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人就那點事兒

2013-11-25 21:44:53

普通人的太空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得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一種當然是「年度神片」。歐美比大陸上映早很多,無論是影評人還是普通觀眾出奇一致的一邊倒的驚嘆和盛讚,讓人無法懷疑該片的質量。要知道,得到這種級別口碑的影片少之又少,印象中上一部應該是《全面啟動》了。另一種來自一個朋友。她更早看了此片,在朋友圈發的原話是「shit!看完地心引力真想扇我自己,好歹富春山居圖爛就爛我還能看幾個明星啊,您倒好,要啥啥沒有,害姐抱那麼大期望來,頒個年度最爛片給你!shit!」首尾呼應的兩個「shit」讓我有些不淡定了。仔細想了想,這位友人應該不像我是個有點發燒級別的影迷吧。於是,屏蔽了一切劇透,只看了有關該片技術層面的介紹,按原計劃選擇能看的最大IMAX螢幕(中國科技館巨幕),提前訂票,一家四口前往。當然,不帶一點先入為主的主觀看法是不可能的,想完全中立客觀更難以做到,我觀影前的傾向性仍然很頑固:我會更相信那些資深影迷的話。
寫這篇文的此時,看完電影已經過去兩天了。回想起來仍然回味無窮,再看一遍的想法也十分迫切。這部電影達到了我的預期,國內外的高評分沒有說謊。這是一部非常棒的太空電影,它甚至讓我接近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夢想。而為何出現反差極大的兩種評價,我認為這是觀影者本身的側重不同造成的。從這個角度講,這其實也是一部粉絲電影。就像《小時代》的粉絲一定不會覺得那部電影很爛,而《地心引力》更適合的是那些科幻控、科技控、太空控,甚至是影像控、攝影控。小清新、半影迷、腐女們似乎較難體會到它帶來的從心到眼的震撼,而糾纏於其略顯單調的劇情。當然,還有一個極大可能讓你覺得它不好看,那就是你沒有選擇IMAX版本,觀感必然會大打折扣。

視效
自《阿凡達》開創3D電影的新紀元之後,有資深影評人說,迄今能達到真正意義3D的影片除《阿凡達》之外,只有《雨果》和《少年派》了。真正的3D,一定得讓觀者有身臨其境、觸手可及的融入感和代入感。而這部《地心引力》之所以連卡梅隆大神都極力推薦,就因為它的3D效果確實已經達到了這種預期。而在影片太空的背景下,這種置身其中的極致體驗讓人嘆為觀止。
為什麼說它幾乎完成了我的一個夢想?我在很多時候是個徹頭徹尾的宅男。不是我不喜歡旅遊,我也去過很多地方,但可以這麼說,地球上的任何旅遊景點,不管是山水還是海洋,千篇一律的人頭攢動、商業氣息已經很難給我帶來多大的享受和欣喜,過後也很快就忘了當時的感受——當然那些窮游者背包客去的人跡罕至邊角旮旯或許不在此列——只有太空或異星球能勾起我強大的好奇心和驅動力。如果有朝一日太空旅遊的技術和費用平民化,我會毫不猶豫的前往。如今,坐在IMAX螢幕前,已有幾乎完全置身於太空中的體驗,俯瞰地球的壯美,遙望繁星的深邃,感受到宇宙的浩渺甚至是那種莫名的恐懼。這種前所未有的融入感和代入感確實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
其實,了解了幕後的一些技術手段和細節,會更加驚嘆於影片造夢成果的逼真度。
首先,該片並不是像《阿凡達》那樣,直接用3D攝影機拍攝,而是後期轉制。不過,它是將實拍、特效製作和3D轉制同時推進,據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拍攝流程和技術手段。另一方面,影片中60%以上的鏡頭都是數字成像,很多你想像不到的地方其實都是電腦製作出來。比如太空中的鏡頭中,只有演員的面部是實拍,太空衣及四肢以及頭盔透明面罩全部為數字特效;太空艙中的艙門、按鍵也都非實境,甚至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女主角在艙中如嬰兒般蜷縮睡著時的鏡頭有一條腿也是假的。這種成像難度想想就覺得不明覺厲,效果更是讓你看不到絲毫破綻,不得不佩服美帝電影技術的高端。另一個創新的地方是,為了更好表現演員在失重情況下太空艙翻轉騰挪的鏡頭,不是靠吊威亞拴鋼絲,而是創造了一個叫「布光盒」的東西,四面貼上LED燈,模仿艙外的光影變化,人不動,盒在動,既能保證演員表演時面部表情更加自然,也能更真實的體現旋轉時周圍環境光線的變化。總之,呈現在你面前的影像,雖然大部份都是假的,但你完全不會感覺的到。我想,此片之所以被稱為「神片」,出色技術營造出來的逼真視覺效果是遠比劇情更為重要的原因。如果庫布里克大師活到今天才拍《2001太空漫遊》,不知會有怎樣更為令人瞠目的呈現。
談到這部影片的視效,還少不了一個關鍵詞「長鏡頭」——就是那種一鏡到底不需畫面切換的鏡頭。阿方索卡隆好像就是個熱衷於長鏡頭的導演,我印象最深的長鏡頭就是他拍的《人類之子》中一個追車戲。觀影之前,我也了解到開篇就是一個長達17分鐘的長鏡頭——簡直是逆天。可一開演,我就被眼前的太空景像所震撼吸引,置身其中,淨完全忽略了這個長鏡頭的存在。看著看著才想起來。長鏡頭的運用在影片裡很多,不管是主角的第一視角還是跟隨演員在太空閃轉騰挪,都強化了觀影者的融入感和代入感。


劇情
對影片的指摘絕大多數都是針對其劇情。劇情確實簡單,簡單到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兩位太空人在執行科學任務時遭遇毀滅性事件,必須千方百計,利用一切設備和智慧,甚至依靠一定運氣,做出一些犧牲,脫離險境,回到地球。
影片其實只有兩個演員,絕大多數時間又只有一個人在表演。劇情沒有任何鋪墊,沒有旁枝末節,一條敘事線從頭到尾順序下來。劇情的推進不能靠人物矛盾,只能靠一個危機接著一個危機,再去解決危機。在這種情況下,營造緊張的氛圍就是關鍵。平心而論,說它全片無尿點或緊張到手心出現對我而言都有所誇張,但整體的節奏銜接緊湊,不拖泥帶水。畢竟,在只有一個人物的情況下,讓故事發展下去本身難度就很大。而換個角度看,把遇險故事放在太空的背景下,也只有這樣一到兩個人物才能更能凸顯出太空故事的某種主題——宇宙如此浩瀚,人類如此渺小。
其實,相比於《2001太空漫遊》,《地心引力》的劇情已足夠抓人了。包括前兩年口碑不錯的同類型電影《月球》,也沒有它這樣從一開始便帶動起觀影者的情緒。
我對影片唯一不滿的是,導演在不斷挖坑填坑的過程中,最後結局的坑填的有點隨意,或許坑挖的太大確實不太好填了。(慎!以下為劇透)。返回艙正好落在一個湖裡而非海里,而且離岸邊那麼近,女主的運氣簡直好的不能再好了。剛落水面時,我甚至覺得應該再來兩天鯊魚什麼的才夠勁爆。當然這就離影片主旨太遠了不可能有。

硬傷
現在網上對這部影片討論較多的是,哪些技術或情節在真實世界中是不靠譜的。比如,女主角的頭髮在失重情況下那麼的服帖腦袋,頭盔面罩中的哈氣現有技術早就能解決,太空站間的實際距離可比影片中描述的遠的多,等等。
當然,這些技術上硬傷是存在的,也不啻為觀影的一大樂趣。當從另一個角度看,為什麼大家這麼熱衷於此,原因或許恰恰是這部電影拍得實在是太真實太嚴謹了,讓人忍不住想去尋找那些不真實不嚴謹的地方。這當然沒什麼錯,但這畢竟是部電影,而不是紀錄片。死理性派或處女座們大可不必過份糾結。畢竟,沒見誰去找《鋼鐵人》或《雷神》這種電影的科技硬傷。
嚴格意義上,這部電影甚至都不能稱之為科幻題材,因為片中的技術沒有任何的超前。連導演自己都說,這是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意義
阿方索卡隆拍這部電影的初衷並不想有《2001太空漫遊》那麼多形而上的哲學思考,也不想像《星球大戰》那樣的太空歌劇。這不過就是一部太空背景下的歷險故事。其商業和娛樂價值更為主要。
可正是這個太空背景下極其現實主義的題材,讓人難免不想到更多的意義。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關乎勇氣、終極意義的思考。就像大航海時代,走向太空是人類不可避免的終極命運。可那無盡的虛空和黑暗中又危機四伏,不論是作為一個人類個體生命,還是作為一個物種整體,面對浩瀚宇宙,都渺小的連塵粒都談不上。可人類自身,內部卻從未真正把自己當成一個整體,競爭敵視永未消除。就像影片中,幾個超級大國的太空站多是競爭的產物,甚至災難的發生也源於此。而當女主角要脫離險境時,又不得不依靠其他國家的設備幫助來實現自我拯救。
影片結束後,我腦子裡第一時間出現的感觸是:人們在地上的時候,都希望並以為美好的極樂世界是在天上,而一旦真的一個人漂浮在毫無依附的天上時,又多麼迫切的想回到地上。



花絮
影片中女主角求救時曾收到地球上的無線電信號,可他們因語言問題無法溝通。地面上到底是誰?這被拍成了一個彩蛋視訊。導演是喬納斯卡隆——阿方索卡隆的兒子。
影片最初的劇本也是由喬納斯卡隆寫的,被他老爸看中。只不過最初的劇本是在荒漠中兩個人求生的故事,阿方索把它放到了太空裡。
    更多影片幕後的技術故事可參閱著名電影影評人兼爆料王@紅袖添飯ing 的部落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