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鐵巨人--The Iron Giant

钢铁巨人/铁巨人/大铁人

8.1 / 227,116人    86分鐘 | 90分鐘 (Signature Edition)

導演: 布萊德柏德
編劇: Ted Hughes 布萊德柏德
演員: 珍妮佛安妮斯頓 小哈利康尼 馮迪索 詹姆斯甘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火堂

2013-12-03 05:09:00

《鋼鐵巨人》:機器夥伴天使心


文:夢見烏鴉


  李安曾經有一句名言: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綠巨人。這裡稍加改動其實可以成為「每個男孩心中都住著一個機器人」。正如《鋼鐵巨人》中所描述的人與機器人的友情,他給了男孩一個孤獨的心停靠的港灣。


大塊頭的前世今生
   《鋼鐵巨人》改編自英國詩人、兒童文學家特德•休斯1968年的幻想小說《鐵人(在美國以《鐵巨人》的名稱出版)。但令華納最先注意到的卻不是這本小說。

    1986年,英國元「誰人樂隊」(The Who)的主音吉他手皮特•湯森受到之前樂隊著名的搖滾歌劇《湯米》的啟發,打算製作另一套同類歌劇,故事題材就選擇了特德•休斯的《鐵人》。三年之後,《鐵人:音樂會》專輯發行,並為主打歌《朋友就是朋友》製作為一部真人和定格動畫相結合的音樂短片,片中鐵巨人的形象正是來自原著的手繪插圖(由插畫家安德魯•戴維森繪製),並引起了華納兄弟公司的關注。1993年,該專輯的舞台劇版本在老維克劇院首演,華納兄弟公司正式接洽了該劇的製作人迪斯•麥卡努夫,敲定了其改編電影的事宜,後者也成為了動畫版《鋼鐵巨人》的製片人之一。

   1996年《鋼鐵巨人》正式立項,當時製片人看到了一部令人叫絕的動畫短片,隨即將該片的導演,當時正在時代華納旗下的特納娛樂公司任職的布拉德•伯德挖了過來。年輕的布拉德•伯德有著「動畫神童」的美稱,13歲就製作了一部15分鐘的動畫短片,並且在高中時期由迪斯尼九大元老之一的米爾特•卡爾收為徒弟。

     布拉德•伯德起初與製作團隊發生了分歧,片方打算將其拍成一部像迪斯尼動畫那樣載歌載舞的音樂動畫形式。但布拉德•伯德是原著小說的粉絲,他認為要打動觀眾的心靈,就要強調故事本身。這時華納公司同期的另一部歌舞動畫片《尋找卡米洛城》製作費嚴重超支,並且在1998年公映時票房口碑雙雙潰敗。一時間華納公司對動畫片的態度是「人人避之」,導致《鋼鐵巨人》的製作資金被大幅縮減。但這樣一來反倒給了布拉德•伯德更自由的創作空間。

  最終《鋼鐵巨人》以迪斯尼動畫三分之一的成本,夢工廠動畫一半的製作週期完成拍攝工作,雖然該片公映時也不得不面對票房慘敗的事實(2300萬),但本片在當時的爛番茄網站的111條媒體評價中收穫了97%的新鮮度,IMDB網站獲得8.5的高分(如今已降至7.9)。

不以成敗論英雄,正如哲學上所言,商品價格只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鋼鐵巨人》的價值量遠遠不是其價格能夠衡量的。


殘酷童話的最後光輝

    《鐵巨人》的劇情其實在好萊塢比較普遍,跨越種族的情感設定很容易受到評論家的喜愛,男孩與外星機器人的友情讓人不禁想起了史匹柏的經典名作《ET》,更何況該片公映也被稱為《ET》的動畫版。


   從該片的故事結構上來看,《鋼鐵巨人》與《ET》非常類似,但二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ET》帶有典型的史匹柏式童真,的故事走向整體溫暖動人,結尾之刻透露著現實的殘酷,宛若夢幻的一筆是全片最煽情的段落,當ET離開小夥伴的那一刻,所有觀眾從之前興奮無比的神情中急轉直下,進入到黯然神傷的模式中。但《鋼鐵巨人》則恰好相反,無論從故事發展的年代背景還是劇情設置都被加入了多種複雜的情緒,整部電影的主要基調實則偏於現實,鐵巨人的「戰爭機器」身份,以及片中出現了死亡、戰爭等元素,始終讓觀眾心頭縈繞著壓抑的氛圍。而鐵巨人與男孩之間的關係隨著劇情的推進不斷髮展,反而產生了一種超脫時代背景、與周圍世界格格不入的純真的氛圍,讓觀眾期待著這個氛圍感染全片。但結尾一刻則是「痛打落水狗」的模式,徹底斷了觀眾所期待的烏托邦式結局,好似一記重拳擊碎了大家的內心。


    如果說《ET》意在強調純真最終擊敗了現實世界,那麼《鋼鐵巨人》則是一個在現實世界中渴求純真的美好夢想。

   《鋼鐵巨人》終究是一部動畫片,雖然電影殘酷的結局讓本片整體的基調更加壓抑,這要感謝編劇蒂姆•麥克里斯(《二手獅王》),是他的努力讓觀眾的美好夢想最終成真。

    在布拉德的最初故事中,鐵巨人為了結束美蘇戰爭而死亡。但麥克里斯打算讓鐵巨人「復活」,為此還搬出了《ET》作為對比:「你不能讓ET死亡,也不能不把他帶回來」。於是在麥克里斯的意願下,也就有了片中鐵巨人在支離破碎之後,重新聚攏的振奮一幕,好似在灰暗的世界中一道耀眼的光芒,讓人徹底領略了什麼叫做心理的觸底反彈。

   電影劇本這個結局還得到了作者特德•休斯的大加讚揚,並稱之為「令人難忘的戲劇性場面」。可惜作者並未看到這個畫面,在電影公映前一年,1998年10月28日,休斯死於癌症。

2D世界的生命力
   在《鋼鐵巨人》公映的1999年,3D動畫已經顯露出潮流化趨勢,傳統的手繪2D動畫產業顯示出疲態,《鋼鐵巨人》則畫面樸實,線條簡單,甚至整體色調偏冷,這種風格的動畫在市場上實則賣點不多,但本片真正吸引人卻是故事和人物本身。

   《鋼鐵巨人》與夢工廠的《小馬王》和迪斯尼的《泰山》很像,都是以傳統的2D手繪為主,背景輔助以3D建模渲染,在復古風的技術下,有意的往3D動畫的意境上靠攏。但本片沒有讓技術喧賓奪主,剔除了迪斯尼動畫以往那種飛揚跋扈的技術鋒芒,代之以溫潤自然的人性美。《鋼鐵巨人》在這方面是成功的嘗試,它努力挖掘出角色身上的特質,並始終緊叩故事的需要進行創作。每個角色性格鮮明,並無多餘的花邊,這種對技術運用上的自律終於誘發了觀眾對角色的認可,再結合劇本的人物表現力,讓畫板上的人物形象顯現出鮮活的生命力。

  在布拉德•伯德製作本片之時,所強調的一點就是「是朋友還是武器」,這種複雜的矛盾心理貫穿於鐵巨人角色之中。當它看到森林中被獵人打死的鹿和男孩手中的玩具槍,作為「戰爭機器」的鐵巨人戰鬥程序啟動,然而又受制於男孩天真的心靈,鐵巨人在整部電影中都處於「武器/朋友」模式的切換之中。這個設定讓一個鋼鐵大塊頭形象變得異常生動。編導給機器人安插了一個人性化的心靈,就像一把自動步槍的槍口被種下了一顆鮮艷的玫瑰。

為了讓鐵巨人「活了過來」,編導放棄了原本打算採用合成音效模擬鐵巨人聲線的出眾,改為由真人角色配音。曾經給《變形金剛》中擎天柱配音的彼得•庫倫是第一人選,但受制於檔期,片方才選擇了嗓音厚重的文•迪塞爾。



機器蛻變之旅
   自從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於1920年在科幻劇本《羅素姆萬能機器人》發明「機器人」這個詞,博覽影史上的機器人作品,在不同時期中的其身份和所承擔的角色都有所差異。

   上世紀30年代是機器人題材第一個爆發期,處於人類對機器人身份的捉摸不定和對它們仿照人類外形上的不安,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機器人破壞人類社會的作品,比如1927年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大都會》中,女機器人瑪利亞就挑起了人類的暴動,甚至科幻大師阿西莫夫在創建「機器人三大定律」之前,也寫過智能機統治人類的小說。隨著「三大定律」的出現,「碳/鐵」文化的共存的作品大量出現,人機矛盾得到緩和。但不久之後,冷戰的爆發、基於「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出現,科技恐懼的陰影籠罩著科幻作品,這時機器人身份比較複雜,既有《2001:太空漫遊》這樣的殺人智能電腦,也有《惑星歷險》中的嚴格遵守「三大定律」的機器人羅比。

   《鋼鐵巨人》故事背景是1957年的美國,冷戰和軍備競賽的時代背景令人不安,在特德•休斯的原著中,故事並不像電影中的那樣。書中描述了鐵巨人來到地球之後,幫助人類打敗了另一個來自外太空的飛龍型生物,成為保衛地球的使者。帶有強烈的反戰思想,同時鐵巨人也符合「三大定律」。

   而電影給鐵巨人裝上一顆人類的「心靈」,也是大時代下的產物。在70年代中後期以來,西方自由式夢想的飛躍,科技恐懼逐漸淡化,人機關係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比如《銀河系漫遊指南》、《霹靂五號》中的機器人,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遵守「三大定律」,更與人類成為了朋友。讓機器人擁有一個善良的「靈魂」,這大概是人類對機器人最美好的幻想。

   《鋼鐵巨人》與這些作品如出一轍,鋼鐵外表之中隱藏的心靈清澈無比。危難之中與你同在,而此時此刻的友情已不在是瑣碎的甜膩,它成為了維繫你與希望間那條最為堅韌的紐帶。在鐵巨人從「它」到「他」的過程中,就像一面鏡子,讓人類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鋼鐵巨人》為代表的作品,是我們對純真世界、對友情的美好訴求。

原刊於《看電影午夜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