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公元1874

2013-12-04 19:39:16

青春也可以有深度


文/公元1874

提起近年來的青春類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腦海里浮過諸如《暮光之城》《關鍵第四號》《彼得·傑克遜與妖魔之海》等等片名,很容易讓那些並非原著的粉絲,而是只想看一部好片子的影迷們皺眉頭:這類劇情狗血、情節簡單、對白貧乏、場面中規中矩,缺乏足夠亮點的電影,看了沒什麼意義,不看也沒什麼損失,實屬雞肋。雖然也有著《納尼亞傳奇》這樣值得一看的作品,但卻意外的遭遇到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導致三部曲換了三個片商,都不敢接這燙手山芋。這窘境就如同《哈利波特》系列一樣,最受好評的是《阿茲卡班的囚徒》那一集,可不幸的是,這一集卻是系列裡票房最低的。這讓當時還不出名的導演阿方索·卡隆鬱悶了很久,可如今他已經揚眉吐氣的拍出了《地心引力》,青春系電影又該何去何從?

也許,《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能給那些瘋狂尋找青春暢銷小說來改編的片商們一個啟發。和上面提到的電影一樣,《飢餓遊戲》的基因也來自《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單,原著風靡全球(似乎不包括亞洲),故事則很容易讓人想起《大逃殺》等許多極端日本文學作品,講述未來世界極權統治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為了維護權力,統治者將國土分為若干區域,定期從中選出參賽者,舉行「飢餓遊戲」比賽——將所有人關在一座特製的叢林裡,互相殺戮,直至剩下最後一人。

相比起《暮光之城》這類吸血鬼和狼人是情敵,人類女孩搞劈腿的狗血愛情劇,或者《彼得·傑克遜與妖魔之海》這類天神之子遺傳超能力拯救世界的無聊套路,《飢餓遊戲》無疑在青春小說里顯得深沉許多。青梅竹馬被迫分道揚鑣,為了生存假戲真演,製造噱頭博得觀眾同情,收視率決定命運,《飢餓遊戲》並不是簡單的把吸引觀眾的噱頭集中在未成年人殺來殺去這一點上,它試圖隱喻當下社會的許多怪現象。在電影版的第一集裡,這一點還不能被做的更深,導演小心翼翼地拍攝著故事,顯得有些溫吞水,但隨著第一集取得了不錯的評價,而且在北美拿到了不可思議的4.08億票房,全球6.91億票房之後,《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顯得底氣十足,開始正兒八經的,往史詩方面大踏步邁進了。

不同於《飢餓遊戲1》著急留住觀眾所以很快進入殺戮情節,142分鐘的《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在前面用了至少一個小時來鋪墊劇情,展現出這座名為「都城」的未來社會的方方面面。痛恨女主角的總統,操縱節目選手的議會高層,國會區那些所謂「上流社會」的奇裝異服和怪癖行為,還有繼續發揚光大,批判電視節目對於觀眾的洗腦,以及更多的麻木看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雖然議會依舊進行著慘無人道的「飢餓遊戲」,但心甘情願被統治的市民們卻真的在洗腦狀態下,把這種殺戮行為當成一種娛樂性十足的刺激節目,為選手們投票、瘋狂,甚至在臨行前的特別節目上,選手們還特地製造出「這是我和大家見的最後一面」的悲情場面,試圖令觀眾催淚,為自己獲得人氣。這與國內某些「XX好聲音」等電視節目裡,選手挖空心思製造悲慘身世來獲得大眾同情是何其的類似。不知道坐在螢幕下的觀眾們,看著電影中那些為選手感動流淚的觀眾,心裡究竟作何感想?

第一集裡已經進行過一次殺戮遊戲,如果第二集再來一次,這顯然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所以當故事進行到後半段,殺戮過程和如何生存都已經不是影片要表現的重點,你是否能信任你的同伴?如果你信任,能信任到什麼程度?這成了第二次「飢餓遊戲」要和觀眾探討的重點。在明知道最終勝利者只能是一個人的情況下,凱特尼斯與其他優勝者所結成的聯盟,隨時都可能瓦解,他們互相信任,卻又不得不互相提防,當隊友讓凱特尼斯去睡覺,他來守夜的時候,凱特尼斯內心的掙扎,讓我感同身受。這很像團隊拓展時常訓練的閉眼倒合作遊戲,你閉眼,往後倒,你的同伴說能接住你,可是你的本能卻告訴自己,萬一他沒接住呢?究竟是否應該信任你的盟友?

直到影片的最後一幕,這個問題才讓觀眾恍然大悟。革命要開始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心甘情願被上層操縱的玩偶。凱特尼斯灑下的革命之火,即將燎原。從求生到懷疑,再到反抗,觀眾隨著凱特尼斯的這條路走下去,《飢餓遊戲》也從《大逃殺》走到了《V字仇殺隊》。看,青春小說不止是三角戀與超能力,年輕人的故事,一樣可以如此有深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