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白日梦想家/发梦王大历险(港)/白日梦冒险王(台)

7.3 / 343,240人    114分鐘

導演: 班史提勒
編劇: 史蒂夫康拉德 James Thurber
演員: 班史提勒 克莉絲汀薇格 莎莉麥克琳 亞當史考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晨

2013-12-30 02:04:23

生命和大腦


思想是個很神奇的存在,大腦是實體的物質組成,然而思想作為大腦的產物卻沒有定性定形,讓人想不透摸不著。

在我們所知道的生命體中,人的思想和感情是最複雜的。動物生存本性的吃飽穿暖並不再保證人的滿足,我們日復一日的不滿、低落、消極,其實有多少不是主觀的空虛呢。

白日夢想家似乎是在說這麼件事,去大膽的做吧。但是也可能不是。整部電影面子工程做的不錯,格陵蘭、冰島、喜馬拉雅,對於城市中如螞蟻一般生活的我們,那種廣闊的空間衝擊太大了,畫面的震撼性讓影院裡的觀眾時不時忍不住的「哇」。故事本身卻偷了懶,單純運送美好影像,卻沒有好好梳理自己想表達的情感。

白日夢想家從開始就給自己設了個很遠大的目標,想探尋生命的目的--拾起勇氣,奔向未知。然而故事投機取巧,完全靠風景和Life雜誌的精神遺產這一概念拉感情票。整部電影都在使勁積聚情感,期望達到生命意義這一高度,可是碎片化的情節不停給故事洩氣。角色過於自我中心,主人公華特走到了這些未知土地上,卻沒有走進這些土地的文化。未知並不只是陌生景色的新鮮感,旅行之所以帶給我們震撼,是視野的開闊,視角的轉換,用全新的視角理解世界。格陵蘭、冰島、喜馬拉雅投影出的異國風情、Life雜誌的象徵意義,最終只是被利用了而已。

科學證明,人的大腦是渴求震撼的,震撼所造成的情感反應可以轉化為物質層面的健康提升。經歷震撼感後,我們會感到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更有耐心、更願意去幫助別人,也不再那麼物質。雖然生活繼續,一切照常,然而震撼的經歷卻改變了我們的思想。
(想讀有關這個科學研究的看這裡:http://www.theatlantic.com/health/archive/2013/12/make-time-for-awe/282245/)

整部電影,真正打動我,讓我感受到與角色相通的一刻,是華特在幻想的Cheryl為他彈唱著鼓勵的曲子的激勵下,跳上起飛的直升機,那一刻,他隨著機身起飛,慢鏡頭下的華特眼睛瞪的滾圓,跟隨他眼睛一起打開的,是他看到的世界的另一種景像。那一個鏡頭真的可以讓我想起自己被世界的美打動、震撼時的感受。這些時刻是可以改變我們的。

但是這部電影並沒有。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this is the purpose of 'Life' ".

想像整部電影的高潮只是美景和幾句激勵人心的話,那還要故事做什麼。

(另,電影裡的格陵蘭和阿富汗部份都是在冰島拍攝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