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英雄教育--Before the Fall

希特勒的男孩/英雄教育/纳粹军校

7.4 / 12,722人    117分鐘 | Czech Republic:110分鐘 (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110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

導演: 丹尼斯甘塞爾
編劇: 丹尼斯甘塞爾
演員: 馬可斯尼麥特 湯姆希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蒙古國海軍司令

2014-02-11 14:09:27

獨裁統治之下對人性的摧殘


前段時間在微薄上看到有人說希特勒除了屠殺猶太人以外,幾乎是個完人。呵呵。事實上國內崇拜納粹崇拜希特勒的人非常多,畢竟納粹德國沒有直接侵略中國,甚至在1941年前還援助過中國,種種原因讓不明真相或不想知道真相的國人對納粹政權沒有足夠正確的認識。
畢竟不是我們自己的歷史,影視劇則是獲取資訊的一大來源。Napola並不是一部典型的二戰德國片。典型的是什麼樣的呢?一部典型的二戰期間講述德國的電影,就是有一群德國人,一群猶太人;德國人是壞人,猶太人是好人;德國人殺猶太人,猶太人好可憐;最後德國人被打敗了,猶太人得救了。「政治正確」使得這樣的電影逃不開這種套路,當然並不是說該屠殺猶太人,只是人們往往忽略了那個時候德國人自己過的日子如何,就像抗戰時期日本國內的普通民眾,日子過得和中國人其實一樣慘。
而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德國人自己的故事。全片沒有猶太人,最多也只有「成份」不太好的德國人。成份這件事想必我們中國人理解起來毫無壓力。Friedrich Weimer是個優秀的青年拳擊手,但是父親反對他進入菁英政治學院。也許父親覺得摻和納粹政權太多不是好事,又或許只是單純地想讓兒子上班賺錢。
這裡有一個被刪掉的鏡頭。Friedrich和長官說父親不容易自己去Napola,於是Napola或是當局的負責人去找了Friedrich的父親,向他施壓,所以最終Friedrich才得以入學。你看,體制想要一個人,或不想要一個人,都可以輕鬆地做到忽略你自己的意志。
然後Friedrich入學,和Albrecht相遇。Albrecht是個官二代,他爸的官起碼大到在迎新會這樣的場合里老師需要專門介紹他。然後和渴望進入Napola的Friedrich不同的是,Albrecht並不像來這樣一所學校,他可能就想寫寫詩,然後以後學個文學什麼的。可是作為官二代,他也無從選擇,人來到了Napola,心幾乎已經死了。
Albrecht當然沒有完全放棄文字,這裡又有個被刪掉的鏡頭,就是他去應聘校報編緝。可是在那個年代,其實在建國後的中國也一樣,文科都是不被重視的,只有理工科受重視。所以在Albrecht自己家裡,Albrecht自己的爸爸更喜歡Friedrich,因為Friedrich顯然是「有力量的元首的菁英青年」一類的人。Albrecht想讀詩則被活生生地打斷,哪怕是親兒子。
尿床男之死是改變他們的因素之一。尿床男搬著被尿過的自己的床墊到操場之後,並不是自己尿出來的,而是在教官呵斥之下類似小便失禁而尿出來的。我想尿床男此時心也已經死了吧,所以他會奮不顧身地去撲在手榴彈上。看看他撲在手榴彈後那個眼神,看看Friedrich被濺一臉血之後的眼神,永遠無法讓人忘記。那是他們第一次直面死亡,如此地近距離,如此地血腥,如此地慘烈。至於有些影評里提到的教官自己往坑外爬,我覺得並沒有什麼額外的用意,本能就是如此罷了。
第二次面對死亡則是被派去追擊蘇聯逃犯,直到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了手無寸鐵的未成年人。這時內心動搖最厲害的就是Albrecht了。他會想,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事先騙他們說對方有武器,也沒提到有未成年人。此時這些菁英學校裡的青年們,於體制來說也不過是一些工具罷了。那些蘇聯逃犯沒有被看作人,而自己的青年們一樣沒有被看作人。
Tom Schilling之後演的《我們的父輩》裡的角色最終的結局和本片中Albrecht的結局很像,他又自殺了。帶著絕望,拋棄前途,在眾目睽睽之下自殺了。又一個體制的犧牲品。然而自殺這種事是為體制所不齒的,Albrecht的死,在那樣的環境下,幾乎沒有作用,連自己的父母也羞於提起。
Friedrich的心也涼透了,以致於拳擊賽上不還手,任對方隨便打。最後被扔出學校。走的時候是冬天,他卻穿著夏天剛來時候的夏裝。當初主動招他進來的學校,此時卻像扔垃圾一樣把一個他們自己的菁英青年扔了出去。因為這些青年本來就是工具,事實上所有人都只是工具而已,即便是將軍高官,也只是元首一句話就可以槍斃,更何況一個青年。
看到有人說Friedrich走的時候穿短袖短褲是因為耐寒什麼的,我心想,你們真是天真的可笑啊。
==================================
除了上面提到過的之外還有幾個被刪的鏡頭。
1、幾個同學整理儀容時討論過種族政策
2、他們被教官刁難不斷地在短時間內換裝。
3、Friedrich和同學往即將出行的人的鞋里拉屎,但是對方沒有時間再清理了,於是穿著有屎的鞋子列隊出行。
4、Albrecht帶Friedrich參觀他的房間。
5、Albrecht和餐廳女在酒窖接了吻。
==================================
Albrecht在那個時候內心萬念俱灰,而重新將其點燃的則是Friedrich。Friedrich讓Albrecht覺得人世間還有些樂趣。這兩人的關係,放到如今的社會環境下,他們就相愛了。但是在當時,別說愛了,同性戀的念頭有都不敢有。劇中對他們倆的關係的表現還是到位的,沒有過多地去渲染基情這件事。
==================================
故事發生在1942年,那個時候大後方歌舞昇平完全是現實的,Albrecht的父親是高官,而Napola又是菁英學校,因此物資短缺也還暫時輪不到他們。場景設置沒有問題。
==================================
這種題材的電影應該多拍一些。德國這裡還好,描述戰時日本國內境況的電影子乎就沒有了。在高壓政治統治之下,人性早就被磨滅光了,每一個人先是被迫成為體制的工具,再是自發地爭當體制的工具。(看《我們的父輩》里最後那個一個勁地想衝鋒的12歲小孩)。而在高壓統治之下,肉體上弄死一個人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分分鐘一個英雄就能形象盡毀,今天是副統帥明天就是叛國賊,今天的公安局長明天就進了外國的領事館。生前是偉人,死後被繼任者全面否定。說你是什麼你就是什麼。同樣的事並不是只有在德國發生過,然後好多國人如今卻還想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
所以如今德國為什麼立法嚴禁納粹意識形態呢?因為納粹傷害最多的,還是德國人自己。
==================================
花絮
為拍電影,演員們事先還要訓練一些列隊型這樣的事。對於中國學生來講從小做到大的事他們壓根不會啊,還有轉彎轉錯方向的。
冰下游泳是在真實的冰天雪地裡拍攝的,當然人是下水後導演就喊咔了。Albrecht自殺那一段則是在水池裡拍攝的,不過也是真的水,因此還是需要他自己憋氣幾秒鐘。
那個城堡在捷克境內。
==================================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Tom Schilling實在是太美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