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見不散--Bu jian bu san

不见不散/BeThereorBeSquare

7.2 / 1,348人    France:103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馮小剛 顧曉陽
演員: 葛優 徐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uba

2013-12-17 14:48:24

北京人的洛城愛情


北京人的洛城愛情
            ——《不見不散》 1998
喜劇有時候真讓人感覺不可琢磨又無所不能,起碼在電影裡邊,它所顯示出來的作用還真是不可限量。舉個例子,假如你喜歡看周星馳電影,那這種喜歡能界定為是對電影本身的喜歡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覺得周星馳的電影是有內容還是有技巧呢?亦或者周星馳本人擁有多麼高深的電影學理論或素養?我想不是這樣,倒不是說周星馳不行,而是周星馳電影最大的魅力不在於電影本身,換句話說,電影只是載體。細想一下,當下我們所接觸的喜劇傳媒大致有:小品、相聲、電影、綜藝節目等等。試想一下,假如喜劇並不是這些藝術形式的根本屬性,那喜劇對這些藝術形式的影響得有多大!郭德綱相聲假如不那麼逗了,你還會聽嗎?周星馳假如不做喜劇了,周星馳電影還會有市場嗎?言歸正傳,假如把喜劇從馮的電影中剝離出來,那麼馮的電影還剩下什麼?

馮的電影裡的喜劇來得不像周星馳那麼赤裸裸,就像《不見不散》,大部份觀眾看完會覺得這是一部愛情片,我想說,導演這喜劇片的核心可隱藏的夠深啊。不過話說回來,這世界還有比愛情更天馬行空的事情嗎?所以哪怕是到了電影要結束的時候倆人突然之間親了一下,你也可以稱之為愛情片。該片用兩個「一年後」把結構劃定為三段式,三段順著「認識」、「接觸」、「在一起」的時間順序發展。段落銜接不能說天衣無縫,不過也沒什麼漏洞。情節安排看似合情合理,其實挺搞怪的。

首先,第一情節段:「認識」。這次,馮先把自己的「房子」情結寄託到了豪華的美國「希臘式別墅」里,之後又移情到風景秀美的公園房車上。戲劇效果反差很大,由此傳達的男女主角性格差異明顯,揭示之後倆人的交往不會很順利。單說人物性格塑造,該片給人印象深刻,從一開始直到最後「在一起」,劇情安排十分嚴謹。其次,第二情節段:「接觸」。 倆人由一次意外碰面,先後經歷一次「被搶」和「被騙」,不知道導演這樣安排是什麼用意,難道是想表達「患難見真情」的意思嗎?或者「獨在異鄉為異客,舉手投足皆不易」?最後,第三情節段:「在一起」。又是一個「一年後」,所以劇情大致可以概括為「三步登愛」。說是「在一起」,其實本片關於愛情的情節從這一段才正式開始。至於求愛過程,我只試問你,有見過通過尋人啟事的方式求愛的嗎?如果沒見過,回頭看看本片吧,那樣的話如果你還單身,擁抱愛侶的時候就不遠了。如果非要說這是一部愛情片的話,我感覺彆扭。因為故事安排上很明顯沒有怎麼把愛情當回事,即使在這一段落里倆人開始深一腳淺一腳的交往,也不足以說明那就是愛情。更何況,倆人的交往過程更像是在展示自我,在結尾沒有一個理念融合的過程,所以在一起未免牽強,看起來就像電影該結束了,倆人在一起吧,不然拍個電影沒結尾算怎麼回事。就像我在一開始就說的,這是個喜劇片,所以以「在一起」為結點是比較合情理的安排。

這部電影很奇怪的,一直在呈現美國的生活以試圖解釋中美差異的問題,而且還不光是表達中美愛情觀的差異。這也是我不稱其為愛情片最重要的原因。電影的前兩個段落基本在平鋪美國生活的種種,就連第一段落的情節點男主勸女主回國,交代最多的也是美國如何如何。而且該片中美國元素多到堪稱美國生活指南,有幾個典型的,比如:美國倒爺小黑人、警察、劫匪、吹薩克斯留著絡腮鬍騎著老爺摩托的男人等等。即便是最後關於愛情的篇幅,我們可以看到男主為女主拉椅子、男主告訴女主進了教堂要摘帽子、警察用槍指著你的時候要按他說的來等等,這些都是美國風味的東西。甚至最後男主做夢的那個情節,暮年的倆人坐在窗前看書,褐色實木地板和門窗,也完全是美國的風格。我想問,男主不是回國了嗎?

最後,徐帆給人感覺很質樸,電影中的那副褐色蝴蝶鏡配淡綠色旗袍的打扮很入味。另外,《北京遇上西雅圖》與本片劇情相近,可以參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