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的佔有慾--Child's Pose

孩童姿势/爱的占有欲(台)/婴儿式

7.4 / 6,945人    112分鐘

導演: 卡林彼得奈特
編劇: 卡林彼得奈特
演員: 盧米妮塔喬吉烏 波格登德拉凱 娜塔莎拉布 弗羅林扎姆菲雷斯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外外

2013-12-18 08:23:43

母親失去了孩子


沒有意外的話,這是我今年看過的最棒的電影。
它的主線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句子來表達:兩個母親同時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理解了這點,你就會理解,這個故事為什麼不是一個羅馬尼亞的李某某案件。這並不是說,電影對羅馬尼亞的現實沒有指涉,相反,在一個中國人比較容易理解的、相類似的社會環境裡,發生了這麼一件事,讓我們作為觀眾,很容易有代入感。
那些也是我喜歡的:手持攝影、低照度、表演和面部細節,極其精確的對話,賦予極大張力的噴泉似的人物情緒-------在結尾,一個母親,對著另一個陌生母親的流淚和羞愧,她說給她的,更多是說給自己。
她的天性怯懦的兒子終於獨自走出車子,和受害者的父親握了手,而他說了什麼,車裡的母親和我們觀眾一樣,都聽不見了。我願意將這個結尾評價為「最高級別」的結尾-------等同於《風櫃來的人》的結尾,等同於塞林格在《九故事》裡的一些結尾,還有伯格曼在《羞恥》中的結尾、費里尼的《浪蕩子》、李紅旗的《寒假》結尾、楊恆的《檳榔》里最後的那枝煙....當然,還有不少......小說家曹寇在他寫關於地震的那個小說裡的神來之筆,韓東在他最精密的小說《楊惠燕》中那個讓我渾身顫抖的結局....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中的其它場景,也配得上這個級別。
電影越來越依賴於某種觀眾喜聞樂見的戲劇性,場面(絕大多數觀眾生活中絕對不可能出現的),誇張而廉價的橋段,越來越像由所謂情節點組成的觀光列車---------除了不能真實地反映現實沉甸甸的份量,也不能反映入類心靈深處的秘密。而真正可以稱之為藝術創造的作品,我認為不是這種在所謂宏觀的、大而化之的層面上,去由「發生了什麼精彩的,後來又發生了什麼精彩的啊?"這種媒體思維引領的故事邏輯,卡佛不是這種,理察耶茨也不是。
那些微觀的、深深刺痛到我們內心的作品(即使從技術層面講,微觀和細緻嚴密的程度也是依賴於情節描述的譁眾取寵漏洞百出的庸俗故事所無法比擬的),使我們完全感同身受的、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既不能為之自我欺騙般自豪驕傲、又無法心甘情願地低頭認敗的沮喪、徘徊,之前的盲目、佔有,在愛和"這都是為了你好」的旗幟下的得失之心,都是我們人生之路上無法逃避的角色寫照。如果足夠誠實,像嬰兒毫不掩飾地向媽媽伸出手尋求安慰、安全,你或許能領會這部電影的每一分鐘、每一秒帶來的壓抑和緊張,生活和日常給予每一個人的無奈和卑微。創作者的智慧高低、用心及靈氣,高下立判。
這是我心目中的傑作。我認為它比《四月三週兩天》和《山之外》更堅實、自然而動人。更具備人性刻畫的普遍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