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唐人街--Chinatown

唐人街/唐人街

0 / 0人    130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羅柏湯恩
演員: 傑克尼柯遜 費唐娜薇 約翰休斯頓 黛安賴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棟次打次

2014-02-17 07:53:45

無法逃離唐人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by 溫元聲 

 前段年月,一則著名猶太導演和小女孩的醜聞舊事又鬧得沸沸揚揚,這位拿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老人心理強大,決定直面這件事情……這位大導演個子矮小,聰慧過人,非常受女性觀眾的喜歡。哈哈,我想你已經猜到了,他就是波蘭斯基。
  當然,以上描述對伍迪艾倫也一樣適用。
  今天我想談一談波蘭斯基的《唐人街》。《唐人街》對於波蘭斯基意義非凡:這是他妻子和朋友在他家中被殘殺後他第一次回到好萊塢拍片。
  我想我們有必要從頭說起,波蘭斯基1933年出生在法國,因為排猶狂潮被迫遷居波蘭,隨後就遇到了德國入侵波蘭,於是一家三口被抓進三個不同的集中營,母親死於奧斯維辛,而小波蘭斯基僥倖逃脫,一個波蘭農夫保護他直到二戰結束。後來他學習電影,作為導演年少成名,發展到好萊塢,因為《魔鬼聖嬰》名利雙收。他娶了一位著名演員為妻,這位懷著他孩子的美麗女子和他一起住進了貝弗利山莊的豪宅。一切都感覺太美好了。
  確實是因為太美好了,他們一家被一個叫曼森家族的極端民族主義殺人組織盯上了。這個組織相信不久的將來會爆發一場種族戰爭,而他們犯下的謀殺案將會加速這場戰爭的到來。春風得意的猶太導演是再合適不過的目標。1969年8月9日,一夥人闖入了波蘭斯基的豪宅,殘忍地殺死了四個成年人以及波蘭斯基妻子肚中八個月大的嬰兒。而波蘭斯基,恰好不在美國。
  之後波蘭斯基離開了美國,一走就是五年。多年後他曾多次聲稱一生最後悔的事情就是那天晚上沒有陪在妻子身邊。加州水戰(California Water Wars)
  五年後他回到這片是非之地,拍攝了《唐人街》。這個題目就很奇崛,因為唐人街只在電影結尾出現了一下。而這個故事也與唐人街關係不大,這個故事基於一個洛杉磯的真實故事:「加州水戰」(California Water Wars)。這是一項政府陰謀,官員與商人勾結,利用加州缺水的危機,炒高私入土地的價格,中飽私囊。電影就是說一個偵探奉命調查一個桃色事件,繼而走入一樁命案,繼而走進「加州水戰」的黑幕。在此過程中,偵探愛上了女主角,死者的妻子,而她也與這樁陰謀有著微妙的聯繫。整個故事紛繁無比,明線暗線都有很多虛虛實實的陷阱,懸念叢生,這裡無意劇透按下不表。
  與《唐人街》稱得上聯繫的有以下幾點:1.女主角的傭人都是華人。2.結局發生在唐人街。3.偵探以前是唐人街的片警。由於厭惡了那裡決定辭職,不願再回去4.一個關於中國人的笑話。
  這個笑話是電影的關鍵。當主角和路人甲開玩笑說起當人厭倦自己的妻子時該怎麼辦,路人乙說道,你應該學學中國人。「當中國人開始厭倦自己妻子的時候,他們會先靜一靜,讀讀孔夫子的書,然後繼續生活。又開始厭倦之後再停下來,然後再繼續,然後再厭倦…他們會再繼續、再厭倦,然後他們會走到屋外,凝視一會月亮,或者做一些諸如此類的事情,讓當下的生活變得好些…」
  這個笑話其實是一個葷笑話。一個關於「進去-出來」的葷笑話。當男主角狂笑著複述這一段時,他自己也覺得非常逗樂,在他看來厭倦了什麼逃離就是了。就像他逃離唐人街一樣。
  男女主角有過一段對話,女人問他為何離開唐人街。他說他厭倦了那裡。女人問他是不是和一個女人有關?男主角答道我並不想拖累他們。
  在本片的敘述中我們隱約可以看到唐人街似乎是一個法外之地,主角對於之前的工作一直不願提前,就像一段污點與灰暗的過去。而關於劇本的產生也有這樣的說法:據說有一天,編劇和一位警察閒聊,這位警察在唐人街工作,問他每天工作都幹些什麼,警察說我們什麼都不幹,編劇大惑不解,但是警察解釋說這是上頭下達的命令,「他們(中國人)的文化和我們相差太遠了,有時候我們出手辦事的話,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制止犯罪還是在協助犯罪,所以乾脆不過問」,羅伯特唐納德一聽,覺得這是個絕佳的象徵物,就將之編入了劇本中。
  正因為此,我們可以想見唐人街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一定沉積了很多見不得人的犯罪活動。而我們似乎也可以看到男主角以前在唐人街做警察的時候的境遇,目睹犯罪而無能為力的困頓。這自然是自負的男主角不能接受的命運,所以他選擇做私家偵探,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再不願回到唐人街,忍受這一切。
  唐人街似乎是一個人不願回首的過去,是無法掌控自我命運拖累愛人之所在。因此仔細回味那個關於中國人的笑話,我想主人公就不會覺得這麼好笑了,事實上是他自己隨著劇情發展也再笑不出來了。
  影片的最後他還是回到了唐人街,目睹心愛的女主角在大街上被警察爆頭。當他想做點什麼的時候旁人拉走了他:「Hey, it’s Chinatown.」終於他還是回了唐人街,拖累了他心愛的女人。
  影片中波蘭斯基也出演了一個角色,一個反面角色,他用匕首割開了偵探的鼻子,這個場面動作簡潔,但氣氛非常暴力。
  1969年的那場命案中,曼森家族在別墅門上用女主人的血寫下了一個單詞:「PIG」。而我想波蘭斯基選擇這個劇本並且將原本的大團圓結局改成悲劇是有用意的。
  我覺得「唐人街」這個意象還有一個基本的面相就是「種族主義」,中國人和猶太人在被歧視和被厭憎的情況上是有相似的境遇的,而波蘭斯基對此大概也是心有慼慼然的。
  「唐人街」對於波蘭斯基來說,我想可能也像徵著無法掌控自我命運拖累愛人之所在。這在二戰中,在1969年的命案中都是成立的。可能波蘭斯基以為自己逃過了童年時屠殺猶太人的狂潮之後,可以獲得安寧,可以永遠不必回去。但是種族主義和暴力依然再次找上了他。而這命運的安排對於本來春風得意的他來說無疑是個重大的摧毀。
  這樣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電影指向的似乎是一片命運的泥潭,一旦有了求生的願望,就離死亡不遠了。
  
  王奇:劇本真是非常完美,本以為是部類型電影,卻沒有想到會如此黑暗。
  邵棟:最近看了他的《穿裘皮的維納斯》,一個關於戲中戲中戲的故事,非常奇特:導演和女演員排一出《穿裘皮的維納斯》的話劇,這部話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小說中男主角也寫了一首長詩叫做《穿裘皮的維納斯》,小說中人物就詩歌內容的交流,話劇演員的交流,戲外現實人物的交流都有著復調的色彩。更要命的是,這部電影本身就借鑑了一些話劇的手法,自己似乎就是電影化的戲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