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傑克萊恩︰詭影任務--Jack Ryan: Shadow Recruit

一触即发/杰克莱恩诡影任务(台)/惊天谍变魅影特攻(港)

6.2 / 138,608人    105分鐘

導演: 肯尼斯布萊納
編劇: 大衛柯普
演員: 綺拉奈特莉 克里斯潘恩 凱文科斯納 肯尼斯布萊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琢紫

2014-01-18 22:30:11

非典型性特工的誕生




暌違螢幕十餘年,《一觸即發》將傑克·萊恩帶回大螢幕。在文字和影像營造的間諜界裡,傑克·萊恩的名字雖然並未廣為流傳,但熟知他的觀眾會了解這個名字其實如同詹姆士·龐德和傑森·伯恩一樣有份量。不過,比之後兩者,萊恩則更像一個非典型性特工。龐德魅力十足,但他有博士學位嗎?伯恩智勇雙全,但他懂經濟嗎?而以上能力萊恩則全部具備,出則為華爾街菁英,入則為特工人員。如此非典型性特工,也在故事情節設計上給他提供了更豐富也更瘋狂的體驗。

影片開始便將鏡頭對準911事件中的濃煙滾滾的雙子樓,由此將故事背景放置於後911時期全球反恐的圖景中。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中,《一觸即發》所敘述的經濟領域的反恐故事才更顯獨特。後911時期誕生的一批頂著反恐概念的影片常常只是聯繫政治和軍事圖解恐怖,殊不知經濟領域的恐怖主義在破壞力上可能更甚。

影片中,恐怖份子試圖用經濟手段搞亂華爾街,進而顛覆美國經濟,而在此過程中,還有潛藏在美國以製造爆炸的恐怖份子。環環相扣的情節障礙,為人物破解危機提供了更豐富的展示機會。當然,難懂的經濟術語在影片中被置換為偷盜恐怖份子的帳戶資料,這算是一種極為接地氣的呈現方式,也不無機靈地顯露了學霸特工的風采。 對於學霸轉變成為特工,影片並沒有將之傳奇化,而是賦予人物多層次的性格刻畫,同時給予人物應有的心理體驗,比如萊恩初次殺人後的恐懼感。同時,雖然學霸成了特工,知識進入反恐視野,但是影片並沒有因此捨棄動作和場面的展現。硬碰硬的互博,復現了硬派特工片的風采,手持攝影和快速剪輯為動作場面帶來了酣暢淋漓之感。動作影片中不可或缺的飛車追逐場面也盡顯好萊塢影片的功力,尤其在莫斯科和曼哈頓的兩場飛車大戰戲,堅定了影片在硬派寫實上的品牌特質。這種硬派的特質源自傑克·萊恩原著作者反恐驚悚小說家湯姆·克蘭西,他的代表作《獵殺紅色十月》、《愛國者遊戲》、《燃眉追擊》、《恐懼的總和》中,均以龐雜背景下的寫實風格見長。所以,雖然不是直接改編於湯姆·克蘭西的小說,但影片卻秉承了大師謀篇佈局、塑造人物的精髓。 除了學霸進入特工圈,以平衡特工影片特有的粗糲感之外,男女搭配的角色設置方式同樣出現在影片中。龐德自不必說,就是失憶的伯恩同樣也有紅顏眷顧。

影片中,與萊恩情投意合的乃是凱拉·奈特莉,作為史上最年輕的『萊恩女郎』,奈特莉放下了她定型化的文藝范、古典腔,而是以略顯萌態的妹子形象示人,這一點充分體現在她聽到萊恩乃是中情局特工的那刻,更體現在萊恩縝密分析以找出恐怖份子的那場戲中。女神為學霸的神采所吸引,這種設計可謂一箭雙鵰,既看到女神的萌態俏皮,也讓男性角色更加富有吸引力。在人物設置上,影片中的反面人物由導演肯尼思·布拉納親自上陣,他對於人物藏而不漏、兇險於內性格的完成度頗高。

從整體來看,《一觸即發》仍是不折不扣的主旋律影片,其高揚的美國精神貫串始終,而正是在這樣的主旋律氣氛下,有關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才顯得那樣有份量。而影片對經濟領域內的恐怖主義的關注,也能讓觀眾更加體會整個世界無法割裂的緊密關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