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永遠的0--The Eternal Zero

永远的/永遠/

7.3 / 2,198人    Japan:144分鐘

導演: 山崎貴
編劇: 山崎貴 林民夫
演員: 岡田准一 三浦春馬 井上真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清蒹

2014-02-02 07:18:47

承諾為何沉重,因有人拼盡一生相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涉及到二戰的敏感時代背景,加上因而安倍平添空穴來風的輿論批判,一星評價站到四分之一,但我覺得這是一部基本沒有做戰爭評價,並不太涉及政治色彩的電影。原著還沒有看無從評判,但至少電影本身是這樣的。

反而是平凡人的真愛相守,生離死別,反襯出戰爭的愚昧和殘酷。

即使被所有人嘲笑指責為膽小鬼,在排山倒海的思想洗腦和蠻橫殘忍的命令中,他堅忍地用自己的方式抵抗到底,除了一句「要活著回去」無多餘解釋。

惜命不是因為怯懦,是因為有太想珍惜的人和要相守的承諾。

「為什麼如此貪生怕死!戰場上不是說這種話的時候!」
-「你沒有家人嗎?你死了不會有人為你悲痛欲絕嗎?一個人死掉對戰爭結果的影響微乎其微,卻勢必將改變愛你的人的整個人生!所以,無論如何要盡最大的努力活下去!」

但這個拼盡全力,冒千夫所指也要保命為重的男人,最終卻為了多保全一人,把最後一線生還機會讓出。

「你是零戰機最優秀的駕駛員,是最應該活下去的人」
-「不,你們才是最應該活下去的人,未來的日本需要你們。」

「如果戰爭結束後,你想要做什麼?」「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如果能到那一天就好了呢。」

「水的清涼,風的舒爽,活到今天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這一切。」
-「戰爭結束後的日本,會是什麼樣子呢。」

他珍惜生命,卻不僅僅是自己的生命。

他將最後的生機,也把自己的承諾,託付給了一個他想要讓之活到戰後未來的年輕人。

多少將主人公的人格過於完美化,但他在戰爭期間唯一找到機會看望妻女的一幕,我實在未能對感動和淚水吝嗇。

天剛微亮,離別在即,妻子背著小嬰兒在他轉身時又忍不住牽住他的衣角,他沒有轉身,但一字一句說道:

「我一定會回來的。即使斷了胳膊,少了腿,也一定會回來的。即使在戰爭中死去,我也會再投生回來。我一定會回來找你們。」

那一句「例え死んでしまっても、生まれ変わって帰ってきますから。」是生離死別中,人的脆弱與堅忍。

就為那一瞬間,我也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



p.s.

即使有些情節轉換時稍顯倉促,或說教意味帶來些許違和,但主角的情感細節處理深得我心。

最近覺得岡田准一這個深沉派的天蠍座男人再選擇參與的作品,我會有點期待。



追記:

2014/02/04

為演員演技去看的電影,對原著沒有任何先入觀的情況下,電影本身的情感線是感人的。電影有電影的再創作,每個人被吸引和觸動的部份不同。戰爭不論戰果都是殘酷,都是反人類,凡人離逝於家人都是悲痛。當事者若在軍國主義洗腦下心甘情願那是另一回事,不費我們一點同情。

電影裡的主人公不過一個愛妻女的凡人,不願戰爭,渴盼和平。無關乎美化,是他的故事對歷史爭論起不到什麼證實或證偽的作用而已。

原作者的一切立場未作考證也不做評價。若說有影響力的批判是反戰的宮崎駿也毫不留情罵過。但原著在日本亞馬遜的書評,批判派才多是像真正軍國主義的言論,認為醜化和愚弄了當時軍隊的教官和上級指揮,對所謂他們的皇軍不尊重。此外就剩認為作者在歷史上不下功夫,輕率照搬過多。要罵還得注意自己立場,千萬別看到差評就跟著去站隊,那隊裡估計打得更厲害。

侵略是實,日本承認,懺悔和謹記是往後和平的前提。但讓一切戰爭相關的創作都得明言宣誓一句德意日侵略有罪才能ending,怕是只有文化大革命才能一次做到。

歷史知識有個人差異,盼多些嚴謹有識之人盡力揭示和傳播真實,各自亦不要被一言蔽之,至少自己去求索考證。盡信書不如無書,更別指望靠一小時網路檢索,全世界人民跑步進入真理殿堂。

一部作品,大概像一面帶花紋的鏡子,原作畫上去的只是映出的一部份,你自己的影子也在裡面,最後每個人看到終究不會一樣。


2014/02/06

當年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學者帶著批判資本主義罪惡的虔誠去看過了古典經濟學著作,倒出了不少西方經濟學教授。美國日日叫囂中國沒有民主,大學獎學金也照樣養著學究們研究馬克思探討社會主義。誰知道誰安的什麼心思。誰知道作者和讀者誰是好人,好人壞人又是不是一定對應善終惡果。

九把刀是寫小說的還是切菜的還是做武器的,各有各的看法和理由。

至於故事裡那個人,聽憑世人道,他也就在那個故事的世界裡過了他設定的一生罷了。

--
追記的後記……
2014/02/07

越來越不像一篇影評,不過不少人大概也不是想要看電影的觀眾。嘛就走題吧~

被不少人說無知,我倒很慶幸自己在「無知」狀態下看了這部電影,然後各種被「批評教育」下觀看輿論走勢,和自己明明是對同一個故事的,微妙的情感變化。像是一個難得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我覺得記住那個無先入觀的感受是一筆財富。看看給故事加背景設前提討論其作為輿論工具的可能性,想起了東西方不同版本的灰姑娘解讀,忽然也覺得更能理解明星為何炒作,政治家為何作秀,為什麼會有啟蒙運動也會有所謂文化大一統。

好像隻有名字有點沾親帶故,還想起了「無知之幕」的福利經濟學理論…一個社會的福利水平取決於這個社會最糟糕境遇的人的福利水平,因為當你不知道自己將被放到這個社會的何種境況的時候,通常你會希望改善最差的可能性。額?難道這個聯想真的只是因為「無知」麼orz
Stay foolish,stay hungry .


2014/02/09

昨天看到了新聞上原作者在採訪中否認南京大屠殺和美化二戰,瞬間非常憤怒和反感,大概更能理解為什麼很多留言措辭嚴厲。
我想我當時的感想跟很多人相差甚遠的原因主要不在於歷史知識,而在於對我不知道原作背景和大的輿論環境。
我只知道這部片子的背景是二戰期間,但具體歷史知識不是感想差異的關鍵。不知道原作和輿論環境,單純為一個期待的演員看了電影后,「看到戰爭期間一個個人和家庭的真情和艱難求生,日本人難道不會更加珍惜和平嗎?」就是我當時的直接感想。
但事實上看到媒體報導原作者的言論,或許看過原作的人本來就有一定了解,中國人憤怒的點,大概是不少偏右思想的日本大軍國主義思想又被點燃的點。看來我當時的想法的確是太一廂情願了。
不過我把原來的好評也保存下來,還是希望大家看到一個例子,就是一個人對一個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會因為很多前提和背景的環境不同而不同。不是所有看這部片子感動過的人都是接受了「洗白」影響認為日本發動戰爭是對的,也有人和當時的我一樣只是感動於家庭和人情的。整體輿論的影響雖然讓這種情況的機率看上去是少數,而了解背景和輿論環境對我們客觀認識整個作品也是有必要,但從這樣一點出發就上升到對他人民族意識的批判,以及從一個作品就評判一個民族的本質,總覺得還是太武斷了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