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名媛教育--An Education

成长教育/少女失乐园(港)/名媛教育(台)

7.2 / 138,731人    100分鐘

導演: 瓏雪兒菲格
編劇: 尼克宏比
演員: 凱莉墨里根 艾爾菲摩里納 彼得賽斯嘉 多明尼克庫柏 羅莎蒙派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nnieDB

2014-03-21 19:55:11

《An Education》觀後小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前幾天又把《An Education》翻出來看了一遍,然後當天晚上就夢到自己回到了校園時代。畢業之後我經常會夢到讀書的時候,似乎是有些懷念,或者遺憾。我覺得自己應該是蠻喜歡學習的,至少完全不會覺得它是辛苦的,只可惜惰性太難克服,後來都沒有好好學習,現在最大的感覺是可惜。
  09年的片子,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應該是在11年,到現在差不多看了有六、七遍。雖然這部影片並不是十分隱晦難懂,但看了這麼多遍每次的體會還是不盡相同。最開始看的時候可能聯想到了自己的一些經歷,所以糾結的更多的是Jenny如何迷戀上大叔David的感情部份,那時候每次看完總有一種「誰沒愛上過幾個人渣」的宣洩情緒,所以這部影片經常被我拿來作敲警鐘或是潑自己冷水之用。現在的心境比起當時肯定是要成熟些了,對其的感受也更為通篇全面,就像現在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已經不只是沉淪在兒女情長的年紀了。
  本片根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Lynn Barber的回憶錄改編。這是Lynn Barber本人的真實故事,她就是曾經在英國倫敦郊區(其實就是Surrey)讀重點中學(Grammar School),拿出色成績,一心要進牛津讀英文的16歲漂亮女學生。她和大叔之間的故事,大叔的職業,大叔的朋友們(Danny和Helen),大叔有妻子,包括大叔的姓(Goldman)都一點不假。
  然而從Lynn Barber自己的回憶看來,有些事實,電影裡沒有寫:她並不愛他,她從未愛過他,她愛的是他給他帶來的教育:上等餐廳,藝術,古玩,收藏品,古典音樂。從某種程度上,她用自己的時間,青春,和貞潔換來了眼界。她可以一邊冷冰冰地做他的女朋友,享受他帶給她的生活,對他可疑的背景不聞不問,直到他愛她到向她求婚;同時,讀她的書,考她的試,拿到可以輕鬆進牛津的好成績。
  比起故事原型,我其實更喜歡影片的浪漫色彩,我更願意相信Jenny其實對David確實是產生了愛慕之情的。雖然這可能會讓你覺得我幼稚,但我仍願這麼相信。
  好吧,接下來就請容許我通過影片中四句台詞來談談我對此片的一點淺薄之見。


【一】
——Silly schoolgirls are always getting seduced by glamorous older men.

  在一個大雨天,Jenny站在校門口正在煩惱該怎麼回家,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對於沒有準備傘的她顯然來得很不是時候,特別是當她還得背著她那把笨重的大提琴的時候。就在這時,一輛豪華跑車在她旁邊停了下來,車窗搖下來,一個中年男人探出頭來,他說他認為只要她是個有常識的人應該就不會隨便搭陌生人的車,但是他很心疼她的大提琴淋雨,並請求載她的大提琴,說她可以跟著車在車下走。大叔果真是大叔,連搭訕方式都如此圓滑,明明是油腔滑調小姑娘們卻也樂於接受。所以在兩分鐘之後Jenny主動提出是不是可以和她的大提琴一起坐車。
  David就這樣華麗麗的出現在了Jenny的生活中。看出她文藝,就帶她去聽了一場古典音樂會;猜到她喜歡藝術品,就帶她參加拍賣會,並且讓她享受親自用高價拍到自己一度喜歡的藝術品的成就感;出入於各種高檔餐廳、酒吧,賭馬場;甚至她想去巴黎了,David也能輕鬆搞定她父母一趟飛機就直奔巴黎,那樣輕而易舉的就圓了她夢寐以求的巴黎夢。
  Jenny說,在遇見David之前,她的生活簡直無聊透頂。就像所有普通學生一樣,千篇一律的兩點一線,家裡學校家裡學校,永遠做不完的練習題和整天督促學習的嘮叨老爸。偶爾出現一兩個同齡的追求者,卻讓人覺得笨拙,本來女生就要比男生早熟,在有了大叔的比較之後,這些毛頭小伙更是顯得幼稚。之前也沒覺得這樣的日子哪裡有問題,可是自從認識了大叔之後,過過了那些燈紅酒綠的生活,便開始覺得從前的日子都是黑白的。
  大叔們總是成熟的,懂女孩們的,風流倜儻卻又溫文爾雅的,所以我分明看見Jenny面對David時候的臉紅心跳。
  這樣閱歷豐富的David,在某一天卻也會慌張地從後備箱裡翻出一枚戒指跪在Jenny面前青澀緊張的對她說,嫁給我吧。
  似乎一起都順理成章了,故事到這裡真的是美滿的。如果這是最後結局的話。


【二】
——I feel old, but not very wise.

  正如你所擔心的,那並不是最後的結局。幸福在Jenny撞見了真相的那一刻中道而止,這樣成功多金還善解人意的大叔果真不可能那麼剛好還是單身的鑽石王老五。
  前面光顧著敘述Jenny是如何墜入愛河的了,沒有提及她學業的那個部份。正如同她自己,一股腦陷入愛裡面而疏忽了自己的學業。
  其實Jenny也不只是個漂亮的小女人,在她沒主動放棄學業之前她還是一個成績優異老師重視的優等生。在遇見David之前她的目標一直是牛津,並且她的每一步都務實精準的踏在通往她的目的地的道路上。可惜遇見了David之後,選擇了愛情,放棄了學業,以為終於要收穫幸福的時候卻又遭受當頭一棒。
  「I feel old, but not very wise.」 Jenny說這話的時候正回頭看,每次看到這個鏡頭我總覺得就她好像正回過頭看著自己的過往。
  我覺得這句話也剛好說出了我現在的情境,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好像自己的青春突然就結束了,自覺滄桑,但還不夠聰明。


【三】
——The life I want, there's no shortcut.

  還好這不是一個無知少女被劈腿大叔欺騙拋棄然後傷心欲絕的爛俗故事,主人公Jenny聰明白立,在看清真相之後她並沒有萎靡不振,很快便振作了起來。雖然繞了點彎路,但好在一開始計劃中的彼岸她最終還是到達了。
  我覺得「The life I want」是貫穿整部影片的線索,Jenny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牛津、和David結婚,其實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過上好日子。這裡的「好」,很大部份應該是指「寬裕」。
  所以嚴格說來,當時Jenny放棄了學業也並不完全是因為愛情吧。是她當時覺得,David同樣能讓她過上她想要的生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那為什麼還用枯燥的學習?
  只是當最後幻滅的時候,她才幡然領悟,想要的生活,沒有捷徑。靠自己總是要比靠他人來得主動。


【四】
——All my life I』ve been scared, I didn』t want you to be scared.

  整部影片賺了我眼淚的地方就只有這了。當這一家三口的美夢破滅了之後,Jenny責怪她的父母,愚蠢的女學生總是被迷人的老男人所迷惑,當時你們在哪裡呢,之前口口聲聲要我考牛津的你們當時怎麼又把我推向那個身世模糊的老男人那裡去了?
  Jenny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爸爸拿著茶點站在門外。平日裡嘮叨、教條的一直試圖給自己塑造偉岸形象的爸爸,此時突然軟下來,他說,我這一生都在感到恐懼,我不想讓你也感到恐懼。Jenny的爸爸說這就是他希望Jenny考牛津的原因,但是我覺得,這恰恰也正是他後來又同意她放棄牛津與David結婚的原因。
  就像影片的開頭,爸爸讓Jenny可以不用再練大提琴了,「愛好」是不用花費精力去練習的,只要以後在牛津大學面試時間到有什麼興趣愛好的時候可以回答「大提琴」也不算說謊這樣就夠了。所以同樣的道理,「牛津」也並不是最終目的,只是可以讓Jenny達到最終目的——過上好日子的一個途徑,當David出現後,大家發現他同樣可以帶她到達那個目的地,而且更快更便捷,何樂而不為?
  或許你會指責這樣的父母,甚至故事的原型Lynn Barber在原著中也提到,她感到最大的傷害,是來自她的父母:十幾年辛辛苦苦培養她上牛津,教育她要自立有智慧等等,有錢人一出現,就立刻忘了所有大道理,把女兒推向他的懷抱。
  可是我卻能理解,Jenny父母的做法,甚至能體諒他們的苦衷。天下父母大多如此,只是想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點,特別是當自己苦怕了的時候。雖然這看起來庸俗、現實,佛學曾提及,看一種行為的善惡應當看其最根本目的,這裡也是一樣的道理罷。


【題外話】
配樂《Sous le ciel de Paris》

  特別喜歡影片中Jenny跟著哼唱的那首法語歌曲《Sous le ciel de Paris》,只可惜完全不懂其義,如果是英文還能聽懂一點。所以我喜歡的,應該是它的曲調,總感覺這歌很形象,她好像能把你帶入一種意境——慵懶的,浪漫的。
  又想起劇中Jenny跟著哼唱的片段。她躺在地毯上,傍晚的餘暉透過玻璃窗,在她灰色的毛線衫上印出網格柵欄的形狀。她雙手枕著頭,閉上眼,鬆掉學生布鞋的後跟,跟著她最喜愛的法國歌曲哼唱著,搖著頭、擺著腳尖。一切回到最初,她剛遇見David的時候,愛情最初的樣子都是那樣,甜蜜的曖昧的。如果不去計較最後的結局,至少曾經也這樣美好過。或許我們最終都要變成家庭主婦,難逃黃臉婆的命運,但女生還是應該有過浪漫情懷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