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何處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

何处是我家/情陷非洲/无处为家

7.6 / 11,465人    141分鐘

導演: 卡洛琳林克
編劇: 卡洛琳林克
演員: 茱莉安柯勒 米勒尼尼茲 卡洛琳伊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侯國濤

2014-02-14 06:26:24

一個關于歸屬感的故事


        相較於《情陷非洲》,其實更喜歡這部電影的另一個翻譯:《何處是我家》,雖然後者又顯得略單薄了一點,但道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歸屬感! 主人公一家其實一直都在尋找歸屬感,在德國時被納粹壓迫歧視、剛到非洲之後的不適應、在戰俘營與人相處、學校、新的農場、回德國。他們不斷地進入新的環境,又不斷地調整自己,最終使得這一家人依然能夠幸福地在一起的,是愛。Regina
        仔細回想影片的每個場景設計,衝突都是很強烈的,沒有一個令人感到單調的場景,可見導演功力的深厚。但是往後影片確實是會讓人略微有點乏味,因為影片的故事脊椎不是很明顯。故事剛開始時,我們看到女主角對非洲的種種不適應,種種千金小姐的脾性,我們推測這個故事可能講的就是女主角如何適應非洲生活、並最終愛上非洲的故事。但是漸漸地,我們發現影片的主角不是瑞迪太太,而是這個家庭。同時這個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瑞迪夫婦兩人之間也有著矛盾;此外他們三人適應非洲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瑞迪太太開始時是一直格格不入,瑞迪則雖然是被逼無奈,但是還能既來之則安之,而女兒Regina則是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地方。同時三個人面臨的問題也並不完全一樣,Regina還有學校,瑞迪還有個人的理想,而瑞迪太太則牽涉到了一定的感情。這些錯綜複雜的故事線相互交織著,共同在一個「尋找歸屬感」的主題下推動著影片的前進,使得影片內涵非常豐富,但是弊端就是故事性不強,觀眾容易在影片中迷失。我們看到他們進入戰俘營時會想難道下面要講如何適應戰俘營的故事了嗎?小女孩上學時便納悶怎麼又變成了校園故事。雖然這些在影片中的篇幅不大,但畢竟還是會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削弱觀眾對影片的期待。期待是非常重要的,類型片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是兌現承諾,觀眾知道自己接下來將要看到什麼,雖然不知道細節,但是會猜出大概的方向。但是這樣東一槍西一棒的,觀眾就會迷惑,以迷惑便失去了繼續看下去的興緻。
        故事性薄弱是歐洲電影一貫的軟肋,他們更長於表現深刻的主題。而這顯然更符合奧斯卡評委那群老頭老太太的品味。所以此片獲獎並不意外,但對我而言,我只能說「還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