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血世紀--Daybreakers

嗜血破晓/猎血都市(港)/黎明时分

6.4 / 135,433人    98分鐘

導演: 麥可斯派瑞格 彼得斯派瑞格
編劇: 麥可斯派瑞格 彼得斯派瑞格
演員: 伊莎貝拉盧卡斯 威廉達佛 伊森霍克 山姆尼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套馬的九姑娘

2014-01-25 00:28:17

最後的鮮血天地


你有信仰嗎?
有嗎?
沒有嗎?
有嗎?
1999年是千禧年,據說那時候地球會毀滅。於是很多人都想趕在這個災難來臨之前完成很多對於自己特別重要的事兒,比如我。但是,天依舊亮起來,我們仍舊在呼吸,一切,都好端端的存在著。1999年有很多不錯的電影,在《星月童話》里Takako喃喃問道:「你信不信有神?」鏡頭對面,男主角是那個美得不像話的張國榮。
那麼你,信不信有神?
在我們這個國度,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平凡的大多數人來說,天堂實在太高太遠。所以,意守丹田,每天渾渾噩噩的或者是精彩絕倫的日常生活就是最大的修行,而現世種種歡樂、得到,可以算作最完滿的幸福。平凡人的宗教就是吃好過好的無憂跟平安健康的好運。對於芸芸眾生而言,除生活以外沒有其他宗教,深刻的東西都彷彿不接地氣,所有高深冷峻的心念一出現就被掐滅。可不是嗎?媽媽會喊你回家吃晚飯。於是孫悟空最好是那個至尊寶,一隻死猴子而已,而那個唐僧也不過是一個絮絮叨叨婆婆媽媽的煩人精。甚至於觀音是你我的姐姐,聽多了囉嗦也會伸出手來表表怒氣。所以,才女們個個都說最要緊是這現世的安好。所謂安好,一定就是俯首滿眼的尋常歡樂吧。
信仰究竟是什麼?
是救贖?是極樂?還是來生來世的各種美好?如果說,信仰是一種美好的力量。那麼因宗教而戰的戰爭從遠古到現今,從未停止過。對於異教或者異族的排斥、敵對和仇恨,從未停止過。所以,我們不得不懷疑,真正的信仰到底是什麼?為頭腦里那些狂熱的念頭去殺戮的時候,還有什麼美好可言?同樣,當我們執拗於某種內心世界而去冷漠,甚至傷害他人的時候,我們所謂的信仰或者信守,還有什麼意義?墨子在「明鬼」一章中大體就是說人要是做了錯事就會被鬼所懲罰,差不多所有的宗教都會教給我們一個類似邏輯。佛教說,這就是敬畏心。再套用龐大完善無懈可擊的輪迴果報種種說法,成就了所謂的:「菩薩畏因,世人畏果」。
上帝也好,真主也罷,還有我們無處不在的佛祖菩薩,當這些可能帶著神秘力量出現在人類最黑暗時刻的大佬們偶爾遠離我們的時候,各種懷疑憤怒痛苦跟絕望都會蜂擁而來。內心的不安寧是永遠無法擺脫的噩夢,跟你是誰有多牛逼了不起都壓根沒關係。我們失去的,獲得的,都顯得那麼奇妙又那麼脆弱,連同這場生命。因此,所有的人都在年歲漸長之後變得平靜,變得溫潤,變得順從,變得接納,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遭受各種各樣的折磨。然後,向世界說一聲,好吧。開始了各自的修行之路,宗教的或者日常的。於是,修心的最大意義還是落腳到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立足當下的時時刻刻,以慈悲、修持的宗教性安身立命,讓包容、智慧內化成指導生活的生命哲學,給不徹底的庸常生活開啟一扇智性、靈光的天窗。  
現代人行色匆匆,特別是小強一樣倔強生存的中國人。現今的中國,恰恰是一個偽懷疑時代,內心道德的淪喪與信仰的缺失共同交織成一幅火爆熱辣的慾望市井圖。太多的事情讓我們迷茫困惑,這是一個信仰已經千瘡百孔的年代。在這個末法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信仰?你,我,他,能夠真正靜下心來直面自我的有幾人?那些可以去聆聽自我乃至他人的人又會是誰呢?我們借情給宗教,試圖用宗教的力量來化解人類的愁苦。宗教信仰最神聖的地方是它讓人與人之間並非排斥的關係而是手足同胞之誼,它溫和沉默又廣博仁愛的對應著人類製造出的戰爭、金融危機、敵視情緒等。
信仰和我們息息相關,但並未有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在宗教信仰之外的還有對理論和理念的信仰,這種信仰大多體現在政治或者哲學領域。一些光芒萬丈的思想或者對於未來的憧憬都讓人嚮往,這些足夠引導我們心靈充滿溫暖的前行之力最終成為了一種信仰式的東西,革命人的熱情或者對於民主自由的渴望。古話有云:大象無形——生命個體雖然渺小,但我們卻可藉助信仰的神力而獲得能量。只要你有信仰,靈魂便會歌唱。凌亂現實中,信仰的作用不僅僅在於解釋世界、宇宙,也不僅僅在於找到心靈歸屬,它更實際的反映出對於穩定的需求。在美國,這個全世界最強調民主自由跟人權的國家,很有趣的事情是,他們異常重視宗教。一個無神論者往往會成為社區里被重點關注的人物,在一個普遍信教的國家沒有信仰的人,就像一個炸彈,充滿了不穩定因素。缺失了信仰,人會繼而缺失了真正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跟沒有靈魂是一樣的。在幾天前我看到一個吸血鬼的電影,跟那部《普羅米修斯》一樣,我陷入了作為一個人的自我拷問。當你身邊的每個人都成為了吸血鬼,你還會願意為了可以站在陽光下自由的呼吸而捍衛弱小的生命嗎?
當科學家問那個從吸血鬼成為人的男人,你為什麼放棄做吸血鬼要做人類?
他說,因為我想曬太陽。
他問,曬太陽是什麼感覺?
他說,他媽的,我覺得自己就像一隻烤雞!
當電影的畫面中,英俊的男孩子吸過了治癒者的血變回一個人類的時候,他曾經的戰友、朋友圍著他、凝視他,使勁地嗅著他身體裡那活生生的味道,慾望讓他們撕咬了這個帶著心跳跟血液的人類。然後復活就這樣出現了,被治癒的人類之血就是解藥。慾望讓人類瘋狂的彼此傷害,那是一幅地獄交織天堂的畫面,血腥的但是仍有希望。在《暮光之城》里,深愛她的他,不肯讓她成為吸血鬼,因為他知道,沒有靈魂的生命多麼可怕。那黑暗,那無光,即便永生也是痛苦。這是對該隱的詛咒。他將獲得永生,卻永不能在陽光下行走。
是的,只有人類自己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你有信仰嗎?
我認真地思考。
也問我自己:我有信仰嗎?
正如哈維爾所說:「病人比健康的人更懂得什麼是健康」,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感受痛苦並開始尋找出路的人比所謂順天知命的人更能明白人生的意義。當我們去問自己,什麼是信仰的時候,我相信,有一道光正在普照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