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

卡廷惨案/爱在波兰战火时(台)/卡廷森林大屠杀

7 / 17,529人    122分鐘 | Germany:118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118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

導演: 安德烈華依達
編劇: Andrzej Mularczyk Przemyslaw Nowakowski
演員: Artur Zmijewski 瑪雅奧斯塔夏絲嘉 安德烈切拉 妲努塔史丹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nke Polansk!

2013-12-03 07:40:39

不是影評的影評:《卡廷慘案》與《波蘭斯基回憶錄》


這部電影是我三年前看的,直到今天才寫下這些感想,大概是當時平靜的心情沒有讓我產生動力。有趣的是,反而一本看似於此無關的個人傳記讓我頗有感慨。
  導演通過角色個人的視角與經歷來還原一段歷史,這是一個很好的說故事的方式,但正如那則短評所說:導演缺乏敘述一個故事的能力。像一張零散的簡報,即使是篇幅最重的波蘭軍官家庭導遊對人物的刻畫也很簡單,或許是有意為之式的點到為止,但在我看來更像是看了一篇新聞的摘要,想點開看詳細內容卻什麼也沒有了。不過平心而論導演還是達到了他目的——揭露一段歷史的另一面。缺乏觀賞性讓我即使處於教科書尖銳的對立面也沒有過多的情緒波瀾。它赤裸、堅硬更是無奈和乏味。
  《波蘭斯基回憶錄》前半部份與《卡廷慘案》似乎並沒有太大交集,波蘭斯基在當時只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不可能知道其中複雜的糾葛。但作為一個在波蘭度過了童年以及青年時期的波蘭猶太人,波蘭斯基是這段歷史的絕對見證人。但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無論對於納粹德國還是蘇俄,波蘭斯基並沒有在傳記中赤裸地表達反感(也許是翻譯的原因,我還沒有看過原版),他只是冷靜地敘述著另他的印象深刻的種種經歷。
  波蘭斯基在書中回憶到,「解放」克拉科夫初期,大批俄軍入駐室內,波蘭人民以邀請俄軍軍官享用大餐為榮,他們視這些外鄉軍人為救世主。在這段資源極度匱乏的時期,俄羅斯士兵也慷慨地向市民分享自己的食物,質樸地回應著波蘭人的熱情。源源不斷地物資從俄羅斯運來,除了必需品,甚至還有棒棒糖、巧克力這些充滿了小資情調的東西,讓這個仍是一片廢墟的傷病之城一下子跌入了歡天喜地。但與前者那些與士兵自發的回饋不同,後者來自政府的贈予卻更像是一陣帶有強烈目的性的糖衣炮彈。
  這是事實。
  與納粹統治時期的波蘭不同,蘇俄鼓勵波蘭人民觀看電影,牆上用德語書寫的「只有豬才看電影」似乎不過是昨日曆史留下的陰影。波蘭斯基曾冒著生命危險翻越納粹在猶太人區壘砌的高牆前往「雅利安人的世界」觀看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沒有錢又逃不了票的時候他就會站在劇院外面欣賞著精美的海報。而現在,禁錮不復,這座灰燼一般的城市欣喜若狂地接受了來自蘇俄地盛情邀請,人們爭先恐後地去觀看廣場免費播的電影,那些千篇一律的階級鬥爭,大同小異的蘇聯英雄都讓波蘭人熱血沸騰。而年幼的波蘭斯基自然不明白電影背後的「意識形態」,他只是懵懂地覺得這些電影似乎都沒有區別。憑藉類似地手段,像一場隱形地殖民,蘇俄讓共產主義像集中毒氣一般滲透著整個波蘭。一車車農民和工人被運往廣場,市民被有意識地組織起來進行「無產階級」學習。那句刻在牆上曾被人無視的德語現在卻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事實,多麼諷刺。
  糟糕的是,宣傳最終成為了控制。被培養起來的階級意識讓波蘭的文化產業開始實行起嚴格的審查制度。一部電影上映前後往往就成了兩部電影。連波蘭人自己所拍攝的電影和舞台劇都必須是緊扣著共產主義來的。好萊塢評價當時的波蘭根本不存在電影工業,不過是政府宣傳的一個分支,從資金到製作都受到政府嚴格控制。連波蘭人自己所拍攝的電影和舞台劇都必須是緊扣著共產主義來的,而印製廠被這些「共產主義宣傳片」的佔用也大大遏制了波蘭獨立電影的發展,很多優秀作品因為部份被送往蘇俄沖洗而殘缺不全。波蘭斯基的便是受害者之一,他第一部真正意義上指導的短片《自行車》因此永遠地成為了一堆廢膠片。
  除此之外,波蘭斯基在報考各種電影學院的時候也飽受這種階級意識的折磨,當時的波蘭盛行一中積分制度,類似中國的高考加分,大概就是工農子弟可以加兩分,共青團員也可以加分。在滿分7分制的情況下,這種加分累計總共有14分,就和這種制度本身一樣離譜。
  回到這部《卡廷慘案》,比起紅軍宣傳片裡虛擬的無產階級英雄,那些枉死在卡廷的人,那些真正的波蘭人卻漸漸被忘卻,被長久地埋在了戰爭的塵埃里,只留下零星一些家屬像孤獨地鬥士在苦苦追求一個說法。蘇俄軍官闖進她們的棲身之所搜查、逮捕企圖掩蓋罪行,和納粹搜查猶太人時的嘴臉如出一轍。
  電影裡將軍管家的角色有些臉譜化,又是一個小人得志的故事,沒那麼壞,只是宣告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自此誕生。我記起馬修斯卡德系列小說里地一句話:當我們回顧歷史,我們感到欣慰,因為我們正在做的壞事前人也都做過。但同時也感到悲哀,因為未來的人也不會更好。看起來,人類歷史只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人們永遠在追逐一個更好地世界,前路慢慢,因為不過是在轉圈圈。納粹倒台,共產主義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控制,像片中學校的那個女人所說:波蘭人永遠得不到解放。
  其實這段歷史無論在是傳記中在電影中甚至就是它本身,都是一出悲哀的黑色幽默劇,人們把屠殺同胞的劊子手當成神在供奉,心甘情願接受洗腦和統治。我只是一個欣賞電影的人,一個讀者,逃出教科書,對於波蘭我所知甚少。不去評斷如此又或是這般,我從這些追求理想、愛情與反抗的青年、內心傷痕纍纍的卡廷慘案受害者家屬或者激情洋溢的波蘭共產主義青年身上看到的無關民族強弱,而是一種放之四海皆準的悲哀。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