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爸媽不在家--Ilo Ilo

爸妈不在家

7.2 / 5,025人    99分鐘

導演: 陳哲藝
編劇: 陳哲藝
演員: 楊雁雁 陳天文 安潔莉芭雅妮 許家樂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歐陽凱

2014-02-10 18:24:08

我們的爸媽不在家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不是去年金馬獎一躍成為最大黑馬,一舉拿下最佳女配角、最佳新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影片在內的四座金馬獎座,興許有很少人能注意到這部由新加坡新晉導演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猶如平地一聲雷,它還同時入圍第66屆坎城影展、第57屆倫敦影展,並獲得第66屆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也是新加坡首部獲坎城獎項的電影,此外,它還代表新加坡參加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競逐。

        電影頗似許鞍華的《桃姐》,也是同樣地講述了傭人與家裡的小孩之間的感情,不同的是,桃姐是選取了傭人桃姐老年的生活來講述的,而《爸媽不在家》則講的是一個9歲小孩和菲律賓女傭之間的感情變化為主線,展示了爸媽之間、爸媽與女傭之間,面對金融風暴,一個三口,即將四口家庭的變化,台詞寥寥,卻恰到好處。

        整部電影看下來,光線日常而溫和,折射出這部戲日常的氣息,但在日常之下,並非完全溫暖,有金融風暴的陰影籠罩,但又不是那麼殘酷,而是淡淡暗藏一絲隔閡,這部電影多少也有點香港的影子,新加坡作為與香港相近的資本主義城市,電影中的人遇到的情景實是彼此相近的,許多港人都在外籍傭工手下成長,那種洗刷身體的親密,那種撲在背上的情感依然記憶猶新,雖然故事設定於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是十幾年前的故事,但與今時今日的世界多少有對應之處。

         首先,電影設定於社會中層家庭,有車有房有能力聘請傭人,但在金融風暴後就只能心有慼慼過日子,妻子替老闆打解僱信,心中惶恐會輪到自己;丈夫被解僱後瞞著妻子,之後買股票又輸了十幾萬,兩個月來扮演上班過日子,最後找到警衛的工作又羞於對家人啟齒,而當兩口子為工作辛苦折騰時,兒子卻又極為不訓,在學校處處惹麻煩,屢次被叫家長,最後還因打傷同學差點被勒令退學。

        也正是因為父母被工作折騰地無暇顧及小孩,女傭泰瑞走進了他們的生活,從最初地抗拒到和解,女傭泰瑞用她的方式教育他,逐漸成了他最信賴的人,甚至因為別的同學詆毀泰瑞而在學校打架,而隨著家庭陷入經濟危機,女傭泰瑞不得已要離開,小孩難過,臨走的時候剪下她的一縷頭髮,故事敘述地娓娓道來,雖然沒有太多的起起伏伏,卻算得上一部講了一個好故事的電影。

        或許,電影的鋒利之處就在於小孩家樂的野和皮,但電影沒有嘗試讓他的個性發生扭轉,事實上,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對小孩性格的改變能有多大,女傭的到來就像他成長中遇到的一個重要的人,陰差陽錯,被連接在了一起,電影最後,當家樂猛然拿出剪刀,用稍嫌過火但又是孩子思維的方式去表示好感和愛意時,我們會經不住內心的突然撞擊。而每到家樂爆發情緒,電影的鏡頭也隨之運動起來,晃動不安,這種不安也能直接傳遞給觀眾,毫無障礙,此外,電影還有一些巧妙的細節,比如家樂聽爸媽說家裡陷入經濟危機,不得已要讓女傭離開時,家樂想到了買彩票,那種由希望到失望的小瞬間被導演活生生的記錄下來,真實的很。

        這是一部有關成長的電影,但卻突破了成長的定義,它也沒有淪為過度渲染主僕情,圍繞Teresa的來與去,它還嘗試讀解出另外的東西,比如在媽媽受騙洗腦的段落,觀眾大可察見一個社會的荒誕和迷亂,社會承受的壓力也轉化為家庭所承受的壓力,在這個傳統華人家庭里,父母的缺席導致了孩子的叛逆,Teresa的離去又預示著原有的關係會得到修復,所有的親情關係復歸原位,叛逆和早熟給家樂帶來了不大一樣的少年形象,他的不捨,放在誰的眼裡,都是可以感受得到。

      (部份文字根據相關影評綜合撰述)

        來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417105427619/

        同步跟新到我的新浪部落格: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1fmaq.html

        我的部落格:http://weibo.com/i/212731564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