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隨喜

2013-12-04 19:32:43

電影裡某些動物元素的比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春——狗——純真
春季,小和尚尚且不識愁滋味,睡覺玩樂採藥,生活簡單而又充滿了樂趣,但是孩子終究是孩子,圖一時貪歡,人的劣根性充分展露,我想導演在這個片中是信奉人之初,性本惡。所以小和尚的所作所為都得的了應有的果報,這裡就體現了一個小循環,他對魚,青蛙,蛇所做的最後也在他自己身上應驗,芸芸眾生都在重蹈覆轍。同時也給下面的劇情埋下伏筆。劇中小和尚採完草藥和師傅回到寺廟,有隻小狗迎接他們,歡快的叫聲代表著小和尚的童年如這隻小狗般純真無憂。春中就再也沒有交代小狗了。

夏——公雞——慾念
夏一開始青春期的小和尚就看到一條脫皮的蛇,他會心的笑了,這條蛇和當年被他折磨致死的蛇是一個品種,蛇的脫皮表示著他對當年殺戮之心的愧疚終於減輕,同時也暗示著他自己生理上的某些變化。然後女孩出現了,青春期的小和尚終究還是陷入了情慾的海洋並且沉落不起。第一次小和尚偷偷摸女孩身體的時候,女孩甩了他一巴掌,他懊惱羞愧的唸經,過後鏡頭了就出現了一隻啄食的大公雞,只要是出現大公雞的鏡頭,它都在啄食,電影裡反應的是一個動物吃的慾望,卻是暗示著小和尚「吃」女孩的慾望,小和尚把船划到湖心轉圈圈,一番激烈的思想掙扎之後,他跳入水中,也將女孩拖下水,兩人划船至山里,小和尚終於有了他的吃食。食色,性也。小和尚離開的時候,帶走了大公雞和佛像,他帶走了他的慾念卻留下了佛心。

秋——貓——罪孽
秋第一個出場的是師傅和貓,師傅帶了一隻貓回到寺廟,但是前面春夏包括後面的冬出現的動物,導演都沒有交代來源,鏡頭一轉很自然的就出現在了四面環水的廟裡。為什麼導演要單獨交代貓是被師傅帶回來的呢?因為貓代表罪孽,因外界誘因而引發心的變質,所以貓一進入寺廟,就爬上了曾經放佛像(夏中小和尚把佛像帶走了)的位置,後來貓又爬上寺廟門口石籠上,罪孽深深盤踞在心頭而壓抑了佛性。其他的動物,狗的純真,公雞的慾念,後面冬蛇的蛻變都是心性自發而起,如若把寺廟本身當做一個內心來看,這些都是從心底無需外界的刺激而生出的本能情感,唯獨罪孽那是心被六塵所染而生。罪孽被師傅帶進來了,小和尚要回來了。師傅拿貓尾巴當毛筆寫心經,廟裡這沒有毛筆了嗎?顯然不是,夏中師傅拿毛筆在石瓦上寫字,心經刻好後警察和師傅還用毛筆將心經塗顏色。因為貓是罪孽,師傅想通過罪孽書寫心經而化解怨氣,就像是要小和尚將心境刻在心裡一樣,刻完了,怨氣也就散了。最後警察帶小和尚走時,貓已經在船上了,罪孽被帶出了廟裡,帶出了小和尚的心裡。最後師傅圓寂了,一條細細的小蛇緩緩朝廟的方向游去。

冬——蛇——脫變
小和尚回來了,在此修行的蛇退居一旁了,生活就是一場修行,小和尚經過生活與內心的碰撞終於看淡事態退居廟中,某天一個幪面的女人帶來一個啼哭的孩子。為什麼要是幪面的女人,我想過或許是他曾經妻子並沒有死,甚至還有個孩子所以給他帶了過來?亦或是他曾經妻子的母親將她女兒的孩子帶過來給他?後來我發現,其實幪面的原因跟這些均無關係,包括夏中的女孩都是一個隱喻,代表著任何一種誘惑,任何一種可能性。不是淫慾就是食慾,亦或是貪慾,六塵的各種慾望。同理這個幪面的女人,可以是任何人,任何有生命的物種,她給小和尚帶來一個新的循環,一個孩子以及她的死,她間接因為小和尚而死,所以小和尚又給自己拴上厚重的石頭,就像小時候一樣,帶著佛像爬上山頂,他要贖罪。他在這場贖罪旅途中也正見了佛,脫胎換骨

又一春——輪迴
新來的孩子,重複著小和尚的腳步,帶著人性的惡劣與頑皮對待著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