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叛獄風雲 [2010]--The Experiment

死亡实验/ 叛狱风云(台) / 实验囚室(港) / 死亡试验 / 试验

6.4 / 57,276人    96分鐘

導演: 保羅舒林
編劇: 保羅舒林
演員: 安卓亞布洛迪 凱姆吉甘特 瑪姬葛瑞思 佛瑞斯惠特克 小克里夫頓柯林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iki醬

2013-12-08 01:00:36

堅守人性-----用社會心理學知識分析


                                            
  當一個人被賦予一定角色,擁有未曾有過的生活狀態,接觸到了權力和權威的甜頭後,內心的道德標準或者是價值觀念會依舊堅守底線?還是變得不堪一擊,落得盡毀三觀,在新的環境裡任由滋生腐敗,腐蝕原來的自己,迷失真實的自己?


一.角色扮演
    米德認為「自我」觀念的形成左右著個體的角色扮演。在影片中,角色創造了在監獄情境中行之有效的地位和權力的差別,當所有人主動的承擔了他們被試的角色時,也同樣包括那些潛在的規則,獄警的獨裁與罪犯的卑微。當這些角色扮演,不再是個遊戲的時候,權力就成為這一切行為的導火索。除了暴力之外,折磨人的手段更是千變萬化的。為了4000千馬克,所有人開始自覺承擔自己的角色,當他們都在監獄裡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後,獄警們開始意識到,這些權力是真的,他們在真實的監獄,穿著真正的警服,帶著真正的電棒,管理著一批犯人,他們用實際行動鎮壓著罪犯的反抗,在監獄裡,他們變得同平常不同,他們開始習慣性地用暴力去壓制,用暴力去警醒這些「可惡」的罪犯們,讓他們明白,監獄中他們最大;而這些罪犯,也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開始進入罪犯的角色,履行罪犯的職責,一次又一次製造混亂。「囚犯」們對於被監禁做出了反抗。獄警們迅速而殘忍地採取了報復。他們把囚犯全身扒光,搬走了囚犯的床,把這次反抗的頭目拉去關了禁閉,並且開始騷擾「囚犯」,甚至對77號進行了侮辱性的懲罰。不久之後「囚犯」們開始無條件地服從獄警。逐漸地,所有人已經被監獄這個環境同化了,他們開始安於自己的身份,囚犯們開始變得安靜與畏懼,學著臣服於獄警的威嚴之下,不去觸怒他們;獄警則更加暴戾,他們開始做著這個身份該做的事情,他們已經意識不到,這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只是享受這些權力為他們帶了的高高在上的感覺,這些在現實中永遠感受不到的快樂。他們都開始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管樂意或者不願。監獄這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經像毒瘤一樣深深紮根在他們的身體之中。然而,77號的存在,以及他與伯瑞斯之間不可磨合的矛盾,則推動了整個實驗的發展,體現了各自在進入角色狀態後本能地維護各自利益(基本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的自我行為。

二.挫折——侵犯理論
  多拉德指出,人的侵犯行為是因為個體遭受挫折引起的。在影片中,伯瑞斯的角色轉變最大,他的為人處事變化很直接地暴露了他的內心弱點。從一個虔誠的祈禱者到一個變本加厲的施暴者或者說是一個變態的集權者,從一個唯唯諾諾的軟漢到一個暴躁狂妄的男子漢的形象,從感受他人在運用權力之後的快感到逐漸模仿他人暴力到難以自控的使用暴力再到不斷地以上帝的名義來釋懷自我罪行等明顯轉變都揭示了伯瑞斯原本在現實生活的一敗塗地和強烈挫折感。他沒有美麗的妻子,可愛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一切掩飾,都改變不了自己失敗的處境,渾身發臭,生活也一團污濁。實驗是假,但有些東西卻是真的,生活的裂痕,失敗的人生,當他有了一個宣洩的途徑時,就一定會爆發,於是他便暴露了人性中最可怕最醜陋的一面。他在運用權力中逐漸體驗到從未有過的強烈自我存在感,並逐漸迷失而忘了自我,由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斷地同化自己為想像中的罪惡角色,走入罪惡的深淵。

三.尋找替罪羊
  侵犯行為的轉移與消除的知識中認為尋找替罪羊是其中一種有效的宣洩自我不滿與憤怒的方式。在影片中,伯瑞斯將自己的憤恨情緒全建立在77號上,侮辱他,折磨他,虐待他,不斷地挑戰著77號的內心底線。伯瑞斯由最初害怕得不到那筆酬金而殘酷的心理到後來更在乎的是滿足於可以任意踐踏別人尊嚴和掌握別人生命的快活感,而77號又是眾多囚犯里不甘屈服和最特立獨行的一個典型,不幸淪為替罪羔羊。77號的越是反抗越是激怒和喚起伯瑞斯的權威作祟難以抑制的控制和侵犯心理,於是越是惡性循環,最終使兩人由較好的關係破裂成死對頭。

四.服從權威
    米爾格拉姆指出影響服從的因素有5個,命令者的權威性,他人支持與服從,服從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徵,權威的靠近程度以及行為後果的反饋。在影片中,原本與77號關係較好的獄警伯瑞斯在享受到被人聽命的感覺後,也開始用以前在一個集團里所受的遭遇去對付77號及所有囚犯,這些獄警,最初的最初,他們也只是認為這只是一場遊戲,但為了拿到4000馬克,於是嘗試著融入獄警這個身份之中,但是,當他們運用職權解決了一次危機之後,權力的誘惑,便讓他們徹底淪陷,於是他們開始胡亂運用權力,動用私刑,毆打囚犯,並且導致了一個囚犯的死亡,引發這些最大的原因就是由77號的不服從心理所帶動的群體效應和伯瑞斯的權威意識所引導的群體行為對抗的結果。而由於獄警中超我較弱的人佔了大多數,這種群體效應使獄卒們不斷將自己人性醜惡的一面暴露出來,因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所以他們的行為既不受反對也不受排擠,於是超我較強的黑入獄卒成為了被打擊的對象。

   人性本源善惡之爭是永恆的話題,但是人性善惡程度深淺是生來就確定的,並且不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的,只是我們要堅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克制本能,堅定地做一個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