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火線救援--Man on Fire

怒火救援/火线救援/怒火救援

7.7 / 391,264人    146分鐘

導演: 東尼史考特
編劇: A.J. Quinnell 布萊恩海格蘭
演員: 丹佐華盛頓 達科塔芬妮 Marc Anthony (Ⅰ) 蕾達哈米栔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滕雅望

2013-12-20 14:25:29

《怒火救援》:以善勝惡為贏



  我最近常常會想一個問題,比如《龍紋身女孩》既有了瑞典版,為什麼好萊塢仍舊要再買來版權再做一個版本,之前的看過的瑞典吸血鬼小說《血色童話》同樣如此。轉看亞洲地區,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以及宮部美幸的《火車》等均在日本,韓國拍攝不同的電影版本。而今年韓國大熱的《監視者們》則翻拍至香港電影《跟蹤》。影史翻拍例子舉不勝舉,但其中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我認為《怒火救援》就是其中值得我好好學習的佳作。

  《Man on Fire》(中譯《怒火救援》)的小說由作者A.J.Quinnell創作於1981年,小說的背景以義大利為故事發生地。在2004年,托尼·斯科特再次拿起1987年錯過的電影故事創作出了2004年版的《怒火救援》,這一版的故事發生地則選擇在了墨西哥。這次再拍小說的機緣得賴於電影公司Regency Enterprises的創始人阿諾·邁爾坎(Arnon Milchan)很早便買下了小說的影視版權,並在托尼·斯科特拍攝完《紅潮風暴》之後,他意識打出名堂的托尼適合拍攝這個題材的時候到了。層參與製作《絕地戰警》和《紅潮風暴》的製片人盧卡斯·福斯特(Lucas Foster)幫助Regency Enterprises籌備拍攝,他請來憑《鐵面特警隊》贏得奧斯卡獎的布萊恩·海爾格蘭德改編電影劇本。公司購買適合的小說版權,還要找到合適的導演,以及志趣相投的編劇一起合作,這樣電影才會有「好兆頭」。

  《怒火救援》講述了綁架勒索案橫行的墨西哥城,六天內發生了二十四起綁架勒索案件,警察反綁架組束手無策,城中的富人尤其是家長們為孩子的安全堪憂,紛紛尋找保鏢。 前反恐部隊軍人Creasy退役後意志消沉,更因曾經的暴戾帶來了心靈的傷痛而酗酒度日,他一時興起,從美國去墨西哥探望舊友雷。雷見狀,介紹他擔任一家汽車加工廠年輕商人山默爾·拉莫斯的家庭保鏢,主要負責上小學的女兒皮塔的出入安保工作。熱情伶俐的皮塔非常希望能與Creasy成為好友,幾番接近卻被Creasy嚴肅地拒絕,皮塔負氣轉而冷待。事情發生了轉變是在一個雨夜,再度酗酒的Creasy陷入了深深的愧疚當中,繼而開槍自盡,竟然手槍啞火,命不該絕。他獨自冒雨在花園中給雷打電話詢問槍枝為何失靈,這個狼狽的情景恰好被皮塔看見。隨後,皮塔與Creasy交流漸多,Creasy在皮塔父母出差期間,訓練皮塔游泳而使得她獲得比賽冠軍,作為回報皮塔回贈他一個護身符,兩人成為了朋友。

  然而,在一次尋常的外教鋼琴課期間,當地黑警掩護下,綁匪順利劫走了皮塔,Creasy則與對方搏鬥,殺死了兩名黑警,身受重傷。在Creasy昏迷期間,皮塔的父母在警方,律師的配合下與綁匪協議,結果,贖金被劫走,交易失敗,綁匪揚言要殺掉皮塔。Creasy醒來之後,在當地的報紙媒體的幫助下,根據線索層層盤剝,發現原來這是一樁以綁匪「噪音」為首的有組織犯罪,其中還有反綁架組的長官參與,更可怕的真相是,皮塔的父親聯手律師,利用皮塔被綁架騙取高昂保金,參與其中,結果律師許諾的皮塔順利返回泡湯,皮塔的父親將其殺害。最終,Creasy找到了「噪音」的妻子與弟弟,原本想進行最後的報復,但是想不到對方仍留住了皮塔的性命。交涉的結果是,Creasy帶上「噪音」的弟弟和自己的性命做擔保,去交換皮塔。皮塔最後成功地回到媽媽麗莎的懷抱,Creasy則被綁匪帶著,由於失血過多在途中身亡……

  這部電影是導演風格與編劇能力都充分展示的經典作品,編劇把故事放置在了貧富懸殊,色彩斑斕,擁堵嘈雜的墨西哥,導演也以快閃一般的畫面營造出不安,影片的敘事與導演追求的影像風格十分貼合。關於故事,我覺得在講究效率以及視覺衝擊力的動作電影中要實現人物關係的遞進乃至於昇華不易做到,而非血親關係的人物關係便是難上加難,《颶風營救》中父親拯救女兒,保護家庭的理由觀眾非常順遂就能接受,然而在《怒火救援》當中,花錢雇來的保鏢最終能和保護對象孩子之間成為真正的朋友,甚至擔當起父親的角色是很動人的戲戲碼。為了讓觀眾相信這一點,影片也做出了細緻的佈置。

  一個心理有創傷甚至厭世酗酒的特種部隊退役軍人,感情方面激不起任何漣漪,甚至無法振作,他見到朋友雷在家常當中冒出一句:「你覺得上帝能原諒我們做過的事情嗎?」等許多細節分明地讓觀眾感受到他的沮喪不振。故事從外部動作是Creasy在保護皮塔,從內部的情感則是皮塔在引領Creasy,故事前三分之一部份則以皮塔與Creasy人物關係的建立細膩地展開,才能讓觀眾相信Creasy從內心把皮塔當成了自己的女兒對萬惡不赦的綁匪實施了果斷的懲罰,我不願意將之稱之為復仇,我認為Creasy這個人物是在無法無天的罪惡之城有能力為皮塔討回公道的唯一人,就連皮塔的父親都萎縮地沉湎於悲傷當中。

  有一些情節,我也印象深刻。Creasy第一次送皮塔上學,遇見安娜修女,在與修女日常對話中提及了《羅馬書》的句子:「勿以惡為勝,要以善勝惡……」謙和的Creasy對修女描述自己是迷途的羔羊。這段對話意味深長,雖然影片沒有正面呈現Creasy從前殺人的場面,但是從他痛苦的夢魘中可以察覺一二。在影片後半部份,Creasy這個人物實現了第二次成長,他真正領悟到「以善勝惡」的意涵,並最終完成自我救贖。

《怒火救援》這樣的故事不算是A類的大製作的故事 ,但是巧妙地實現了動作電影,外部事件與人物關係三大劇作元素的運用,還旁擊了有組織犯罪與法制秩序的頹敗,也顯示了導演的野心也贏得了票房(該片全球票房收益為$130,293,714)。如果轉換了故事背景設置,可以看到《颶風營救》,《一線聲機》,《世界大戰》這類的電影題材層出不窮。但不同的是,由於有了小說的基礎,在人物上我們仍舊能夠看諸多寶貴的設定與細節描寫,也許,我們就會更加相信那個人物了吧。

Regency Enterprises 電影公司
80年代代表作:《美國往事》
90年代代表作:《風月俏佳人》《刺殺甘迺迪》《天生殺人狂》《盜火線》《暴走潛龍》系列,《殺戮時刻》《搏擊俱樂部》《紅潮風暴》
近期代表作《怒火救援》《斯密斯夫婦》《愛情與靈藥》《為奴12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