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博爾特

2013-11-25 01:03:00

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一座橋樑,而非目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走出影院,一種豁然、重生之感。也許「這是所拍攝過的最好的太空題材影片。」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佳作。
            與眾多期待許久的神作不同,五月份一次偶然看到該片的先行預告,短短的87秒已經昭示此片的神秘。相較八月底的全球首映,大陸足足遲來八十天(真是環遊地球八十天)。噗一上映好評如潮:Metacritic的96分,爛番茄的97以及IMDB的8.6,不僅口碑奇佳票房也刷新了兩位主演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參演影片的最高票房紀錄,截止上週全球報收5.148億美元。這一組組激動人心的數字無不吸引著週二的到來。
            早早準備坐好只待影像升起,一如既往的中影營銷,還是喜歡「戴爾」的創意廣告。燈光緩緩暗下,影院中不乏零星的聒噪。當螢幕視現有如《2001太空漫遊》般深邃壯美的太空與蔚藍的地球時,相信與坐者如我一樣被這深深的景像拉入宇宙,觀影體驗就此開始。
            阿方索·卡隆喜歡運用長鏡頭,果不其然,開頭的17分鐘長鏡頭真切的將我們融入到太空中與巴斯光年般的Matt Kowalsky一起領略地球壯麗美景,也許頭盔內的克魯尼是迷人的但反射在頭盔鏡面上的地球是那樣的亦真亦幻、絢麗多姿。如此場景不免讓我聯想到去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同樣的視聽賞閱。畫面在一片靜謐、詼諧、專業的氛圍里主角相應登場。如《哈伯望遠鏡》般真實的宇宙,面前:宇宙、人物、哈伯、探測器、太空站更是如此的細膩真實。就此情境下本是普通的太空作業,程序化的完工後一切也回歸靜謐,當然了坐在這兒不只是看太空的。在與休斯頓的交談中得知俄羅斯用飛彈打下了地球同步軌道上的一顆棄用衛星,衝擊力讓衛星分解成碎片並且加速度提升圍繞地球飛行(本以為在此片中可以看到軍迷渴望的太空戰中彈道飛彈擊毀軌道上的飛行器,如《幽靈協議》般震撼升級版,片中卻一筆帶過),再小的意外也會產生蝴蝶效應,碎片撞上相同軌道上的美國太空梭和正在維修的哈伯望遠鏡。噩夢就此開啟。
            被甩出的Dr. Ryan Stone表現了常人驚恐的神狀,在浩瀚的宇宙中被遺失,已不單單是生與死更多的是對黑暗、未知的恐懼。難怪乎許多人對宇宙邊緣懷有恐懼感,只在影像中便有種窒息和排斥,也許這就很好地說明當營救的Kowalsky拴住Stone準備將其推開以便噴射返回時,Stone音調不斷變高的「NO NO NO」。在情節不斷推進的故事裡,兩位倖存者必需要快速、準確地來到國際太空站。雖然觀影之前就已熟知劇情,但在整個過程中還是不斷被人物的命運、情節的緊張、畫面的震撼所牽動。直至Kowalsky扣開栓把生的希望留給Stone,如詩般平靜從容地消逝在夜空中!艱難克服重重困難的Stone坐在倖免被擊碎的逃生艙內準備點火飛向天宮時,錶盤顯示無燃料頓讓Stone崩潰,也許那幾聲狗叫直髮人心底,無外乎邊上潸然。黑暗、絕望、死亡三者一致一路,投入其中的人好像飄向了宇宙邊緣,失重無望,消失在漆黑的遙遠宇宙盡頭,那裡是永暗,無休無止的死亡(難怪猴王都怕神魂被貶九幽之處萬劫不得翻身)。絢爛的極光、冰凍的艙窗、地球的聲音,讓家的感覺是如此近又那樣遠;死亡也許是最好的解脫。Kowalsky:I want to hear you say「I will survive」。恐懼或許使人陷入無助與毀滅,但生的慾望可以戰勝一切。死前的迴光返照讓Stone涅槃了。重拾鬥志的Stone仍舊帶領我們緊張投入到心跳般的逃生之旅,在極度熔煉後的逃生艙打開降落傘後緊繃的神經才稍有寬慰,不幸的逃生艙卻在外界無援的情況下落到湖裡,艙門彈出後不斷下沉,心又一次急速起來。當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阻止Stone求生時,偉大的女性展現了人類的意義。當桑德拉·布洛克從湖面游到岸邊,配樂中她一站之下竟然沒爬起來。這麼個輕輕地一個「爬不起來」,勝過多少大片裡男女主人公相互抱著在夕陽里啃來啃去。雖然其本質其實也相當於此,只不過主人公是「人類」與「地球母親」。 最終在高潮的配樂下大仰角中站立起來的身軀將影片昇華——生命「胚胎」從「浮游生物」到「爬行動物」,再到「直立行走」!
            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逃生故事通過阿導夢幻般的想像力鏡頭配與完美的音效足使九十分鐘一氣呵成。電影是夢境。是神話。還是寓言。它愈是簡單,可被解讀的空間就越大。靠危機的不斷產生跟解決來推動劇情發展可以將一部平庸之作化腐朽,但加以前沿的製作技術就可使優秀的影片成為神作。影片的60%採用CGI技術進行製作,與真人拍攝銜合毫無瑕疵。片頭開場的長鏡頭也是工業體系下作品少有的,使用電腦特效的程度堪比《阿凡達》。全篇的畫面唯美得猶如羅丹雕塑般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直至人性深處。通過第一視角我們盡情地飽覽著宇宙的浩瀚與地球的多姿,哈伯、太空梭、聯盟號、天宮一號、衛星碎片通過3D的呈現讓我們實實在在地過了一把太空夢。就連Dr...Stone的淚花在失重與3D的雙重作用下也是如此神奇,不得不佩服引領行業前沿的好萊塢工業技術,雖然天朝名導屢屢狠話但你們的神作什麼時候問世,難不成... 眼福的飽覽通過製作技術便可獲得,心靈的震撼除了出色的劇情史蒂文·普萊斯譜寫的配樂亦堪稱奢華,將宇宙的靜謐通過音樂直衝霄漢。片尾由低沉的絃樂與女子和聲進入,逐漸漸強,伴隨以暗示重生的打擊樂器,聽起來心潮澎湃,但又彷彿處處昭示著新生。如果在欣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你不知道靈魂交予耶穌,釋迦牟尼還是穆罕默德,可以肯定的是本片中我將靈魂交予了上帝!
            雖然被阿導拍得翔般的《哈3》讓許多影迷耿耿於懷,但《人類之子》還是奠定了其一線名導的位置,如今的《Gravity》可以堪稱好萊塢工業體系中實驗性的一次成功,雖許多影迷將其與《阿凡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相比較,影評也有質疑其故事性的薄弱,要知道這可是在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首部被選開幕片的3D影片。
            總觀前後:技術引領業界、想法切合實際、內容昇華意旨。要是庫布里克來拍,又要燒掉我們多少腦細胞!
            影片另一大驚喜就是技術面前人的重要性,全片只有兩位演員少得猶如《我是傳奇》、《重返地球》,然而本片不但是電影技術的教科書典範,主演的演技也堪稱奧斯卡級別。雖然進行到三分之一喬叔就離我們而去,但他將一個NASA資深宇航專家的專業、詼諧幽默和在死亡面前的捨身取義的神態拿捏的恰當好處。喜歡他的玩世不恭與愈久彌新,不出意外來年男配可能掛個提名。除了喬叔,足撐全篇的甜姐又一次向我們展現了老牌好萊塢明星的演技。朦朧時便已看過《生死時速》等一系列由她主演的影片,是青蔥歲月裡好萊塢版張敏。正如影片中Stone的傳奇經歷一樣,桑德拉·布洛克的人生也堪稱傳奇(內容網上有不多加贅述)近年愈發不可收拾,口碑、票房佳作頻出。雖然來年女主提名不是難事,但能否摘得桂冠也願其向Stone一樣勇往直前!
            寫到此處舒緩神情仰望窗前星空,神秘而又無垠。太空夢是整個人類的夢想。夢!通過電影這個載體可以充分實現。明天!《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終於來臨,這一繼承延續《哈里》和《暮色》衣缽的話題大作在奧斯卡新科影后的帶領下又將掀起怎樣的狂潮,我們拭目以待!

 
 
  
                                                                                                                                                        
                                                                                                                                                        
                                                                                                                                                                 2013年11月20日
                                                                                                                                                                             西德海姆的來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