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機器戰警--RoboCop

机械战警/铁甲威龙(港)/新版铁甲威龙

6.1 / 241,394人    117分鐘

導演: 荷西‧派迪夏
編劇: Joshua Zetumer
演員: 喬爾金納曼 蓋瑞歐德曼 米高基頓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ig Who

2014-03-02 20:40:59

《機械戰警》:一個腦殘公關的意外死亡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本文系原創,原文已發佈於雷鋒網:http://www.leiphone.com/suckprinrobocop.html

歷史一次又一次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不要和爆米花電影較真,這樣傷身體。

我們對那些人物性格支離破碎、行為匪夷所思、價值觀不堪入目、反派智商捉急、主角刀槍不入、子彈總打不完的情況應該表示理解和寬容,畢竟電影不是生活,沒必要讓人回憶起生活中的不自在。

當然,作為觀眾,偶爾還是希望能獲得一點智商優越感的。

《機械戰警》這部電影在繁星般紛繁的科幻動作片中並不算弱智,稱得上是一部佳作。雖然想說的很多,不過本文不是影評,雷鋒網也不是豆瓣,筆者在這裡主要想直抒一下胸臆,深入地批評片中 OmniCorp 這家公司。

我想說:

親愛的 OmniCorp,作為一家牛逼的科技公司,作為一家在一個人身上花得起 26 億美刀的土豪公司,你們的 PR 是保潔阿姨教的嗎?

劇情梗概

此為劇透:

片中,善於製作高達,哦不,是武裝機器人的 OmniCorp 在做市場拓展的時候遇到一個嚴峻的問題——因為政策原因,自家的產品只能雄霸亞非拉友人的市場,無法進入自家大門。

而調查表明,國內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

政策問題可以逾越,在打通關節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刺兒頭。這廝拉幫結派,煽動民眾情緒,試圖頒布一項禁止在美國境內使用機器人替代警察叔叔的法案。

反對派的核心論點是:機器人沒有感情,無法科學、理性(且感性)地判斷、解決問題。

OmniCorp 想到了一個取巧的辦法,將活人裝進機器人裡。遂找到男主,故事開始。

因為技術過於前沿,外包團隊毫無經驗,因此突發事故頻頻出現。不久後男主由於無法克服心理陰影,瀕臨掛掉。為解決此問題,老闆要求外包公司的技術頭頭剝奪男主人性的一面,腐蝕他的靈魂,讓男主由機器與人徹底變成機器人。

反對派被打消了氣焰,民眾也很開心,眼看著法案通過了,男主的老婆孩子不高興了。他們需要找回自己的親人,遂藉助媒體的力量向公司施壓。

聰明的老闆靈機一動,決定幹掉男主,謊稱事故使然,平息這一陣風波。還冒出了一句看起來非常有哲理但是愚蠢至極的話:什麼比英雄更可貴?死去的英雄。

然後幹掉男主未遂,反被一槍了結性命,呵呵。

nobody

也許連保潔阿姨都會做的比你好

撇開孰對孰錯這個問題不談,單看 OmniCorp 的公關策略,實在是愚蠢地讓人憂鬱。

公司 CEO 在片中主要做了以下幾個關鍵決策:

把男主放進機器人裡;
因為男主心理崩潰,決定徹底消除男主的個人感情;
迫於男主老婆的壓力,決定幹掉男主;
男主追殺過來後,試圖以男主的妻兒為人質。
以上決策,除了第三個雖然可以避免但實屬迫於無奈外,個個堪稱喪心病狂之典範。也許是覺得本片應該有一個大反派,於是本來很睿智、很愛國、很有責任心的 CEO 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壞人。

他錯哪了?

不急,先找對問題:看起來禁止法案是問題的癥結,因此似乎只要讓這個法案通不過就行了。

實則不然,一方面是法案一次通不過,以後可能再次出現類似法案;另一方面是就算法案通不過,民眾若是不接受也枉然。因此,民眾的不理解、不接受才是核心問題,反對派也恰恰是在利用的這一點宣傳自己的陰謀。

市民為何可能會接受不了?因為前文提到的一個問題難以得到回答——機器人沒有感情,無法科學、理性(且感性)地判斷、解決問題。當雙方對峙的時候,OmniCorp 的代表面對這個問題就這麼愣住了。

如何解決民眾不信任機器的問題?於是他找來男主,把它塞進機器里,花了幾十億。

何必呢?

因為第一個決定,該公司將自己逼進了兩難境地——是要維持人性犧牲性能,還是追求性能犧牲人性。隨後出現了技術問題:在最佳化性能的時候已經犧牲了男主的部份自我意識,之後又遭受了突發性的心理崩潰,導致 CEO 只能完全消除主角的靈魂。

因為上一個決定,該公司陷入了另一個兩難——是要保持靈魂重頭再來,還是消除意識勉強過關。再然後,男主老婆搗亂,CEO 實在沒想法了就突發奇想欲幹掉男主,成功羽化成為大反派。

幾番困境,其實都是可以被避免的。

lay

保潔阿姨可能會這麼做

1. 破除民眾對「機器人沒感情」問題的反感。

既然反對派選擇用找極端情況的方式來攻擊(無法在某些情況下用『人性』解決問題),咱們也可以用極端的方法回應——找反例,並大肆宣傳之即可。如某警察因為心軟放走了某人,結果損失慘重;某警察在戰鬥中體力不支,面對一幫悍匪最終成為馬蜂窩;某警察親屬犯罪,警察夾在中間不知所措讓人憔悴……

例子不能再多了。

2. 在把男主塞進機器之後,再次破除民眾對「機器人沒感情」問題的反感。

利用男主心理崩潰的事件,對機器與人性無法共存的事實加以炒作,甚至在消除男主個人意識之前就可以利用其心理所受之影響換取民眾的同情,當然要是出點事就更好了(只考慮可行性,不代表本人意願);

3. 消除男主個人意識之前,依然還是在破除民眾對「機器人沒感情」問題的反感。

其實,後面的矛盾本質上是變為機器的男主和其夫人之間的矛盾,而不是老婆和公司之間的矛盾。此時公司完全可以轉化矛盾,撒手不管,給男主充分的自由,讓這一對夫妻開始生活不和諧,此時的公司則可以變成一個心胸寬廣的家。

此時蛋疼的是這一對夫妻:妻子擔心丈夫沒有人性,卻也無法解決即便丈夫有了人性也不能完全算一個人的問題;丈夫愛妻子,卻肩背仇恨和責任,如果繼續受家庭的牽絆,也許會讓自己和公司的努力白費。無論結論如何,這段掙扎本身就是一個可以拿來炒作的故事。

有些話,藉助男主妻子的嘴巴說出來,效果會更好。

4. 如何對付不爽的老婆

如果上一條的方法能夠得到貫徹,則根本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公司和這個家庭之間完全可以坦誠溝通,結果無論如何,至少可以給外界傳達一個信號:你們擔心的問題,我在努力解決。結果無非是方法奏效、人人笑哈哈,或者方法無效,我還有機器人任君選擇這兩種情況。

「一旦方法無效,並不一定是我們做不了,也許是這條路本來就走不通。」

如果這個觀念能夠得到很好地傳播,那麼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

最後

男主就是一款產品,是一款優秀的、革命性的產品,卻被愚蠢的 PR 害得很慘。一個優秀的 PR 也許不能帶領公司騰飛,但一個愚蠢的 PR 絕對有實力幹掉一家公司。

希望此事件能夠給各位硬件創業者敲響警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