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最愛[1986]--Passion [1986]

最爱/Passion

6.7 / 123人    Canada:100分鐘

導演: 張艾嘉
編劇: 張艾嘉
演員: 張艾嘉 林子祥 繆騫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林希曦

2014-02-18 06:58:01

人們講的最好的,永遠都是自己的故事——《最愛》


一直覺得繆騫人不好看,線條冷硬,用錢鍾書的話來說「如方頭鋼筆劃成的」,不知怎麼會去演了白流蘇。不過在這部《最愛》裡倒是很適合,我原本也不覺得張艾嘉是美女,被繆騫人一襯,倒是襯得張艾嘉很有幾分美貌靈氣。

繆騫人在《女人心》裡,頗有知性沉靜的氣質,到了《最愛》這裡,成了一個平庸的年輕女子,與張艾嘉一比高下立現——可見演技是好的。張艾嘉可算是本色演出——一貫的文藝女青年的樣子,一顰一笑都是有內容的。

林子祥與張艾嘉初相遇這一段,三言兩語,都是正常交談,沒一句出格的,可是眼神對視微笑相對,明明白白地告訴觀眾:已有情況發生。
影視劇里拍一見鍾情,最俗爛的就是一方面部特寫定格另一方眼神迷濛表情花痴,而張艾嘉的這一段,是標準的文藝女青年心目中的一見鍾情,文字版可見瓊瑤小說和亦舒小說——雖然二者格調不同,本質一致,都是要表現在初相識時就立刻心靈碰撞擦出火花,其精義可用三字形容:你懂我。

林子祥和張艾嘉,每一次見面,所有的表情眼神身體語言……都在渲染一件事:愛情。而且是以心靈為基點的,精神契合的愛情。而林子祥和繆騫人之間,表現的就是:她不懂得他不了解他,她要嫁給他只是出於世俗的衡量:他是個合條件的好丈夫。

張艾嘉不惜一切地爭取,繆騫人不惜一切地抓緊——張艾嘉送出去的那個雙面娃娃,繆騫人偽造的那張卡片。在那一刻,她們都盡了力,堅定果決,在友誼和所求間做出了取捨。張艾嘉和繆騫人,她們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無論是文藝的她,還是俗世的她;無論是追求愛情,還是護衛利益。

而林子祥,卻拖拖拉拉,猶豫難決。他也想選擇張艾嘉,可是面對繆騫人他卻開不了口;他不甘心婚姻大事由別人做主,最終卻還是勉為其難的接受了安排。
他缺乏勇氣,沒有決斷。他最大的勇氣,不過是偷偷地約會一次張艾嘉,時限兩小時,匆匆忙忙乾柴烈火地上了一次床。
上床前,他對張艾嘉說:「我回去馬上對阿明說清楚」;上床後——沒有然後了。
然後,就是他和繆騫人的婚禮。

在感情處理上,女人往往比男人更有勇氣和決斷。男人往往喜歡逃避,然後就隨波逐流地取easy模式——也許是因為感情在他們生命中的比重相對要輕一些,於是就懶得花那麼大心力來處理那樣繁難的事;亦或許是因為感情對於他們來說,能量不夠,無法支持他們堅持到底。
女人往往幾乎是把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到了感情處理上,而男人用來支持情感的能量,往往只夠堅持到他們上完床。

當然,上完床之後,他也還是想著她的。雖然他依然還是和繆騫人結了婚,雖然他和繆騫人相擁而臥款款而談很是溫情的樣子,他心裡必定還是想著她的。
當然不會是時時刻刻的想。偶然想一想,有那麼一點憾恨,也好當是一種缺憾美。

聽到張艾嘉婚訊的時候他還是失態了。他砰地一聲關上門,她憤憤然收拾箱子要出走——然而到最後還是沉默著一起擦車當發洩。這個時候,他們倆倒是有了一點心照不宣。
隱忍,是他和她都要付出的代價。

隱忍其實很難熬。
他看著張艾嘉,求而不得是一件不好受的事,他大概沒有再真正開心過;她看著張艾嘉,一件秘密放在心裡幾十年一定也很不好受。
不過那個時代的男女,都是忍功一流。也許是因為從來沒有輕鬆自由過,忍啊忍的就忍慣了。

影片的主題一是愛情,一是友情,兩者衝突糾纏,艱險重重地維持了幾十年。她和她,小時親密無間,成年後彼此背叛,重逢後溫情相處——其間多少真,多少假,多少的隱忍不發,多少的眷戀難捨?
我不喜歡這樣曖昧難言的閨蜜情。

我喜歡明明白白的,清清楚楚的,乾脆俐落的。無論是誰背叛了誰——你要追求你的愛情,我要維護我的所有,沒有誰對誰錯,就當緣份已盡,那麼,就讓我們從此結束永不相見。
當我沒有真正原諒的時候,我不假裝寬容;當我不能真正釋然的時候,我也不假裝豁達。
——所以我活該沒有閨蜜。

《最愛》是張艾嘉第一部導演的電影,據說也是張艾嘉的夫子自道。現實裡的張艾嘉,和影片中的芸芸一樣,愛上好友的老公,生下情人的孩子。只不過,張艾嘉比芸芸更有勇氣更有行動力,所以她最後得到了她想要的。
當然,電影不能那樣拍,電影必需要顧及大眾的道德觀。不過對張艾嘉來說,也許影片的結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這部電影裡,那樣真實細膩地了表現出了愛和掙扎,背叛和愧疚,失落和隱忍……
人們講的最好的,永遠都是自己的故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