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殭屍--Rigor Mortis

僵尸/七日重生/

6.3 / 6,477人    103分鐘

導演: 麥浚龍
編劇: 麥浚龍
演員: 錢小豪 陳友 惠英紅 鮑起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ackietang

2014-02-06 21:55:37

臨終前的一世榮耀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十三歲離開老家,十六歲第一次做男主角,拍過好多戲,到了今日,我只能說全部都是為了生活。但是估都估不到,浮浮沉沉這麼多年,最後還是要回來這裡。好多人說電影世界好荒謬,原來人生比電影荒謬得多……」——這是電影剛開場時,錢小豪的一段獨白。他一身馬上要乾裂的泥漿,躺在那裡,望著天空。

他來到一間大廈,念白道:「我曾經說過,如果有天我失去記憶,你一定要教會我怎麼去笑」。自殺前的錢小豪,擁有幾乎半世的榮耀,他從行李箱裡拿出來的殭屍片衣服,還有一身戎裝——我記得那身衣服,那是他和李連杰拍《太極張三丰》時穿的,那時的他,演了一個賣友求榮的奸人,最後被張三丰制伏。是,這是一部致敬的片子,你從開始就能看得出來,錢小豪在演自己,相片中有他和周潤發張曼玉的合影。他是演功夫片的,但是際遇並沒有旁人那般好,最後也落得個妻離子散的下場。好像香港電影的落寞,如此悄無聲息。

8、90年代活躍在香港影壇上的人們,不少已經偃旗息鼓,不再做電影,還有一批人,北上來了內地,和大陸人做起買賣。這其中也不乏如彭浩翔這種堅持要做「香港本土電影」的電影人。也許前幾年是這樣,大陸確實錢多人傻,面對有很多想法的香港人總是欲拒還迎。不過這兩年,內地的觀眾變得「沒那麼好伺候了」,「人傻」的投資方佔據了主動權,要求電影裡要加自己想捧紅的演員,或者乾脆老闆自己寫本子……作品的商業化元素和藝術性,被很多不明覺厲的「幕後故事」損害,受罪的,不止是看不到精彩電影的觀眾,同樣也是那些兢兢業業只想恪守本分的電影人。

說了一些題外話,還回到電影本身上來。本人其實不太喜歡麥浚龍的影像風格,特別是最近看到了導演指導的《鶴頂紅》MV,畫面中充斥著各種cult風格的場景,常人無法理解的範疇。所以主觀上,我很排斥麥浚龍的作品,我怕看見那些無法接受的畫面影像,在我看來那並非能讓大眾理解的藝術範疇,也就無法找到太多的知音。《殭屍》當中甚少出現導演自己的這種意象,這點我十分欣慰,想來還是要感謝這個團隊,應該是大家的理性配合才能讓電影出來的效果超出預想,而我也相信,監製清水崇在其中起到了不少積極的作用。

不過我們還是看見了導演腦海裡的畫面,錢小豪自殺的時候,他腦海中出現的臨終幻覺:功夫電影的形象,京劇臉譜,帶著面具頂著犄角的裸體女人,綻開的花朵和漸漸腐爛的草莓……我仍堅信這並非錢小豪死前應該看到的景像,然而我們更無從探究,錢小豪死前到底會出現怎樣的人生倒敘……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想問一個問題,片中的梅姐,是個性格極好樂於助人的老太太,幫人縫補衣裳常常分文不取,友叔和錢小豪在巷口吃飯,周圍的街坊身上的更新檔都是梅姐所縫,但後來老伴冬叔不幸去世,她卻為了幫阿九將冬叔做成殭屍,不惜殺害了燕叔和小白……人性的顛覆,讓人覺得這故事,有些假,不符合邏輯。不過最後,當一切結束,又都如同幻覺,回到錢小豪的腦海里,他自殺那刻友叔並未以捉妖天師的身份救回他,梅姐的結髮丈夫冬叔也早就仙逝,說要練成殭屍的阿九只是停屍房的工作人員,觀眾一直以為原先就橫死的錢小豪的兒子早就長大成人,前來認屍……

一切都好像是錢小豪的想像,讓他在死前的彌留之際,做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英雄夢。對孤兒寡婦的憐憫之心,讓他想解救二人於危難之中,對殺人無形的殭屍,他想孤注一擲做回英雄,徹底打倒那個邪惡的敵人……回望他的人生經歷,還有什麼比打殭屍更快活的呢?臨死的那一刻,他還想回歸一下當年的榮耀,也只能創造出來一個殭屍讓他打……

關於開場對於妻兒的記憶,為何只停留在孩子年少時,或許可解釋為,因為年少成名,但後來時運不濟家道中落,電影中,妻子帶著兒子走向遠處,可能早就改嫁,而他也只得孤獨終老,抱著那些粵語片的殘物,獨自死去……

p.s.就在不久,燕赤霞的扮演者午馬也已過身,世上能打殭屍的人,越來越少了。。。(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