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och Tam
2014-01-19 04:28:05
《爸媽不在家》︰家庭倫理劇底下的政治經濟學
新加玻新晉導演陳哲藝編導的《爸媽不在家》(Ilo Ilo)平地一聲雷。這戲在康城奪得金攝影機獎時,戲迷間耳傳是好戲,及至後來於台灣金馬獎再奪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原創劇本等獎後,坊間開始多人談論。有人拿這戲與數年前郭臻的《媽媽離家上班去》來比較,又有說是新加玻版的《桃姐》,都是集中論及片中外傭與僱主兒子的親密關係。當然,戲的主軸圍繞著二人之感情,但仔細看會發現,電影的野心比單純描繪傭人與兒子的感情要大得多。這戲可說是新加玻社會的一個切麵,而這個切麵,發生於一九九七年。
談及新加玻電影,多數人的印像當然是曾在香港大紅的《小孩不笨》,那種教育制度對孩童的壓力,在香港雖然沒有那麼嚴重,但對香港觀眾來說還是感受甚深的。對於影迷來說,新加玻導演中名氣最大的,大概是邱金海(艾瑞克 Khoo)。他的《我的魔法》( My Magic)是新加玻電影史中第一部提名康城金棕櫚獎的。邱金海的電影色調黯黑,格調灰暗,關注低下層生活而空間感極為壓迫。他電影尖銳處於這類黯黑的影像在新加玻是難以看到的,因為政府不斷的向世人貫輸新加玻的光明與美好。
陳哲藝這戲不走邱金海黯黑一路,整部片的光線日常而溫和,折射出這部戲日常的氣息。但在日常之下,並非溫暖,卻又不是邱金海的殘酷,而是淡淡然暗藏的一絲隔閡。從電影的簡介和預告片中,傭人與僱主兒子的感情是可預期的。這層戲,不論對新加玻人還是香港人,都很貼近︰多少人是如此在外藉傭工手下成長的,那種洗刷身體的親密,那種撲在背上的情感。然而,故事設定於一九九七年,並非要訴說一個已然過去的故事。那年,是亞洲金融風暴,其時的世界與今天其實多有對應之處。
新加玻作為與香港相近的資本主義城市,個中居民遇到的情境實是彼此相近的。電影設定於社會中層家庭,有車有樓有能力聘請傭人,但在金融風暴後就只能心有慼慼的過日子。妻子替老闆打解僱信,心中惶恐會輪到自己;丈夫被解僱後瞞著妻子,兩個月來扮上班過日子最後找到警衛的工作又不敢對家人說自己已經往社會下層流去。而當兩口子為工作辛苦奔馳時,兒子卻又極為不馴,在學校處處蠻麻煩,最後因打傷同學而要被勒令退學。
電影最精彩的莫過於刻畫角色︰父親不論在工作上還是家中,都是唯命是從的小男人,心中壓抑只能在人後自我抒解,在人前卻是忍氣;母親則既要工作,又要兼顧家務,對家人的感情有如典型男人般,既要面子,感情就不知如何表達。在華人社會中,特別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新加玻和香港中,男主外女主內這既成的意識結構依然運作著,但資本主義社會要求更多社會勞動力,以致男女都要外出工作,改變了儒家文化的意識結構,因而強女弱男常常在兩地的電影或電視劇中出現,而一父一母子女加傭人則成了新的家庭形態。看著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就明白這種家庭倫理劇是必定會繼續拍下去。
然而,香港與新加玻在實體政治上到底並不相同。戲中兒子被勒令退學,在家人懇求下挽救回來,但需要在全體學生前接受刑罰。那場戲是這樣的︰在體罰前,全體學生日中唸唸有詞,就是學習為了成材,並與不同種族同融,為國家的和諧和壯大努力,然後校長解釋這次當眾體罰的意義,是要「規訓」(discipline)學生。這裏不單看出新加玻社會的嚴厲,還看出學校這個機制如何單一化地規訓學生為國家服務。電影中寥寥一筆,道出這倫理劇家庭外的另一層扣連︰國家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化成了家庭的倫理學,在家庭倫理劇中,觀眾暗闇然感到處處浮現的政治經濟學。
原文刊於《時代論壇》第1374期(2013年12月29日)
作者︰譚以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