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警察故事2013--Police Story 2013

警察故事/

6.1 / 7,660人    110分鐘

導演: 丁晟
編劇: 丁晟
演員: 成龍 劉燁 景甜 殷桃 那威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ongbei

2013-12-25 17:41:17

成龍與一個類型的老去


成龍動作片曾與周星馳喜劇電影一樣,不管導演和主創團隊怎麼變,電影總是帶著鮮明的個人特色,他們各自的名字,是其作品的第一標籤。混合功夫、雜耍、搞笑,其實沒什麼新鮮,每點做到極致並糅到一起,就是成龍特色。隨著年歲漸長,動作一項不斷減弱,與雜耍相伴的幽默也在遞減。《警察故事2013》的字號,延續的是始於1985年的「警察故事」系列,但在身份和內質上,不是典型的成龍電影,更不是港片,而是和過去徹底割裂、成龍特色隱匿的產物。

故事發生在封閉空間內,一個酒吧內的客人被老闆武江(劉燁飾)劫持為人質,其中包括刑警鐘文(成龍飾)與女兒苗苗(景甜飾)。是個什麼局、為什麼做局、如何收拾布下來的局,剝洋蔥一樣層層展開,情節在小空間內騰挪轉移,穿插著閃回牽出的外景。編導一體的丁晟,像個愣頭青,在認準的敘事上一路狂奔,直到氣喘吁吁結束。這個局不算妙,拆解的過程簡單粗暴,收局時有些疲軟,好在丁晟認定的大局,沒有致命缺陷,囫圇吞棗卻也自圓其說。

動作戲的大頭,依然由成龍承擔,面部變形、手指骨折、撞碎玻璃等場面,慘烈到令人不適。與此同時,成龍的雜耍諧趣消於無形,只剩下他的搏命。超越年齡的打鬥,當然有強化動作戲震撼效果的作用,有意思的是,片中有人物喊著說「警察叔叔,不要打了」,這和螢幕外的觀眾形成互文。戲中的人質,期望鍾文獲勝,又喊著別打了;觀眾一邊貪婪想看激烈動作,一邊感嘆他的搏命、為他揪心,同樣是個矛盾。

和圍觀成龍籠中撕斗這場戲嵌置的幽默點一樣,電影中的所有「喜劇」點,如藥店老闆(那威飾)、牛總(劉儀偉飾)、夜總會女郎(殷桃飾)幾人的爭吵、魏小福(周曉鷗飾)的出場,多是只有在內地語境中才有效的反諷搞笑。成龍沒有擔當喜劇道具,他像個一臉正氣的內地演員,演了個一臉正氣的內地警察。警察系列幾部中,他一直一身正能量,病態般地熱愛警察職業,不同的是,以前陳家駒的心理動機更接近本能喜歡、甚至有對危險的迷戀,現在鍾文的價值觀,更偏向的是內地話語體系內的正義、為人民服務之類。

成龍電影只是龐雜動作片世界中的一種,而典型性成龍動作片,有繁複至極的動作、精心點綴的笑點、錯位的戲劇衝突,他的電影足以構成動作片、至少是港式動作片的一個亞類型。從《新警察故事》開始,他與他發揚光大的類型慢慢告別。《十二生肖》的動作設計和票房成績,不過是漫長告別中的一次迴光返照。成龍、洪金寶他們逐漸老去,他們的動作喜劇也在逐漸老去,沒了這幫演員,再鬼斧神工的剪輯和再重口味的笑話,也召不回那些舊有的風采。成龍在《警察故事2013》中的搏命,要比劉德華在《風暴》中要慘烈,但沒什麼不同,兜售的是同一種資訊。

一個人與一個類型的老去,自然有點傷感,而一代人就應該做一代人的事,丁晟奮力搗鼓屬於自己的動作電影,雖不絕倫,但紮實行進,未來值得期待。《風暴》學好萊塢,《掃毒》販賣和消費舊港片情懷,還不如《警察故事2013》這樣,哪怕生硬一點、土炮一點,也使勁做出自己的范兒。丁晟沒讓成龍與動作喜劇繼續進行,或許對情懷不敬、於商業不夠精明,但不偷懶,沒全盤拷貝,正是當下導演需要的態度。

最後,友情提醒一下,電影的3D就像新書的塑料膜,拆掉最好。如果有選擇,大可不必看3D。【搜狐娛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