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Evita

贝隆夫人/艾维塔/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6.3 / 35,837人    135分鐘

導演: 艾倫帕克
編劇: Tim Rice 艾倫帕克
演員: 瑪丹娜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強納森普萊斯 Jimmy Nai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nlyjustli

2013-12-03 17:55:32

貝隆夫人——難能可貴的人物傳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本片講述了艾薇塔,這位傳奇的女士的一生,她出生貧寒,但對未來充滿憧憬,在那個時代,為此她得付出許多代價。在她年僅十五歲時,就跟一個抒情歌手跑到首都,但歌手已婚,她只有流落街頭成了一位舞女。但艷質出眾的她,很快在一個攝影師的鏡頭下成名,從此輾轉在富人和官員中,直到她遇到貝隆上校——一個聲望上升的軍官,她才脫穎而出,成為耀眼的政治明星。
  《貝隆夫人》是一部難得的人物傳記電影,然而,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其實是覺得索然無味的,因為它並不是用劇情取勝的,同時,如果對艾薇塔以及阿根廷當時的背景不怎麼了解,看起來還是比較費力的。
   我覺得整部電影是以表現取勝的,無論是從音樂劇方式到麥當娜和安東尼奧的卓越演技,還是從倒敘首尾呼應到各種強烈對比。不難理解,這部電影獲三項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也不枉導演帕克十五年的後悔。
  整部電影絕大多數的台詞都是以聲樂表現,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才會有的那種索然無味的感覺,當然我起初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直到我第二次看這部影片—在大致了解這部影片的時代背景之後,結合麥當娜和安東尼奧的精湛表演,才發現這部影片的過人之處。
  影片一開始便以艾薇塔的去世一下子打破了平民百姓的寧靜生活,百姓聽到噩耗時的聲淚俱下便為這個還未出場的人物的偉大形象和深厚的影響力埋下伏筆,緊接著用他父親的葬禮來表現她的出生貧賤,以此與她去世時的廣泛的影響力形成強烈反差,更能彰顯這樣一個人物的人格魅力。能夠讓萬眾悲鳴的,無非兩種情況,一是有不朽的業績,二是根深蒂固的專制,很顯然她屬於前面那種情況,艾薇塔香消玉殞後,葬禮結束,一切和平煙消雲散,極大地反差,形成強烈對比,將其偉大的形象傲然顯立,同時,那種物是人非的悲涼頓時徹人心骨,僅僅前面的十幾分鐘便十分直白顯示了本片的主題—紀念阿根廷這位偉大的曾經第一夫人—艾薇塔。當然,對艾薇塔有所了解的人都會知道,她對阿根廷人民的影響直到今天都未曾退去,因為她對窮人、工人、婦女的積極貢獻,在這些貢獻面前,她那些放蕩不羈的日子未曾給她留下罵名,這是後話了。
  隨後電影便以舞台劇的形式將她的一生堆砌式展現,有人說,這些華麗場景確實不錯,但是總的給人冗長的感覺,這是無可厚非的,總的使人是有一種重複略長的感覺,但是要想,這是人物傳記,同時是想要表達主人公偉大的音樂劇,太短了也不行的。電影中大量運用對比,主要是艾薇塔和她丈夫的對比,面對困難、非議時他丈夫的態度和她的所作所為,這種對比在觀眾眼中一目瞭然,無疑為她的形象增色不少。
  電影尾聲它沒有直接播放艾薇塔去世的場面,而是這樣一個場景:她所在的房間燈熄滅了,然後守在外面為她祈禱的人們頓時潸然淚下,禪機俱顯。最後再次回到電影最初的畫面,讓人回顧最初那些畫面以及歌詞的意思,我懂了那句反語,「You let down your peole Evita.You are supposed to have been immortal.」(伊娃,你令人民失望了,你本該永垂不朽的。)因為剛開始看這個片子的時候,結合當時的語境時,我根本無法理解究竟是讚揚她還是諷刺她的,但是看完了便會覺得那些都是歌頌她的話啊!
  最後說一下,主演麥當娜和解說角色安東尼奧的演技還是很到位的。正是這個角色為她贏得了1997年度好萊塢對外新聞協會金球獎音樂和喜劇最佳女主角獎,而安東尼奧則向世人展現了他的歌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