.5及以上的好了,按IMDB給出的top250,一共46部(含Gravity)。隨便找,告訴我你覺得哪部故事性和思想性比這部差就行了,歡迎進一步討論,在下面留言就行。
      如果找不到,我就問你一句,你真的覺得一部電影靠視覺效果電腦特效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會成為經典成為永恆嗎?回答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