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港)/布拉格的春天(台)

7.3 / 38,868人    171分鐘

導演: 菲利普考夫曼
編劇: 米蘭昆德拉 尚克勞凱立瑞 菲利普考夫曼
演員: 丹尼爾戴路易斯 茱麗葉畢諾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月薇瀾

2014-01-15 04:16:00

《布拉格之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我很小的時候米蘭•昆德拉這個名字就已經家喻戶曉了。大家傳頌著他的美名,說他的文學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又說他的作品裡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但我始終未能有幸拜讀,曾經讀過幾句他書中的名言,印象中的句子很美很有內涵,自己被深深地感動,只是不知這感動源幹什麼,而我始終對他文字的字裡行間有著最親近的生疏感,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或許這就是對於哲學最初的感動吧。
米蘭•昆德拉最著名的作品當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名字本身就具有矛盾性,幾乎所有人都在誇讚這本書的了不起,就連看不懂的人都說米蘭•昆德拉深刻得偉大,我知道世人並不是完全的附庸風雅,一定有人讀懂了它,我也相信這是一本好書,雖然我一直沒有看這本書也一直沒有去了解,但我內心裡始終是好奇的。
直到某日我邂逅了電影《布拉格之戀》,才發現這部電影改編自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於是懷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輕』到底是什麼,又為什麼我們的生命不能承受它的輕」這樣的疑問觀看了這個長達三個多小時的老電影。
雖然不能說電影是完全呈現了小說本來的樣貌,但多多少少的,我忽然明白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輕」說的到底是什麼。
劇中主要是以愛情來表現生命中的輕與重的,其次還有愛國情。
愛情涉及到四個人物,托馬斯和特蕾莎,以及弗蘭茨和薩賓娜。

托馬斯和特蕾莎的輕與重。
在遇見特蕾莎之前托馬斯日日尋歡作樂,遊走在各個美女的床榻,放蕩不羈地享受生活,遇見特蕾莎之後他好似懂了什麼是愛情卻依然不肯放棄整個森林。他始終認為生活是輕的,愛情也是輕的,一切都沒有太深刻的意義,他活得逍遙。特蕾莎則活得沉重,對愛情看得重,對生活看得重,連對狗狗都是深愛。特蕾莎接受不了托馬斯對愛和欲看得如此楚漢分明,她不懂愛和欲怎麼可能分得開,所以她對他的愛很重,重到讓她喘不過氣。
劇中剛開始的時候托馬斯對薩賓娜說自己從來不去女人家過夜也從來不讓女人在他家過夜,接著他就收留了「像被人裝進了樹脂塗覆的草筐,順水漂到了他門前的嬰兒」的特蕾莎,他跟自己說他只是同情,但看到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P15-16關於同情一詞的解釋,就會明白,同情是「一種最強烈的感情想像力和心靈感應力,在感情的等級上,它至高無上」。這種至高無上的感情最容易動搖托馬斯對於生活「輕」的看法,特蕾莎的到來漸漸改變他,使他最後開始看重生活。
薩賓娜後來問托馬斯為何要收留特蕾莎,托馬斯這樣回答:「If I have two lives, one life I could invite her to stay at my place, and second life I could kick her out, and I could compare and see which thing is the best to do. But we only live once, life is so light, like an outline that we could never...fill or correct to make it better. It's frightening.」在托馬斯的潛意識裡他從遇見特蕾莎開始他的生命就從「輕」走向了「重」。
在日內瓦承受不了生活重量的特蕾莎選擇離開托馬斯回到戰亂弱小沉重的捷克,離去時留書信一封,內容如下:「湯瑪士, I know I』m supposed to help you, but I can』t. Instead of being your support, I』m your weight. Life is very heavy to me, and it is so light to you. I can』t bear this lightness, this freedom. I』m not strong enough. In Prague I only needed you for love. In Switzerland I was depending on you for everything. What would happen if you abandoned me, I』m weak. I』m going to the country of the weak. Good-bye.」特蕾莎認為生活是重的,托馬斯認為生活是輕的,而特蕾莎卻承受不住這種「輕」的重量。讀完書信的托馬斯陷入了沉思,特蕾莎的離去本該令他感到輕鬆,但他卻覺得沉重,因為他看重特蕾莎,於是他選擇追隨特蕾莎回到捷克。就在這之前薩賓娜說她要去美國,讓托馬斯和她一起,托馬斯只覺得她在開玩笑。我猜想薩賓娜當時確實是在開玩笑,但任何玩笑中都有真心,很難判斷到底是真心多一些還是玩笑多一些。但我確信託馬斯愛特蕾莎卻不愛薩賓娜。
電影中反覆出現托馬斯和薩賓娜身體交融,以及托馬斯和特蕾莎躺在床上的鏡頭。這是托馬斯心中欲和愛的不同體現,也是他在生活中探尋到的關於愛的表達。就像書中所說:「愛情並不是通過做愛的慾望(這可以是對無數女人的慾求)體現的,而是通過和她共眠的慾望(這只能是對一個女人的慾求)而體現出來的。」就像古語中所說的那樣:「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人世間最美好最浪漫的事情是我一睜眼就能看到陽光穿過窗簾斜射進的光芒和沐浴在晨光中愛人的臉龐。歲月流逝,但你一直都在。
籠罩在硝煙和陰暗中的捷克又一次讓特蕾莎感到窒息,於是他們去了鄉下,過起了看似無聊卻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酒館中,特蕾莎和朋友跳舞,托馬斯含情脈脈地望著特蕾莎,眼睛裡滿是寵溺的愛,他再也不需要到別的女人那裡找快樂,因為他的幸福就在他身邊。回程途中,雨天路滑,剎車失靈,他們雙雙離開人世。電影結尾處,導演沒有直接給我們車禍鏡頭,我們透過雨刷器刷過的車窗玻璃看到氤氳的雨中有綠色的山野,托馬斯和特蕾莎低聲說著笑著,托馬斯嘴邊淺淺的笑卻透露著他深深的幸福,連他的眼睛裡都滿是璀璨的光芒,特蕾莎問他正在想什麼,他說他在想自己為什麼這麼幸福。
我愛這個結尾,這個在悲劇中依然讓人感到溫馨浪漫的結尾。但你能說這真的就是悲劇嗎?或許他們沒有長命百歲,可在死去時他們是幸福的,而且他們一直在一起,無盡處,生死相守。這愛情,亦是不朽的。

弗蘭茨和薩賓娜的輕與重
薩賓娜其實和托馬斯是一種人,他們都堅信生活本身沒有意義,感情什麼的都是沉重的負擔,他們想活得輕鬆,於是從不留情。所以他們是最好的情人,當然特蕾莎的出現改變了托馬斯,如果說托馬斯是在探尋生命中的意義,並最終感到生命由「輕」變「重」,那麼薩賓娜在整個電影中幾乎就是「輕」的完美體現。她從來不在一個地方呆很久,用她的話說就是她不想對一個地方產生感情,不管是對人還是對物。她很美,也很自由。祖國陷入危難時,她毅然離開,弗蘭茨為了她和妻子離婚準備和她共度餘生時她卻嚇得逃到了美國。之後她自己在美國也過得悠閒,是啊,美貌又聰明的女人怎麼可能不幸福?當弗蘭茨拖著箱子來到她家時,她含淚微笑回抱著弗蘭茨,她是感動的,有那麼一瞬間她也是動搖的,她也曾想或許找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就這樣過一生也不錯,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不告而別。我其實很佩服這樣的女人,但又為她感到遺憾。一個人怎麼可能存活於世卻完全沒有感情呢,不然她為何會被弗蘭茨感動?電影結尾處遠在美國的薩賓娜收到來自歐洲的信,信上寫著托馬斯和特蕾莎的死訊,眼淚無意識地流下,朋友問她信里說了什麼,她轉過滿是淚的臉說她最親近的朋友死了。所以說,就算她主觀不願意如此,她還是對他們產生了感情。這是薩賓娜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無法抗拒卻又無法承受的「輕」。

電影中除了關於關於愛情的「輕」與「重」,還有關於愛國情的。
比如托馬斯曾經公然嘲笑當局者,甚至寫成文字來諷刺他們的媚俗。後來有關人員來威脅他要他認錯,在恐嚇和真理面前他堅決選擇後者,他說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但是特蕾莎說她理解。托馬斯看似是看輕生活的,但本質上其實他還是看重生活的,以前的他之所以看輕是因為他沒有遇到對的人,但骨子裡對於感情卻一直看得重,不然他不會寧願丟掉腦外科手術醫生這樣高等的職位只為保留心中對於祖國那絲微小卻強大的愛。他是高尚的,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講。

片中還有一個情節我非常喜歡,就是卡列寧之死,又或者說是卡列寧的微笑。
卡列寧是托馬斯在婚禮上送給特蕾莎的寵物小狗,它一路見證了他們的愛情,也見證了生命的由生到死。狗狗沒有語言,它們好像也沒有表情,我們只能從它們的動作中感知它們當下的情感。卡列寧被癌症折磨得奄奄一息,特蕾莎不忍它痛苦落了淚,托馬斯親手為了做了安樂死。面對死亡,面對病痛,它還輕輕地搖了一下尾巴(我們都知道狗狗搖尾巴是因為開心),而特蕾莎乾脆說它在微笑。它去得很安詳,它離去的過程並沒有很痛苦,也並沒有令我們很痛苦,反而我們的內心裡升起一股暖暖的氣,被血液輸送到身體的每一個地方,溫暖著我們。死亡固然可怖,但面對死亡時的那份依戀和淡然卻仍舊能令人感到幸福,就像電影中男女主角的死亡一樣。
在為卡列寧做安樂死的時候,特蕾莎的手一直溫柔地撫摸著它的毛髮,她流著淚對托馬斯說:「I was forced to love my mother, but not to love this dog. You know, 湯瑪士, maybe, maybe I love her more than I love you. Not more, I mean in a better way. Don』t be jealous of her. I don』t want her to be different. I don』t ask her for anything back. 」特蕾莎的話讓我們對愛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那就是不被任何客觀條件影響,主觀地去愛,並且不計較是否能夠得到回報。人可以對寵物產生這樣的無私的愛,但為什麼人對人的愛卻總是有條件又期望得到回報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出名和過人之處並不僅僅因為這是一個好的愛情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蘊含了深刻的哲學道理。米蘭•昆德拉的思想帶有強烈的存在主義的傾向,因此,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作者對人生的命運與價值的關注是該書主題。

「生命的存在與價值的問題是任何一個人也無法逃避的問題,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在米蘭•昆德拉看來,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來自於我們對生活目標的錯誤選擇,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世人都在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標本身就是一種空虛。生命因『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在『追求』的名義下,我們不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蹈矩,最終只是無休止地重複前人。因此,人類的歷史最終將只剩下兩個字———『媚俗』。」
以上評價摘自百度百科,但我卻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非常贊成生命就只是一個過程,我也贊同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不僅是肉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肉體上的痛苦自然不必多說,至於精神上的痛苦也的確像上面所說的那樣是因為對於生命目標的定位錯誤而導致整個人生的痛苦。至於虛空,目標是虛空的,我們的人生也是虛空的,但這虛空並不代表我們的人生沒有意義。威爾•杜蘭特在《論生命的意義》中探討過同樣關於生命意義的問題。他探訪詢問過很多當代各行各業的大師,並將他們的答案匯總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大致意思就是人生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但生活中那些美麗卻細小瑣碎到容易被人忽略的瞬間其實就是人生的意義,比如你感受到和風吹過耳旁的清爽,又或者你看到陽光穿過婆娑樹影落到面頰上的溫暖,這些都是不重要的細節,但這些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因為生命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用心去感受每一個瞬間生命就充盈起來。對於所謂的「追求」其實只是一種重複前人的行為,是無意義的,我持保留意見。或許不管我們做什麼都是無意義的,反正我們的生命終究是要消散的,反正人類最終一定是要滅絕的,反正宇宙也不一定就是永恆存在的,可是難道因為這樣所有的一切就都沒有意義嗎?就算今生的我做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對前人的複製和模仿,但不管怎樣這是我的人生,只要我完成了我對於夢想的追求,那麼對我而言那就是有意義的,即便到最後我沒有完成對於夢想的追求,只要那個過程我是全力以赴並且有收穫,那麼它還是有意義的。而「媚俗」,我想我不得不承認人類整個歷史確乎是這樣的。只有極少數「另類」不是,但其實他們只是沒有那麼「媚俗」,「媚俗」是誰也擺脫不掉的枷鎖。

故事中,米蘭•昆德拉僅僅是以托馬斯和特蕾莎之間的愛情來訴說所謂生命中的「輕」與「重」,以及在愛情中我們生命不能承受的「輕」,但實際這「輕」還有著更深刻的意義。
米蘭•昆德拉是經歷過二戰的人,我們都知道上個世紀幾乎就是被戰爭籠罩的世紀,人類從來沒有爆發過那樣大規模的戰爭,而且一連就是兩次。很多人經歷了不止一次戰爭,有的甚至是兩次,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威爾•杜蘭特。至於那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他們的出生和成長也被創傷和冷漠包圍,戰爭改變了人心,改變了世界。就是因為戰爭,大部份人都不快樂,終日活在憂鬱里,而快樂也不過都是短暫的放縱,幸福是個遙遠空洞的詞。於是在文學和繪畫中我們有了後現代主義,而在哲學裡我們有了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開始於德國,卻發展於法國。我曾經閱讀法國曆史時就看到有很大一個篇幅在介紹法國的存在主義哲學,那時候我還年幼,只記得薩特和紀德的名字,存在主義對我而言就是四個空白的字元。請原諒我,哲學太深奧,傻傻我堪不破。

大三那年的法國文學作品選讀課上我學了一學期的法國後現代主義文學,因為當時的老師是巴黎七大的文學博士導師,而她本人獲得的就是法國後現代文學博士。於是我接受了一學期加繆、薩特、波伏娃、杜拉斯的薰陶,文字自然是難懂的,尤其還是以法語來學習,但有趣的是那門課竟然是我大學四年里和法語相關課程中成績最高的一門:93分。對於文學而言,尤其是法國後現代主義文學來說這個成績著實高了。雖然我拿了很高的成績,但說心裡話我真心不知道這些人寫的那些莫名其妙的文字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尤其是老師反覆提及的加繆,可能因為他們都是阿爾及利亞人吧。我承認啦,百度一下加繆這個人發現他確實很帥很有味道,他還多才多藝,最後年紀輕輕不幸身亡,蠻令人惋惜的。可是鬼知道那個《局外人》到底在表達什麼。我還記得為了期末考試的我反覆閱讀《局外人》卻始終卡在第一句不知所云。「Ma mère est morte. Hier ou aujourd』hui, je ne sais pas .」我還記得當時我把頭髮都拽爛了,床單也踢皺了,可我就是不知道加繆你媽到底哪天死的。我這個局外人都這麼關心的事情,可是作為局內人的「局外人」一點都不關心。接下來文中關於他去參加葬禮的描寫也顯得冷漠,好像死的人不是他親媽,而他只是去參加一個無關緊要的人的葬禮,他好像真的只是一個「局外人」。之後有個女人和他告白求婚,他就答應了,女人問他是不是誰向他求婚他都會答應,男人給了肯定的回答,女人接著問男人到底愛不愛她,男人想了想回答他也不知道他愛不愛她。整個小說明明是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的,可是小說看完我依然是個局外人!我明明是個很敏感的人,明明是個一點小事就能感動得稀里嘩啦的人,可是對於《局外人》,我只能說作者字裡行間的冷漠和疏離感始終將熱情焦急的我拒之門外,我們都是局外人,故事裡和故事外的局外人,誰也別想成為誰的局內人。人家說「我手寫我心」,帥氣又才華橫溢的加繆的內心卻為何如此冷漠呢?我不懂,我實在不懂。
那個學期學的所有文學作品中除了波伏娃的自傳令我動容外其它的都莫名其妙。單詞我都查了,每一個句子我都能讀懂,但我卻又怎麼都讀不懂。而波伏娃的自傳中她對於童年的描寫除了細膩動人可以讓人感同身受外,文字里所散發的憂傷也是止不住的。我記得那時候我和老師說這門課的文學作品都好難啊,只有一個波伏娃我能看懂。可它給我帶來的也是漫無邊際的憂傷,那種憂傷聚在心頭像一場濃霧,風吹過卻怎麼也散不開。老師說那就對了,因為童年的波伏娃就是憂傷的。
我知道波伏娃也是哲學家,是不是哲學家都是敏感和憂傷的?可是威爾•杜蘭特也是很了不起的哲學家啊,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可是我從他的文字里感受到的卻是正能量十足的幸福。這些法國人,為什麼這樣憂傷呢?弗朗索瓦絲·薩岡甚至有一本有名的小說名字乾脆就叫做《你好,憂傷》,這本書剛一出版就被法國人搶空,它後來還被拍成電影,這電影我看過,就是一個花季少女生活優越年紀輕輕就各種放盪各種不開心,最後給自己繼母害死了,然後她更憂傷了。我只想默默吐槽,法國人都是變態嗎?賤人就是矯情。

看完《布拉格之戀》之後我去百度了大量的資訊,關於電影的,關於小說的,關於作者的,以及關於存在主義哲學的。然後,我在大量閱讀資訊的某一個瞬間淚水從眼睛裡衝出來,忽然我就悟了。那個瞬間我也感受到了難以抑制的憂傷,就像那個時代的人一樣。

人類自從誕生以來就面對著兩個宇宙,並且一直在探索這兩個宇宙。它們一個是無比遼遠的外宇宙,一個是無比深邃的內宇宙。我們對這兩個宇宙的探索是同時開始的,只不過時代不一樣對於它們的探索所佔的比重不一樣。在英雄遍佈的史詩時代,人們開拓空間、征服自然,顯示出任何其他動物難以企及的巨大力量。而當我們對外界的探索和征服達到一定程度,人類的眼光開始投向生命的本質意義和人性的自身批判。
人類歷史發展到近500年的時候世界開始連為一體,近100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可以去探索地球以外的宇宙,人類對於外宇宙的探索空前發展。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世界創傷,於是人類在繼續探索外宇宙的時候更加深刻地開始探索內宇宙。冷漠、憂傷和孤獨,再也沒有比這更適合哲學生長的土壤了,於是20世紀我們有了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把孤立的個人的非理性意識活動當做最真實的存在,並作為其全部哲學的出發點。存在主義自稱是一種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的哲學。存在主義超出了單純的哲學範圍,波及西方社會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文學藝術方面的影響尤為突出。」這是百度百科給出存在主義的解釋。
西方哲學其實一直都是以人為本,一直都在研究人,我覺得存在主義是將人研究到了極致。存在主義哲學很有趣也很深奧。
如果縱觀整個百度百科給出的存在主義哲學觀點有以下幾點:存在先於本質,偶然荒誕性,自由選擇性,人與人關係,悲劇論,與神學關係。看到這些主要觀點,我就明白了。
因為戰爭的殘酷,人們受到創傷,感到孤獨和無助,而最深刻的哲學總是誕生在最痛苦的孤獨中,於是人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開始探尋人本質的一些東西,於是有了存在主義。因為受傷之痛,我們的感知能力被放大,而週遭的環境卻被模糊,最後我們認為存在先於本質。其實本來也是,我們活這一輩子最終總要走向虛無,所在意的不過是這旅程中內心的感受,外界於我何干?所以說存在先於本質沒錯。
至於偶然和荒誕性,那就更不用說了,我覺得加繆的《局外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生活的偶然性和荒誕性深深刺痛了加繆,所以他就要以荒誕來反抗。這是他那個時代人的普遍心理。想想也是,我想好好地生活,但為什麼我生活的時代卻是戰火紛飛,憑什麼我就遇到這樣的事?命運這樣的字眼不能讓人信服,既然世界對我如此殘忍,那我為了防止自己受傷,只好以冷漠回之。我想這才是造成「局外人」冷漠心理和行為的原因吧。
哲學家們認為本質上人就是自由的,人的自由是絕對的,因為人生活在一個孤立無援的世界上,人是被「拋」到世界上來的,上帝、科學、理性、道德等對人都不相干,也就是說,它們都不能告訴我們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時,它們對人也沒有任何的控制和約束的作用。所以就出現了自由選擇性。可是人生活在社會裡就不可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所以人和人的關係變得緊張和微妙。所以薩特才會說:「他人即地獄」。因為他人影響了自己的自由。
忙於思考,關閉感情並不代表我們就一定不會受傷;絕對的自由只存在於理論里現實世界根本不可能實現;不管做什麼我們都逃避不開人類最終的歸宿——死亡,所以到頭來人生就是一場悲劇。
存在主義否定神學,否定信仰。這其實是很可怕的,雖然宗教確實是有利於統治者統治的產物,它或許是迷信的,但我們並不能否認它在我們普通人身上產生的重大意義,如果不是堅信神的存在,我們的幸福感指數可能會更低,對於很多人來說神就是他的一切,否定神可能會毀掉一個人的靈魂。可是我很理解為什麼存在主義會不相信神的存在,似乎每個相信神的人都會堅信一條原則那就是不管我們面臨怎樣的困境神都會來救我們,如果神沒有來那就是神在考驗我們,那是神的旨意,可是只要我們堅信神的存在,就一定可以得救。我還記得有個傳說說的是如果一個人得了重病,只要把得到神靈庇佑的《聖經》拿來放到病者身上,愛他的人虔誠地祈禱,那麼病者就會痊癒。或許因為這樣的傳說在戰爭年代太多的人為自己的愛人祈禱,可是換來的只有愛人的屍體,有的甚至連屍體也無時,他們終於不再相信神的存在了吧。是啊,如果神真的存在,這些年他跑到哪兒去了呢?他怎麼會容忍他的孩子在地獄苦苦煎熬,世界是一片瘡痍,大地血流成河,人心也空了一個洞,冷風呼呼地吹進來。

理解了存在主義之後就不難理解後現代主義藝術了,文學,繪畫,音樂,話劇。。。那個年代所有的一切都充滿了荒誕,所有的人都感到受傷和無望,到處都是負能量。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十五歲的杜拉斯有著美麗青春的面容內裡卻是一顆蒼老的心,為什麼少女時代的她明明期待愛情卻又不相信愛情;為什麼《等待戈多》那出荒誕劇會得到那麼多人的共鳴。戈多今天會來嗎?無數次的疑問和漫長的等待,戈多最後也沒有出現,就像痛苦的人虔誠地期待神的救贖,可是神一直都沒有來。
沒有處在那個年代的人是不會明白這種痛苦的,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也是不會明白生命的無助和絕望有多深有多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整個世界陷入癱瘓中。60年後我們還在打仗,雖然再沒有爆發世界性的戰爭,可是有很多人從出生到死亡一直都活在戰場裡。幸運的是我不是他們中的一員,不幸的戰爭是整個人類的悲劇。就算我沒有身臨其境,就算我不能感同身受,我一樣感到悲傷。
60年以中國的天干地支來計算我們已經度過了一個輪迴,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重新開始,於是現在的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我們選擇遺忘歷史的痛幸福地生活。

對於痛苦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不去想,不去感受,就是忘記。
上個世紀末米蘭•昆德拉看到這個在戰爭後慢慢復甦的世界和人們漸漸幸福的生活之後感到了擔憂,戰爭過去了,所以我們也忘記了它。於是他寫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
「正因為他們涉及的那些事不復回歸,於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過變成了文字、理論和研討而已,變得比鴻毛還輕,嚇不了誰。」這是作者在小說的開頭第一次直接提到「輕」這個字眼兒,這段文字是評價法國大革命。隨後,談到「對希特勒的仇恨終於淡薄消解,這暴露了一個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墮落……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一切都可笑地被允許了。」這部份文字,提示我們「輕」的又一個含義是「遺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感情的「輕」以外,還有「遺忘」。
聶魯達說:「愛情那麼短,而遺忘那麼長。」我們遺忘的卻不僅僅只是愛情。
歷史課上,老師說:「遺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那時候我們學的是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那一節,我特別不喜歡這段歷史,因為我覺得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歷史已經過去,我看到的只是書本上灰白的圖片,單薄的文字以及冰冷的數字,一切都是蒼白的,於我而言沒有任何意義。那時候頂多在看到割地賠款時感嘆一下我們太虧了。我想我是一個背叛者,因為我不願銘記這段歷史,我看輕了歷史,因為這段歷史不好,所以我就當做它沒有發生過,反正我又沒有經歷。
「人們只能憑藉回想的依稀微光來辨識一切,包括斷頭台。」「多少年來,我一直想著托馬斯,似乎只有憑藉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這個人。」昆德拉不僅自己回想,而且,還要帶著他的讀者們一起回想,讓人們記住,記住歷史,記住歷史上的人們曾經怎樣苟且偷生地活過。
具有著「遺忘(背叛)」意味的「輕」,當然讓生命無法承受。
「只發生一次的事,就是壓根兒沒有發生過的事(因為遺忘)。」捷克人的歷史不會重演了,歐洲的歷史也不會重演了。歷史和人的生命一樣,輕得讓人不能承受。
一根羽毛,因為太輕所以無法落地,只能被風吹著,飄到天空,永遠沒有歸途。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法國人特別喜歡拍二戰題材的電影,是為了提醒我們後代不要遺忘歷史嗎?

如果你還是不能理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什麼,或許你可以看看卡梅隆的電影《地心引力》,或者花錢去科技館體驗一次模擬失重的感覺。物理上的失重感是絕對的「輕」,可是這種「輕」卻沉重得令人無法承受。


2014-01-14 19:2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