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65,979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所有團的團長

2013-11-27 06:40:56

我們應該持有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去看電影?


    《地心引力》這部電影好看嗎?
    這個問題太難了。
    這就如同指著一個可能有很多人都覺得好看的女人問我,這個女人好看嗎?
    五官再擴散的女人也會有人喜歡說好看。長相再精緻的女人也會有人不喜歡。電影就像長相,好看與否都是很難量化的事情。
    因此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時,我只能結合自己與旁人的觀影感受來回答:我覺得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不過你不一定會喜歡;從大眾眼光(豆瓣8.1 、時光8.6)和專業評審(迷影7.7)來看,大部份人也覺得這部電影算得上優秀。
    總的來說,我覺得如果你不研究『如何讓科學技術與物理規律非常完美又真實的結合劇情展現在電影中』的話,這部電影中劇情上一些小的硬傷和科技上的一些不夠嚴謹,數量不會多到讓你從頭到尾齣戲。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問他的影評為什麼被刪了幾次。就是《地心引力》第一頁影評中唯一的一個中差評《我們看的肯定不是同一部電影》的作者。
    我在回答下邊和他探討了一下,認為他寫的影評有失偏頗,並附上了看到的NASA前太空人加勒特-賴斯曼電影的評論中我覺得挺好的一段話。(http://news.mtime.com/2013/11/26/1521015.html)
    「所有這些有失精確的地方都是為了推進情節發展或增加電影的戲劇性,而這正是我們應該給予製片人的發揮空間。這是娛樂,不是紀錄片。」
    而他的回答是。「嗯,但其實仔細想是可以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的。比如克魯尼那場戲,就可以設計成兩個人都沒能抓住繩子但是卸了不少力,兩個人一同緩緩的飄向背離太空站的方向。這個時候兩個人就只能抉擇了,依據動量守恆,克魯尼選擇把布洛克推回去犧牲了自己。如此,既顯得特別科學,又保全了克魯尼犧牲自己的戲碼。」
    此時我覺得他已經完全陷入進去了對這部電影的不完美的糾結之中。如果沒有男主犧牲的情節,這部電影是不是又少了一些感動和悲壯?倘若最後兩個人一起回到地球,你們是不是還要罵這個編劇太腦殘此電影堪比抗日神劇?
    任何電影都不可能完美,僅僅因為別人稱讚的太多了,所以我們必需要求這部電影是完美的嗎?
    回到那篇影評中。在文章里,作者訴說了這部電影的不優秀,以及在他看來過多的科學漏洞。許多人在留言中表示看了一部很噁心的電影又看到這樣的影評之後非常解氣。
    這篇影評的出發點可能有兩個。第一個是作者在看到好評太多之後專門挑刺去看的;或者作者科學與電影素養比較好所以電影中的科學硬傷和演員表演嚴重影響了他的觀影感受。如果是前者,那麼抱著這樣的心態去看電影,對他和電影來說都真的挺遺憾的。整個過程並沒能享受這樣的水準上乘之作,而是要牢牢記住看到的電影中所有不合理的部份,並回來寫出來。
    我不知道看過這篇影評的人怎麼想的。我的感覺是,作者看到太多人稱讚這部電影之後,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了,必須特立獨行一下,或者顯出自己不平庸的水平,所以必須給這個片子挑一下刺。「有些人會說只是一部電影而已,不要這麼吹毛求疵。是的,我承認,但是被捧為神作口碑票房好到爆,豆瓣電影一水的五星評價,爛番茄97%,IMDB 8.7,metacritic 96以及零差評實在是太!過!了!」這是文章的原話,在作者羅列了一堆片中的bug包括男主角不應該太淡定女主角不應該太驚慌之後這樣寫到。
    還看到了一條別人的,純粹的為黑而黑的評論。「給三星是因為畢竟小時候喜歡過太空,一些畫面還是挺深邃有感的,但一想到都是攝影棚裡、電腦做出來的又覺沒勁。」這麼說應該是去外太空拍真實場景,才能感動到一個普通觀眾?

    於是我想到了我的一個同學。
    如果一個東西比較火,火到了大家都說好,他一定會持非常堅決的可以毫無理由的態度:這個不好/我不要/我不喜歡/我不去看。比如高中時候因為姚明,很多人都開始看NBA火箭的比賽,他就無理由的黑火箭,不是因為這支隊伍里有什麼他討厭的人,就是非常單純的因為很多人都喜歡。
    大學時,曾邀請他一起去看《讓子彈飛》,當時他告訴我不去,理由是在豆瓣上看過提前點映的人中他看到有人評論說不好。我翻了翻幾十條評論裡,有一條三顆星。這成為了支撐他的全部理由。因為他已經給出了自己答案:太多人說這部電影好,所以他只需要找到任何一個可以證明他不好的地方來說服自己就可以了。
    我總結了一下。這應該是一種病,學術名大概應該會叫「去你媽的你們都說這個東西好這個東西肯定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老子非要給你們找出來讓你們知道你們太容易被別人左右了而我和別人不一樣」。
    
    我小時候最愛看喜劇。最喜歡的節目就是每週五晚上電影頻道的喜劇天地。那個時候看電影就是圖個樂呵,只看喜劇,並且每一部喜劇都覺得很棒,因為只要讓我笑了就會很開心。對於劇情也不會有什麼理解與要求。
    現在看回去,看的電影多了,讀的書多了,人生經驗也多了,自然不會那麼容易被滿足。縱然看電影回到只求一笑的心態現在是沒有可能了,但是看完《廚戲痞》並非常失望之後我發現,對於一部電影,事先不持有態度,平淡和放鬆的去看,才有可能甄別它在你心中的好壞。倘若期待像小時候那樣低,那麼誰都能拍電影來騙錢了;倘若期待過高,比如我曾希望《廚戲痞》能達到《鬥牛》的高度,則你又會有很大的可能失望;而倘若要看到很多人說好就渾身充滿熱血犯了「去你媽的你們都說這個東西好這個東西肯定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老子非要給你們找出來讓你們知道你們太容易被別人左右了而我和別人不一樣」病同時把自己的B格提升8度去戰鬥,則你很容易把視野糾結到一些很小的細節里,進入到專門去挑刺的尷尬中,根本無暇會去放下心態和身段欣賞一部電影。

    有人評論說,正是因為看了《我們看的肯定不是同一部電影》這篇影評,所以決定不去看《地心引力》。我挺為這人遺憾的。一家之言,何以影響你錯失一部你並不能判定是否優秀的電影?
    因此,每當現在別人問我什麼電影好不好看時,我先說我自己的態度,然後告訴他,喜不喜歡,你要自己去看了才知道,每個人的感覺都會不一樣的。
    所以,我的忠告是,如果你對一部電影感興趣,那麼就去電影院看一下吧。不過,不要期望太多,也別帶著偏見先入為主。放平心態去看就好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