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曼德拉:漫漫自由路--Mandela: Long Walk to Freedom

曼德拉/曼德拉:自由之路(港)/曼德拉:漫漫自由路(台)

7.1 / 24,233人    141分鐘

導演: 賈斯汀喬維克
編劇: 威廉尼柯遜 納爾遜‧曼德拉
演員: 伊卓瑞斯艾巴 娜歐蜜哈瑞絲 東尼柯果羅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斑

2013-12-24 14:26:35

貪得越多越是嚼不爛


這部電影timing趕得太巧。

「人」之一字。
一撇是與外界的關係:體現在他跟父母、族人、前前妻、前妻、妻子(本片中沒有介紹,但Mandela於98年再婚)、兒女、戰友、政敵的互動上,參與反種族隔離、致力民族和解、推行民主觀念的運動上。
一捺是與自己的關係:表現在他從部落王朝繼承人,到法律學生(因抵制學校政策而被退學),然後投身政治運動,從非暴力運動走上暴力不合作,度過鐵窗生涯後又倡導原諒,每個過程的性格與思想變化。

而這兩筆又相頂互纏。尤其是對於影響世界歷史的政治人物而言,時勢需要英雄推進,英雄也因時勢而改變。這兩者又未必善始善終,一個瞬息間,今日的英雄或就此揚塵於歷史,或成為曖昧不明的角色。越是與時勢並肩而行得久,人物本身越多大環境誘牽下的變化,歷史車輪與螳臂之力的故事就越斑駁。

想要塞進一部電影的容量里就越難。對於「南非最偉大的人」和其所象徵的「反種族隔離運動」來說,那是根本不可能。別說143分鐘,就算像Abel Gance那樣燒上6個鐘頭也未必夠用(那部能把人看出褥瘡的《拿破崙》也只講到霧月政變)。

貪多本來已經嚼不爛,更何況還有避諱。

這部電影的素材取自Mandela的自傳《通向自由之路》,講述了他從一介社區律師成為南非總統這歷時三十年的故事。

人給自己作傳的時候,總是會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迴避一些不利於自己的尖銳問題。
Mandela的家庭關係處理得非常不好,他的後人們現在還會家產等問題打得頭破血流。
另外他雖然極具領袖魅力擅長煽動性的演講,是非常好的「形象代言人」,但是缺少執政的經驗和天賦,在短暫的總統生涯中並沒有解決太多實際問題。
ANC自組建起內部就存在問題。94年後四度贏得大選的手段也並盡光彩。現任總統祖馬,對國際政治略有關心的同學應該都聽聞過此君乾的許多「好事」
以上這些「太陽上的黑子」,太陽本人不願多加註腳,電影為尊者諱也自不作私人解讀。這是給政治人物拍傳記的另一大難處:不能像對付阿桑奇那樣隨便埋汰。

所以看完這部電影后,對Mandela這個人物的理解其實跟通讀一遍他的維基沒差。簡單蒼白的兩個字足以概括——偉人。除了跟幾個骨肉皮風流過之外,剩下就跟我朝教科書上走下來的一般無異。
其實教科書不是說不可以拍。「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少年縱使沒有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個性,至少有個快意恩仇的故事。假如把Mandela加入ANC,以及在反種族隔離運動中所擔當的角色,和他在這個過程中的思想轉變與成長,都做的更加豐富一些,加上他與前前妻的矛盾、前妻的愛情故事和時代大背景的介紹襯托,本片完全可以在庭審那裡結束。亦不失為一部漂亮地煽動「自由平等」主題的革命人物傳。

Mandela餘下人生的再拍續集2和3都足夠了。

但是編劇應該是平時沒有看人物傳記的習慣吧,居然托大挑戰mission impossible,把監獄戲和獄後戲一股腦地都塞了進去。

Mandela本人最重要的思想變化是在監獄裡完成的。他在獄中拿到了函授的法學學位,在獄警有針對性地折磨虐待中鍛鍊了意志,也學會了寬容與原諒,並和一些獄警建立了友誼。
這些變化固然劇烈富有戲劇性,但都是「內在」的,也即是全在「人」字的一捺上。終年不變的生活環境和跟外界幾乎為零的交流,極大削減了通過對白和事件來呈現人物變化的可能性。
在他服刑的二十幾年中,國際局勢、南非政治、Mandela本人在鐵窗的兩邊同步轉變。鐵窗外在形成令他能得釋出獄並擔當總統旁白的時勢,鐵窗內在養成未來能力扶大廈於不倒的英雄。
這兩個對於「獄後」一段來說至為重要的橋接,在影片中並沒有得到體現。

在劇情發動如此困難的情況下,為何堅持不使用旁白這一多快好省的解決方案?

因沒有人物OS,Mandela的變化體現不出來。側重點自然偏到了仍然在大環境中活動的他的第二任妻子Winnie身上。本來構思也是好的,想從她的轉變中展現出整個南非黑人族群對白人的不滿,從而為第三部份——種族和解——塗好底色。

可惜點出影片總領主題的第三部份,也是全片最弱的部份。因缺少背景資訊,人物形象也沒有塑造豐滿,甚至連ANC的主要綱領,Mandela與其小夥伴在組織中的重要性居然展開到此刻對觀眾也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交待。
Mandela用一通演講就徹底解決暴力衝突、用兩三句話就說服ANC分權,這些情節簡直是像遊戲bug一樣的存在。充滿了「存在即合理」的狂霸酷拽炫之氣。

而在情節人物交待上互相斷裂的第二與第三部份就此忘了苦逼風雨中的第一部份,在片尾如同我們軍訓進食堂前喊口號一般有氣無力地說了一通「愛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這裡終於知道使用旁白了,之前幹什麼去了?)——其實這個道理我不用看《曼德拉傳》,我在看《哈利·波特》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唉。

如果沒有讀過Mandela自傳,或者不樂意去讀的同學,倒是可以把本片當成「精縮版」來看。

-------觀後感結束的分割線-------

就時勢和英雄之間的關係來說,大局總是「即時」地影響著個體的思想和行動,這種影響或會維持到個體死亡為止,反過來,個體的行動對大局的影響只能是一時的,能夠影響歷史車輪方向的,只有思想。

所以就這些看我們看過傳記的現當代政治人物來說,個人覺得甘地是唯一具備「偉」屬性的(「口號」跟「思想」之間不是等價)。
而Mandela則是「標誌」性的。他在入獄後,並沒有再對外界產生影響下,只是其形象成為運動推進的「旗幟」(類似Hunger Game裡的Mockingjay)。

在這場反種族隔離運動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南非世界盃那天一開始都沒有資格坐在主席台的Frederik Willem de Klerk,也就是決定廢除種族隔離並釋放Mandela的南非最後一位白人總統。

無論他做出這些決定的動機是什麼,能夠審時度勢地尋找聯盟,解決問題,並且不吝手上的權力,得到我對政治家的最高評價:pragmatic。比起「大家都學會愛」吧,這種聽起來很美但沒有實踐價值的空話,普及教育和減少公共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才是最實際調解民族矛盾的政策。

然Mandela亦是個了不起的人。

就在去看這部電影的路上,正要出地鐵站的時候,遠遠張見有個年輕人倒在出口處。旁邊圍了幾個人正在查看他的情況,應該是已打電話報警了——我就這麼想著,差點就從他身邊走過去了。

我是在跟低燒鬥爭了一下之後,才回頭拔腿狂奔去找警察——週日info關閉,但我記得在過第一個傳送帶之前有跟幾個制服蜀黍擦身而過。未果後上到地面求助,一打眼就看到pompier的車,才要喊人,已經有人比我先一步上前。

在進影院的時候還在想——要變成自己昔日所不屑的那種人是多麼容易,只要多一秒,多跨出一步。這也是我不願意跟人類發展出太親密關係的動機之一罷——落只需墜就可以了,而升卻要用攀的。

Mandela身陷的不止是囹圄而是敵意叢林——影片隱去了許多他在監獄中受虐的重口味。被褫奪的不止是自由還有人格尊嚴。而他竟能在二十年中向上攀升,實在難能可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