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白日梦想家/发梦王大历险(港)/白日梦冒险王(台)

7.3 / 343,240人    114分鐘

導演: 班史提勒
編劇: 史蒂夫康拉德 James Thurber
演員: 班史提勒 克莉絲汀薇格 莎莉麥克琳 亞當史考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旁

2014-01-25 09:54:09

夢想的可能性


生活像是藤蔓一樣延展開來,措不及防的在你眼前排開一片綠意盎然,有過那麼幾個瞬間,我們對生活都充滿希望,就算我們故意在腦海里空出一個角落放置著對未來得失的擔憂。可,誰都曾經是個白日夢想家。
2007年美國著名的《LIFE》雜誌停刊。 Annie Leibovitz、Alfred Eisenstaedt、Larry Burrows……這個享譽世界的紙媒先鋒曾有過很多知名的攝影師,他們對人生活方式和時代歷史的思考都太過超前,以致於我現在看1950年代的照片依舊會驚嘆無比。
當然,西恩的出現是為Mitty服務的,因此我不知道他是不是那些攝影師裡面的一員。但是對於攝影,西恩有句話的真叫人拍案叫絕:有時我不喜歡被拍照干擾,如果我喜歡那個時刻,那麼我就留在那個時刻。所以,在西恩的回憶裡,一定有著許多個時刻,這些時刻往前有一個活動的片段,往後也是,而西恩把某個他最愛的瞬間固定下來,因此他可以在回憶裡將這個時刻反覆把玩以及回味、結構以及重構。回味關乎回憶,結構與重構則關乎夢想。
我想,這句話大概是全片最讓我感動的地方了吧,比最後看到Mitty的封面還要感動。因為我在這句話裡看到了夢想的可能性。
整體看來,Mitty在片中似乎是個沒什麼成長的角色,他總是木木的並喜歡出神,日子也過得不那麼順利:已經42歲了還沒娶媳婦、後來更是丟了工作、跑了女人。唯一不同的也許是他的腦洞在後來慢慢地關掉了。一個巡迴底片的冒險之旅,結果卻一點兒也不讓人驚訝,我想大部份的觀眾都猜到了Mitty本不該去找底片。那麼這旅行的意義何在?影片中有許多個長鏡頭特別驚艷:Mitty和西恩在寂靜的喜馬拉雅上對於攝影的對話、Mitty拿到底片後回到雜誌社從出電梯門到走進會議室的旋轉鏡頭……生活的細枝末節被橫向地展覽出來,反倒是旅途中很多細節和碉堡的風景都在快速的剪切中被忽略了。很多悲觀主義者說Mitty的旅程也是個白日夢,我更傾向於Mitty的旅程向我們揭示了值得關注的是生活本身——而旅程本身也是生活,就連夢也屬於生活,這才是生活。
生活不是歷史書上的一行間介,不是天上一顆閃亮的星、不是墳前一束粉色的小花,也不是泛黃照片裡一個年少的身影。在不計其數的對生活的簡略白描中,有許多個連續的時刻,這種連續便是生活,是它訴說著此人的存在。我們活著,時時刻刻。有愛,有淚,有喜,有悲,有夢。
某天,如果你夢裡的不是某一片具體的光景,而是一個長長的段落——這段落是由無數個你最愛的瞬間組成的,它們可以極為超現實,但每個瞬間都關乎理想、關乎愛、關乎生活本身,那麼,這這夢便能和你的現實、你的回憶交織起來。彼時彼刻,你活在每一個生活的片段里,世間萬物都用它們全部地熱情努力地證明著你的存在。
你是真實的,沒人因為你做夢就會說你是假的,沒人因為你死去了就會說你從未存在。
你是真實的。這就是夢想的可能性。

我特別喜歡片尾曲《Stay Alive》和它的MV。我在此附上它的連接:http://v.yinyuetai.com/video/835648 。這首歌裡,歌手Jose Gonzalez走進了一間屋子,對我而言,稱它為「回憶之屋」再合適不過。在這個屋子裡,他將許多張電影的劇照按主觀的邏輯有有意識地排列,在他走出屋子的瞬間,所有的照片從他身後飛了出來,他的夢和這些照片交織在一起。
那個MV裡的情景發生在白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