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麗絲漫遊城市--Alice in the Cities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AliceintheCities

7.9 / 13,313人    110分鐘

導演: 文溫德斯
編劇: Veith von Furstenberg 文溫德斯
演員: 魯迪格福格勒 Yella Rottlander 麗莎克羅伊策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alker Burke

2014-01-06 16:28:12

Alice in the cities:心魂依歸與城市悖論


近來愈發覺得,時光流逝,歲月不居……觀德國文德斯執導的Alice in the cities,心中湧出無限感喟。也許人生就是一場旅程,抑或是一條河流,流經的風景常常令人不知所措、轉瞬即逝,雖如幻境,亦非虛構……

這部首映於1974年的影片,從電影敘事結構上而言可能更接近默片時代的敘述方式。語言下降到次要的地位,攝影機拍攝的畫面及平實的看不見的敘事者,隱身於攝影機後面。文德斯在不同的城市切換中,反映當時德國人的心理狀態,戰敗後的德國人存在著的身份認同與心理上與世界的隔閡,以及試圖打破這種隔閡的嘗試,在這部影片中都有所體現。

菲利普是名31歲的德國記者,他在影片開始時是橫跨美國的旅行,然後抵達紐約紐約。他沿途不斷用拍立得拍照,「當我等照片顯影時,覺得異樣地不安……我等不及把拍好的照片和真實情景作對照。」他總在拍照,卻無法定下心來寫作,身份認同與美國現代文明的浮躁、不安的衝突,情緒上的不安與心靈的空虛,使得他一直在拍照,卻寫不出美國風情的旅行報導,最終遭到僱主的解僱。在試圖訂機票返回德國時卻遭遇了罷工,只有次日下午才有轉乘前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邂逅德裔旅客芳丹和她的9歲女兒。菲利普去找女友安琪拉,交談中,菲利普傾訴了他的苦悶,「當和世界失去接觸時,我便失去了聽與寫的能力」……之後,菲利普黯然離去。

芳丹隨現任男友赴美,卻痛恨美國,正設法回德國。芳丹男友不想回德國,芳丹又不願過於傷害男友,故在第二天清晨決定先去安撫,留條給菲利普,言及午後一點半到帝國大廈頂層碰頭,讓他代為照顧愛麗絲。然而,到了約定時間,芳丹卻未出現,回旅館前台才得知她將愛麗絲託付於菲利普,在阿姆斯特丹見面。隨著飛機的升入湛藍的天宇,菲利普與愛麗絲的遊歷城市間的旅程開始了。紐約—阿姆斯特丹—烏珀塔爾—魯爾區—萊茵河—慕尼黑,時空的轉換,令人目不瑕接。

影片在菲利普與愛麗絲的視角切換,公路、電車輕軌、街巷、餐廳、咖啡館、遊輪、游泳池……現實在意象間變幻不定,在最終找到愛麗絲的外婆和母親的去向(慕尼黑)之後,在急馳的列車上,菲利普回答愛麗絲他的打算:寫下這個故事的結局。

這個story中還對商業社會無處不在的廣播、電視廣告、無趣而乏味的電視節目,現代文明中的悖論表達了意見。菲利普在旅途中收聽radio music時廣播員在音樂還未結束的結尾處插話,他憤怒地踢向車載收音機;當汽車旅館的TV上播出廣告時,他又砸毀了電視機。之後,愛麗絲描述自己的噩夢,她被綁在椅子上,看著無法關掉的電視機,電視裡放送著恐怖片。菲利普在旅館裡構思寫作的文章中寫道:「電視最不人道的地方,並不在幹什麼節目都被廣告弄得支離破碎……影像都在打擾你。他們都要索討些什麼。」我記得在《殷海光書信集》中也有殷海光「控訴」電視機的牢騷,殷先生家也沒有電視機。文明的悖論並非是商業化,商業化是個體自由不可或缺的觸媒,現代社會離不開商業、市場。只是,無休止、碎片化的資訊爆炸,使人的心靈無法回歸靜謐,人們的心神浮躁,總是在時空間尋找安寧之所在,卻沒有人能真正尋覓靜寂安詳的心靈攸歸……這不全是商業化、科技發展的悖論,恰恰是現代人浮華表象下脆弱心靈的鏡像,遠未有古代人的沉浸貫注、虛靜守篤的心魂。

這部啟人心智的影片還給我們展示了孩童純真心靈的視野,也許這才是未來人們亟需的品性。在帝國大廈頂層瞭望台的望遠鏡中,愛麗絲在大廈間看到一隻飛鳥,而且視線一直追隨著它。時光荏苒,孩提時代長大的人,不再有初心,不再有返璞歸真的性靈,卻多了許多心機與詭譎。這也是我在此影片中得到中的啟示,立此觀照,sigh!

電影中對美國的一切,也並非全然排斥,帝國大廈在夜幕下的燈光,汽車旅館的休憩時光,機場裡可以投幣觀看的TV,都是現代文明的表徵。在愛麗絲之旅中,愛麗絲發現的菲利普忘記還回去的汽車旅館鑰匙,就足以證明菲利普也是嚮往美國的生活的。還有,旅途結束時聽見從體育館傳來的悠揚的音樂,都是吸引菲利普的地方。

沿途的風景,心魂若在,心鄉便在何處。這也許就是Alice in the cities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時光飛馳,風景輪替,只要心猶在,心中的希冀猶存,絕望就永遠不會到來……自由立茲,神魂旌盪,心靈遠遊無所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