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续命枭雄(港)/药命俱乐部(台)

7.9 / 521,745人    117分鐘

導演: 尚馬克瓦利
編劇: 梅麗莎沃雷克
演員: 馬修麥康納 珍妮佛嘉納 傑瑞德雷托 丹尼斯奧黑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奧斯卡

2014-02-17 06:44:15

Beyond Five Stages of Grief


      潮流興瘦身,但不是香港人視為終身事業的那種瘦身,而是走到極端的皮包骨式的瘦身,越瘦越吸獎,這就是好萊塢。瘦與獎項其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這只是純粹統計上的觀察;與扮演名人而得獎一樣,形似之餘,還要神似,這便是考驗演員真正功力的時候。今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及男配角的獎座,便是落在《續命梟雄》的兩位男演員手上,他們亦是奧斯卡金像獎的頂頭大熱。該電影的優先場已在香港作少量放映,自然按捺不住興奮期待的心情,立刻入場觀摩,參詳一下。

      劇本由 Craig Borten 及 Melisa Wallack 合編,故事取材自八十年代的真人真事,時值美國愛滋病橫行的年代,醫療科技仍未能完全掌握控制 HIV 病毒的方法,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大眾對愛滋病的認知貧乏,充滿錯誤的偏見,往往認定愛滋病人等於男同志,主角 Ron Woodroof (馬修麥康納希 Matthew McConaughey) 亦不例行。居住於美國達拉斯的牛仔 Woodroof,以電工為生,嫖賭飲吹為副職,過著漫無目的的日子。因一次意外入院檢查,遇上 Dr. Sevard (Denis O'Hare) 及 Dr. Eve Saks (珍妮花嘉納 Jennifer Garner),被吿知驗出愛滋病毒呈陽性反應,只有三十日命的事實。

      這時又要套用一下庫伯勒-羅絲模型 (Five Stages of Grief),先是「否認」及「憤怒」,Woodroof 質疑醫生弄錯血液樣本,又因認為只有同志才有愛滋病而大發雷霆。但事實勝於雄辯,咳嗽連連,身體日漸消瘦。在冷靜過後,便不斷翻查愛滋病的資料,為求找到續命的良方,並過渡到「討價還價」的階段。醫院方面剛巧開始利用名為 AZT 的藥物,作為醫治愛滋病的人體臨床實驗。Woodroof 在嘗試說服 Dr. Saks 讓自己參加不果後,開始收買醫院員工,可惜 AZT 的毒性引發更多副作用,昏迷後在醫院認識了同是罹患愛滋病的變性人 Rayon (謝拉力圖 Jared Leto)。恐同的 Woodroof 當然非常抗拒,但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將來的生意拍檔的場面。劇本小心翼翼而又大膽地處理雙方衝突面,使戲劇感詼諧有度,謝拉力圖甫一出場已叫人難忘。馬修麥康納希在前段演活了一位頻死病人的內心掙扎,表情充滿了與死神搏鬥的痕跡。觀眾的立場由起先厭惡主角頹廢的私生活,認為他疚由自取,到逐漸被他鍥而不捨的求生精神感染,開始同情他起來。看見他被好友歧視為同志,被排斥,看見他在出走到墨西哥的路上「抑鬱」灑淚的場面,麥康納希的演出已把觀眾的心俘虜了。

      庫伯勒-羅絲模型的第五階段,便是「接受」。Woodroof 在墨西哥得到高人指點,嘗試利用各種在美國未被 FDA 批准而無毒的藥物,作雞尾酒療化,得以活命。在接受了餘生要與病毒共存後,Woodroof 化危為機,開始走私藥物入境。在 Rayon 的加入下,吸納了一批罹患愛滋病的同志,成立了「買傢俱樂部」(達拉斯 Buyers Club),以會費支付藥物。在當時美國的合法藥物非常昂貴,而藥廠商又急於推出副作用多,功效成疑的藥物,所以「買傢俱樂部」成為很多患者的另一,以及更好的選擇。後段電影風格略微轉變,成為亂世中的梟雄對抗官僚及財團的故事,當中不免主角的成長改變。馬修麥康納希與謝拉力圖兩位演繹到惺惺相惜到淡水之交的友誼,戲鬥戲之間刷出不少火花。謝拉力圖以脫胎換骨的姿態示人,搔首弄姿,入型入格,恰到好處。笑中有淚的 Rayon,角色背景交待不多,強烈的自毀傾向令人惋惜。Woodroof 對同志的態度,由充滿敵意的排斥到逐漸認識而了解,過程順其自然,不覺堆砌。略為不滿的是珍妮花嘉納那條支線,她的角色有著三重身份。醫生的角色成為病人利益與醫療體制的磨心,她作的最後抉擇仍離不開通俗劇的俗套;身為 Rayon 的朋友這事實只是輕輕帶過,沒有好好加以利用,可惜;還好與麥康納希的關係處理流暢,由醫生與病人,到友誼以上,愛情以下的密友,看得舒服。珍妮花嘉納把握到角色的平凡性,並加以美化,雖沒有兩位男角般亮眼,但足以擺脫花瓶角色的可能性。

      在導演桑馬克維利兼任剪接之下,電影節奏明快。此導演的名字相對陌生,他作品不多,但遺憾地未曾觀看過。《續命梟雄》之中的導技水準平均,取材有度,篩選得宜,沒有氾濫的感性,但整體未見特色。在馬修麥康納希與謝拉力圖捨身演出之下,有觀看紀錄片的錯覺,處處為之動容。兩者金像獎奪獎的呼聲高踞不下,姑且先跟風,對兩位投下信心的一票。還看二月挾著奧斯卡之名陸續而來的強勁戲碼,才知鹿死誰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