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宅男的戀愛字典--The Great Passage

编舟记/字里人间(港)/宅男的恋爱字典(台)

6.8 / 1,761人    134分鐘

導演: 石井裕也
編劇: 渡邊謙作 三浦紫苑
演員: 松田龍平 宮崎葵 小田切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西瓜眼科

2013-11-26 07:18:24

論如何優雅地為強迫症找一個出口


       作為一個會在閱讀任何資料時本能地去注意「的地得」和標點符號的用法,用鋼筆寫字時會刻意不讓手抹到上一行未乾的墨水,不小心寫錯就寧願整篇重寫的時不時會完美主義和輕度強迫症呈噴射狀發作的人,《編舟記》簡直成了我的福音書。當看到電影中名字和「認真」同音的馬締君那些按類排列碼放整齊的書籍,看到他們一遍遍校對文稿不能忍受任何一個錯誤和遺漏,看到老編輯用漂亮的鉛筆字寫下一個個詞條,看到他們一絲不苟地表示不會使用當下摩登的語法錯誤的時候,我的心中湧起一種難以言表又相見恨晚的舒適感。馬締君的同事都說他是一個怪人,也許這個電影裡通篇洋溢的,也是一種怪人才能夠心領神會的幸福。
      《編舟記》說的是一個最強盛時也僅有四個人的編輯部編撰一本中型辭典《大渡海》的故事。將一生傾注在辭典編撰中的經驗豐富的老編輯準備退休了,為了完成這本與眾不同的現代又完備的《大渡海》的編撰他準備找一個繼任者,於是他遇到了沉浸在書的世界中甚至有些人際交往障礙的馬締。他用主編提的一個問題去問他:請他解釋「右」這個字。而馬締對於語言文字近乎偏執的熱愛讓他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大渡海》編輯部的一員,他也在這份很多人看來枯燥無聊到爆炸的工作里獲得了專屬於他的巨大滿足感,別人以為的寂寞世界很多時候是自己才懂得的烏托邦。
       這是一部太日本的電影,那種手作時代的執著和職人式精雕細琢的苛刻在我們這個連財政撥款送給鄉村里孩子的字典都可以盜版的神奇國度簡直不可思議。而馬締們就這樣執著地從每一個詞開始收集,查閱無數資料,經過多輪校對,不敢有一絲懈怠,哪怕是辭典紙張的彈性都經過一次次的精心雕琢,追求他們謂之的「手感」 ……的確,感覺是這個世界上最直接也是最飄渺的一種存在,對的感覺可以在瞬間把完全迥異的個體連接,如果不對,永遠是相隔千山萬水的不理解。正是憑藉這對感覺精神潔癖般地極致追求,構建出了一份能讓懂得的人心領神會的怡然自得。
      《編舟記》很容易讓人想起之前大熱的日本紀錄片《壽司之神》,那是一部講一個壽司師傅二郎窮盡一生時間在捏一隻壽司的故事,那種一生專注一件事的態度,那種對自己無比苛刻的要求讓一個平凡人充斥著神的光芒。而《編舟記》則在更為繁複枯燥的文字工作中彰顯著這種動人心魄的專注和信念,他們那種氣定神閒的從容是這部電影最為動人的基調。
      《編舟記》也讓我想起了另一部震徹心靈的《查令十字街84號》,那是愛書的人會愛上的故事,《編舟記》亦然。作為一個從小養成了閱讀習慣的愛書之人,電影裡流露出的和書籍相通的質感有著撫慰人心的能量,那是種很私密很個人的快樂。從那種與書為伴,搜集整理資料,把浩瀚的資料進行充滿規律與活力的排列的工作中,我體會到無與倫比的樂趣。在電影的每一分鐘裡,我都收穫著一種不可多得的自在。
      《編舟記》採用35mm膠片拍攝而成,從1995年說起,全片充滿著一種濃重的時光的質感,和這個看起來很內向的故事相得益彰。而故事中最讓人感動的不只是動輒花幾十年精雕細琢一件事的職人精神,而是一種傳統不死的傳承。在枯燥繁瑣的辭典編撰工作中,總還是有新鮮血液樂於投身其中,而傳統在現代精神里發酵後也迸發出一種更難能可貴的能量。在我看來,只有日本可以將傳統和現代理解的那麼透徹,日本職人的使命感在這部電影裡發揮到了極致。
       最終歷經十數年,《大渡海》終於編成出版,而首髮式的海報就是一個母親懷抱一個嬰兒,這更是電影的一個點睛之筆,此時電影要表達的已經不只是一種鞠躬盡瘁的職人精神,而是一種傳統的改進與傳承。影片的最後,馬締們又開始準備辭典的修訂工作,就像在煙波浩渺的大海中尋找片片扁舟一樣,這個工作浩大繁瑣並且無窮無盡,但總有人在鞠躬盡瘁地完成它,因為他們迷戀語言文字的美。
       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右」是什麼?老主編給出的答案是:數字10中0的方向即為右。感謝那些辭典編者,他們把世界定義得精準又明了。也感謝電影職人們把編辭典那麼枯燥的故事描繪地如此驚艷又美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