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65,979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小葉兒

2013-11-30 12:58:04

《地心引力》:為長鏡頭加冕,一場靈魂的盛宴


【零】裙下之臣

當一個個完美的長鏡頭接踵而至,我彷彿停止了心跳,忘記了呼吸。
當太空碎片撲面而來,我數次下意識去躲閃,那一刻,電影與現實的壁壘被打破,我不是觀眾而是劇中人。
當瑞恩·斯通坐在駕駛艙,隔著空氣和安因岡(Aningaaq)說話的時候,強烈的絕望和孤獨感驟然侵襲,頃刻間我淚流滿面。
瑞恩急促的呼吸還在耳邊盤旋,馬特睿智的微笑不停在眼前閃現,那來自宇宙的飄渺的聲音讓我鄙夷眼前吵雜的世界……
當我起身離開電影院,下意識看著自己的雙腿,彷彿剛從太空回來,還沒適應在地面上走路,當我隨後發現自己走得很隨意時,忍不住自嘲地笑了。

這感覺實在太過美好,
好過深夜橫掃美食街,體重秤上卻顯示掉了3kg,
好過與心愛的男人親吻擁抱,
好過下班時剛上地鐵五號線身邊就有人起身下車,
好過地鐵上與你搭訕的人正好是你喜歡的類型,
好過《無人區》終於上映,好過夢見與S滾床單。

我要怎樣能忘記你,《地心引力》,你就這樣闖入我的生命,讓我即便有備而來,依舊狠狠地措手不及。
我知道,在全世界,你已有無數信徒,但這一次,我願意為你做一個庸俗之人。我要和《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中民眾用中間三根手指輕觸嘴唇對凱特尼斯比出手勢一樣,哼著國際歌,為你豎起大拇指。
我知道,從此,我將是你的裙下之臣,無論未來我將走向巔峰,抑或僅是一個凡夫俗子。

【一】為長鏡頭加冕:請讓我為你戴上王冠。

《地心引力》不僅僅是太空科幻劇情片的一座里程碑,更是一次對影視技術的強力助推,無論是在拍攝中起到關鍵作用的由 LED 燈所組成的巨大燈箱,還是專門為本片量身定製的「擁有七軸自由軸向,可追蹤拍攝長達10.8公尺,每秒移動速度4公尺以及靜止距離可到 0.08 mm 精準」由IRIS 系統操縱的動態攝影器材 Bot&Dolly,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卓爾不群。更不用說CG與真人表演無瑕疵結合,完勝真3D的視覺效果,繁複的燈光處理……

作為一個外行,光想一想就已經不堪重負,更何況是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拍出來,更更何況每一個鏡頭都這樣完美?

如果說昆汀,大衛·芬奇,賈木許的攝影剪輯是鬼斧神工,華麗得亮瞎雙眼,那麼《地心引力》則是樸實無華到了極致,物極必反產生了一種沒有任何語言可以形容的無瑕疵的哲學曠遠神性的美。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說電影的長鏡頭。長鏡頭的美源於真實與現實,描摹的是狀態,對應的是現實,感覺是爬坡式的連續遞增,是加法;短鏡頭的美源於濃縮與抽象了的現實,源於虛構的真實,描摹的是瞬間件,對應的是戲劇性,感覺階梯式的盤旋上升,是乘法,是蒙太奇。

地心引力一開場由大全景展開,用了13分鐘完整的長鏡頭(實質拍攝了17分鐘)展現太空的美景與零地心引力失重下人們的行動狀態,一切都那麼的其妙。

在此處,長鏡頭最大限度給予了觀眾真實感,將失重的狀態與感覺,而不是失重的事實本身展現在觀眾面前,無論在時間上與空間上都是一致的同步的,這是蒙太奇手法不具備的優勢。

而就算用了長鏡頭,不同的導演,不同的鏡頭調度也會產生極大的視覺差別,而從本片長鏡頭的內部調度來講,可以說堪稱完美,是攝影專業的頂級教科書,最好的範本,沒有之一。什麼?《2001太空漫遊》?別傻了,我告訴你庫布里克是可以學的,你信嗎?

長鏡頭的關鍵問題不在於「長」,而在於鏡頭內部的調度,這幾乎涉及到攝影,燈光,演員,聲音,道具等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到底是用固定長鏡頭還是動態的長鏡頭,鏡頭移動時是否會設計升降變化,演員什麼時候入鏡出鏡,什麼資訊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做到最大化地增強長鏡頭的資訊含量,同時又要將想表達的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觀眾,並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不至於跑偏?

為了配合太空靜謐唯美的環境,打造暴風雨前的寧靜,營造溫馨有趣的氣氛,開篇的長鏡頭是緩慢的移動鏡頭,如果不是特別注意,你是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的。為了展現失重狀態,太空站成員的在此狀態下的活動,景別多用遠景,全景,中景,偶用近景及特寫。可如何能讓景別變化的跳躍感減少到零,讓觀眾感受不到?導演用了一種看似簡單也最需要經驗的方法,搖鏡頭,根據近大遠小的變化,輕鬆便將景別不斷調整,可這就存在一個角度的問題,如何最大化的豐富景別,演員之間怎樣的構圖最好看,就算這些解決了,也要考慮攝影師技巧,相信我,永遠不要低估一個蹩腳的攝影師破壞力。

大家一定還記得一開始擰螺絲的橋段,那一段及其前後景別及鏡頭的變化當真極其豐富,行雲流水且不留痕跡。沒看的請注意,看過的話出藍光的時候可以重新看看,因為往往只有像我這種雙重人格,精神分裂的雙子座2B文藝青年才會在看電影時來回掰扯景別。如果恰好你也如此,請與我握爪。有句話咋說來著:你好,原來你也是神經病啊!

【二】主客觀鏡頭轉換

簡單說了一下長鏡頭,接著想說一下主客觀鏡頭轉換的問題。第一次遭受碎片襲擊後,女主角先是跟隨太空飛行器的白色搖臂旋轉,而後被甩了出去,在空中翻轉,與此同時,氧氣越來越少。在這部份,出現了一次主客觀鏡頭轉換,在我看來很巧妙,事實上,之後很多次主客觀鏡頭運用得極好,更直接,但相對來講,這段可複製可模仿性更強,分析下權當做筆記了。

一開始是由全景到遠景,女主角在空中旋轉離我們越來越遠,而後又越來越近,由遠景到全景。旋轉著旋轉著,女主角的呼吸開始急促,而後女主角不再旋轉,她周圍的背景開始旋轉。這表面是把注意力由相對運動的一方轉向另一方,實質是將參照物偷換成了女主角,為視點轉換做鋪墊。接著鏡頭一點點推進,中景變成近景,由近景變成特寫再到大特寫,鏡頭突破了太空服的頭盔,而後由頭盔里轉換成女主角的主觀視覺,通過主觀視覺感受旋轉,這一次不是我們看著她翻轉,更像是我們在跟著她一起旋轉,而後動接動,旋轉接旋轉,又返回了客觀鏡頭,完成了一次循環。

【三】3D,視覺?感覺!!

本片不同於傳統特效大片單純視覺衝擊,還無形中將3D觀影體驗由視覺上升到感覺。這不僅僅取決於上面提到的長鏡頭運用,還有一個是靜與動的平衡。

平靜美好的太空和碎片襲擊時的危險就是本片的靜與動。

眾所周知,動作和奇幻類題材是非常適合作成3D的,前者在於動態的類似爆炸、爆破等具有破壞的衝擊力,後者在於畫面美感及色彩。舉例的話就是《環太平洋》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分別是動與靜的代表。

而本部電影的特點在於涵蓋了極端的靜與極端的動,而偏偏靜的部份沒有停留在畫面層面,動的部份也沒有停留在視覺衝擊,而是努力找到一種平衡並加以昇華。

電影有一段是馬特救了瑞恩,兩個人試圖停留在俄羅斯的聯盟號上,因為燃料不足,兩人從上向下俯衝,可是都沒有抓住,最後瑞恩的腳被電線套住,而繩子的另一端是馬特,這繩子成了求生的全部希望。

這一段其實和之前的碎片襲擊是很不一樣的,不是純粹的視覺衝擊,而是充分調動了觀眾內心的恐懼,試想如果只看畫面,其實並沒有什麼嚇人擔心的,或者應該說非常無趣。但在這種擔憂下,繩子的每次顫動都顯得奇妙無比,不是視覺給感覺加分,而是感覺無形中給視覺加了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充分調動了觀眾的主觀能動性及參與度,卻使其不自知。

【四】「定時炸彈」的成功運用

除了鏡頭外,電影在劇作上有一個特別傑出的地方值得學習,就是「定時炸彈」的成功運用,所謂「定時炸彈」有兩個關鍵詞——時間及破壞力。定時炸彈是上帝的黑手,是電影中經常存在的外部推動力,它給主角一個強大的壓力,迫使他們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項任務,並往往帶著在一個後綴——「否則就……」

《颶風營救》中,布萊恩只有96小時內救出女兒,否則女兒就會淪為妓女,被賣到他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的地方。《危情三日》中,約翰必須在72小時內解救蘿拉,否則蘿拉將背負莫須有的罪名入獄。很多警匪,槍戰片中經常有定時炸彈,如果多少秒內不拆除,不逃離就會死去。

本片也有,而且大大小小的定時炸彈貫穿始終。

首先就是不斷減少的氧氣,如果不在氧氣沒之前到底太空站就會死去。其次是90分鐘一次的碎片襲擊,如果不按時躲開,會有生命危險。之後瑞恩上了俄羅斯的聯盟號,聯盟號起火,仍舊存在定時炸彈——必須在幾分鐘之內將救生船分離。而後到了中國的太空站,再次遭遇襲擊,必須利用天宮逃生,必須分鐘內迅速操作全中文介面。眾多定時炸彈撕扯著觀眾的神經,讓你一刻不得停歇。因為題材所限,很難像倫理片、警匪片設計複雜的人物間矛盾,於是外部助推力成了本片的重要動力。

【五】人物設計

單從單個人物的設計來說,電影的男女主角都很單薄,比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不夠深刻,人物關係渲染的強度深度也不夠,均為蜻蜓點水。可是又反問自己,果真弄成經典好萊塢類型片的人物模式是否真的會變好,還是適得其反,喧賓奪主讓電影竄了味道。仔細思考下,配比還是對的,只是人物部份配料應該重一些。女主角瑞恩喪女的故事難免俗套,其實是可以有更好的方法的。

但其實這並非最吸引我的地方,我覺得男女主角人物的隱喻關係非常有趣。瑞恩的思維是微觀的,她渴望安靜,她來太空是為了逃避喪女的痛苦,出發點源自自身。而馬特相反,思維是宏觀的,他愛太空美麗的景色,他欣賞壯麗的一切,這是對宇宙的熱愛,直到死去的時候,不忘讚美眼前的景像。

此外,瑞恩更接近人,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隱藏著內心的傷感。而馬特正相反,他更接近神——他不僅無所不知,幾次救了瑞恩,更拯救了瑞恩的靈魂,尤其是他具有偉大的犧牲精神。

那段仿似夢境與幻想的片段當真令人動容。

浮華的大片總是需要讓你對細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然會陷入吐槽的怪圈,可是這部電影在細節處都讓你覺得感人至深。

電影最後,女主角雙手抓著濕濕的沙子,站起來,邁起步子,我感覺心中一團火在燒,突然覺得充滿力量,有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清醒。

看了很多關於這部電影的技術吐槽,簡單來說,我覺得無聊透頂,而至今聽到的各種褒獎,沒有一句讓我覺得浮誇。還是那句話,我們正書寫歷史,歷史由我們創造。

感謝《地心引力》給我帶來的力量,讓我又多了一次觸摸自己靈魂的機會,讓我覺得冬夜裡吹的是和煦的暖風,讓我覺得與我擦肩而過的每一個人都是天使,讓我從此不再因為寂寞仰望天空,而是笑靨如花。


【六】照例PS

建議觀看導演的其他片子,尤其是《人類之子》,長鏡頭啊,長鏡頭。

我深深迷戀上了本片的攝影師。

對喬治·克魯尼的那句玩笑,我的回答是,從我第一天認識你,就覺得你很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