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

大梦想家/拯救班克斯先生/拯救班克斯

7.5 / 169,970人    125分鐘

導演: 約翰李漢考
編劇: 凱莉馬修 Sue Smith
演員: 湯姆漢克斯 柯林法洛 艾瑪湯普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潘萌SoPhia

2014-02-07 22:43:13

女作家與童話大王


還記得一手舉著雨傘一手拎著皮箱隨風而來的瑪莉 Poppins阿姨嗎?她並不像故事中那樣輕輕鬆鬆就從窗口躍入我們的生活,事實上,Walt Disney花了整整二十年才說服原作者P.L. Travers小姐同意將其搬上螢幕,條件是劇本裡的每個字都要經過她的審查批准。像2012年底的《希區柯克》一樣,《大夢想家》也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講述了電影《歡樂滿人間》籌拍時的幕後故事。

《大夢想家》採取雙線敘事,電影有規律的在1906年的澳洲馬爾堡與60年代的倫敦和洛杉磯之間交替進行。童年的回憶,現實的交鋒,為了不讓自己的書變成迪士尼王國的又一部「大傻冒卡通片」,女作家P.L Travers一個人從倫敦來到洛杉磯,在迪士尼辦公室裡和編劇作曲家團隊,甚至同Walt Disney本人大作戰。每句台詞每個細節的錙銖必較,他為了完成對女兒的承諾,而她為了保護自己筆下如同親人般的人物和故事,進而保護仍然活在心底的爸爸。終於,Walt Disney從原名與筆名的差異中窺出了端倪,他也隻身飛往倫敦,在Travers的公寓裡敞開心扉,用自己的童年交換了她的童年。

要多深愛一個人,才會以他的名字為自己的姓氏?Travers女士終於用自己的創作救贖了最親愛的爸爸。我想,這就是寫作的人唯一擁有的特權吧,只要你還在我筆端,你我就還未永別。

和當年的《歡樂滿人間》一樣,《大夢想家》也由迪士尼出品,自然不可避免的帶有濃厚的迪斯尼風格的品牌宣傳。導演John Lee Hancock也延續了他在《盲點》中的手法,把真實故事打掃乾淨,撲上亮粉送上螢幕,留下「明天會更好」的幸福結尾。最光彩照人的當屬Emma 湯普生的表演,演活了一位傲嬌又善良,聰慧又脆弱的英國獨身女作家。她的許多小動作都很妙,輕蔑的撇嘴,不置可否的抱臂,愉悅時暗自腳尖點地,氣呼呼得拎起唐老鴨和高飛狗塞進壁櫥,又在失眠時把腦袋埋進巨型米老鼠玩偶里。我簡直想不到還有誰能像她這樣既讓人無法忍受,同時又特別惹人憐愛?Emma 湯普生塑造的挑剔女王P.L. Travers,恰恰平衡了整部電影子乎漫溢的甜蜜歡樂,沒有茶香的奶茶無非一杯奶油糖水,迪士尼電影中,往往正是那些不那麼迪士尼的元素,最讓人回味。

《大夢想家》在2013年底節日檔上映,讓我意外的是見到許多老年觀眾也蹣跚入場,這些老觀眾看上去不像是現在電影院裡的常客,不過他們一定是當年《歡樂滿人間》的影迷。雖然現在的動畫片都在討論如何突破迪士尼的傳統模式,但隨著電影的進行,好聽的插曲一再重現,側目看到左右的老爺爺老奶奶跟著節奏輕輕打著拍子哼起來,讓我不由得念起迪士尼的好來,它的確用真善美撫慰過少年心。雖然當今電影技術已經是《環太平洋》和《地心引力》的級別,但半個世紀前的《歡樂滿人間》用真人演出結合動畫效果,加上來自Sherman兄弟的十多首膾炙人口的插曲,的確是開創性的大成功。(《大夢想家》也獻給2013年初去世的作曲家Robert Sherman。他的弟弟Richard Sherman擔任本片的顧問。)更不用提60年代的好萊塢大片場的製片專業水準,對著作權的尊重簡直讓人感動。

電影的最後,沒有收到邀請函的Travers女士決定隻身前往好萊塢,挽著米老鼠走進中國大劇院觀看《歡樂滿人間》的首映。觀影中她頻頻拭淚,像是深受感動。據記載當年首映禮上Travers女士的確哭了,評論家爭論說那恰恰是因為對電影的憤怒(Travers女士的遺囑上特別有一條,如果有朝一日瑪莉 Poppins被改編成舞台劇,不允許任何一個《歡樂滿人間》電影的演職員參與。)感動或者失望,除了P.L. Travers本人,還有誰知道呢?一轉眼,《歡樂滿人間》也要出上映五十週年紀念款藍光碟了。也許那時候,她只是想起了20世紀剛開始的頭幾年,澳洲馬爾堡鬆鬆散散的午時風,院子裡的母雞撲扇著翅膀跳過一條小水溝,逆光中年輕的父親策馬而來。

(已刊《南都娛樂週刊》,平媒勿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