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二十四隻眼睛--TWENTY-FOUR EYES

二十四只眼睛/24只眼睛/Twenty-FourEyes

8 / 2,900人    156分鐘 | USA:116分鐘 (cut)

導演: 木下惠介
編劇: 木下惠介 壺井榮
演員: 高峰秀子 田村高廣 笠智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eburay

2014-03-13 19:28:02

戰爭


首先,電影給我最大的印像是音樂非常動聽。不僅是配樂,還有裡面的日本民歌,孩子們唱的兒歌,這些都是非常打動我的因素。

一直以為在中日戰爭中,中國是唯一的受害者。看完這部影片,逐漸明白其實在百姓中,並沒有人會渴望戰爭的到來。一切只是政治的遊戲在作祟,政治在玩弄著這些無辜的生命,可惡的政治。

戰爭年代的教育總是顯得尤為珍貴。戰爭其實也是一代人復興的機會。孩子們會更加珍惜教育的機會,會更加努力的拼勁一切去奮鬥。現在我們可能是生活的太安逸了,沒有體驗過艱辛的人很難珍惜到手的幸福。但是,戰爭絕對不是好事。想起了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大,在那一所學校里,走出了多少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因為經歷了戰爭的痛,所以更加拼盡一切地去獻身於自己的事業。

影片中12個孩子,最後活下來的只有四個人。三個女孩子,唯一的一個男孩子也是雙目失明,僥倖撿回一條命。「四」在日語中和「死」是諧音,這可能也暗示著,戰爭中留下的東西只有死亡。貧窮、戰爭這兩朵烏雲沉沉的壓在他們頭上,死的死,傷的傷。作為他們的老師,片中的「我」看到自己的學生一個個死於戰爭,對教育失去了信心。但是多年後,再次重執教鞭,這也昭示未來的教育還是有希望的吧。

電影很長,而我所記得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帶著孩子們在河邊唱著小火車兒歌的那一幕,如果初級教育都能還原成如此質樸的方式就好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