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出生了,但--Otona no miru ehon - Umarete wa mita kered

我出生了,但……/生来第一次看到/生来才遇到

8 / 3,980人    100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伏見晁
演員: 齋藤達雄 吉川滿子 菅原秀雄 突貫小僧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少女哪啥

2014-02-18 23:30:58

很輕的電影,很重的人生


        侯孝賢在《重新再看小津安二郎》里提到:「我們看的是小津的默片《我出生了,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小津電影,很喜歡。」《我出生了,但……》是一部小津早期的以孩子、家庭為題材的默片,上映於1932年6月。

       電影以初入城郊擔任小職員一家的成人和兩個年幼的男孩為主角,以大人與小孩世界各自上演不同的權力遊戲為線索,關注城郊小市民的喜怒哀樂。影片選取了男孩大鬧、逃課、玩九連環、偷鳥蛋、看電影、與父親衝突、絕食抗議等故事片段,細膩刻畫父子之間、朋友之間、下屬與上級之間微妙的人際關係。以生活化的小事透視社會常態,以喜劇的手法影射傷感的悲劇主題。

       在電影拍攝手法上已微微透露出小津電影獨一無二的特點:單純的人物關係與故事情節設置;畫面上追求一種明確的古典的形式美;舒緩平和的人物動作;疏離的情景氛圍;尚未完全形成的不移動的固定鏡頭,以及腰位拍攝的平行視角;出神入化的漫無止境的長鏡頭;以切的方式實現時空轉換;背景音樂是清爽明快的鋼琴樂加美式管絃樂。如果想研究小津大師在怎樣誕生的,從這部作品中似乎就已初見端倪。

       影片中出現的很多意象都十分值得玩味。譬如:那一次次呼嘯而過的有軌電車,恰恰像徵著這個迅電流光勢不可擋的時代。那一件件隨風而動的衣衫,恰恰像徵著任人擺佈不得脫身的人生。那一個九連環遊戲恰恰像徵著那一個個小圈試圖逃出大圈的封鎖看似簡單實則徒勞。

       影片的很多畫面也都值得細細品味。比如:兩個男孩憤怒地離開父親老闆家,兩個小小的身影隱沒在濃濃的夜色當中的畫面。還有影片中時時出現的兩個男孩與一群男孩對立而形成的疏離與緊密,鬆緊結合,張弛有度的畫面。難怪有人八卦此片的美術與小津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了,這樣的電影畫面簡直是一幅幅精巧的寫意畫,那種淡淡的古典美呼之欲出。

       看上去是很輕很輕的電影畫面,描寫著一段有一段或幽默或詼諧的生活瑣事,撐到結尾卻是讓人看到很重很重的人生,看到為了生存所必須存在的等級制度與等級制度下弱者的平庸與無奈。那一場精彩的父子爭吵的戲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葉聖陶先生那一篇《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石像最終的倒塌,想起孫燕姿在歌裡唱過的那一句:是否成人世界的背後總有殘缺。

       永遠的安詳,永遠的深藏不露,永遠的微笑的面孔,永遠的骨子裡的深沉,永遠的一脈相承的主題,似乎就是小津安二郎作品共有的特點了,《我出生了,但……》也不例外。

       「斑馬是黑底白紋還是白底黑紋?」這樣看似無聊的想法,據說都是小孩子兒童時期經常冒出來的想法,可是我現在還是會常常冒出這樣的想法來,怪不得母上大人說我是逆生長了。我今天冒出的想法是:如果申辦冬奧會的城市那一年沒有下雪怎麼辦?越想越上火,可真是愁死人了。

——————不負責任的分割線——————
這是一部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電影作品,雖不適合哈哈黨,但誠意推薦,包你看過不會後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