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泣血四月--Sometimes in April

四月的某时/泣血四月

7.8 / 6,043人    140分鐘

導演: 拉烏爾佩克
編劇: 拉烏爾佩克
演員: 諾亞艾莫瑞奇 黛博拉溫姬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布萊克路透斯

2014-03-23 00:47:18

當個人被群體吞噬,人性也就消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看過《盧安達飯店》後,我才看了這部《四月的某時》。相比《盧》講的是一個酒店經理的英勇壯舉,《四》更多呈現了大屠殺的真實畫面。在大屠殺中,胡圖族的屠夫們,揮舞著砍刀(有趣的是兩部電影中都提到砍刀是從中國購買的)砍向手無寸鐵的同胞,已經完全喪失了人性。
       在此就我所看勒龐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談談關於「群體」在大屠殺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群體的情感和道德觀」一章中,勒龐有如下觀點:群體是衝動的、易變的、急躁的;群體易受暗示並輕信;群體的情緒誇張和單純;群體專橫、偏執、保守。以上幾乎都能在盧安達大屠殺中得到印證。
       「它(群體)幾乎完全受著無意識動機的支配,他的行為主要不是受大腦,而是受脊髓神經的影響。在這個方面,群體跟原始人很相似。······孤立的個人具有主宰自己反應行為的能力,群體則缺乏這種能力。」 或許這是群體衝動、興奮的內在原因,除此之外,勒龐也有談到實質性的原因。比起個人,群體在數量上的巨大力量使其感到自己勢不可擋。個人在群體中時,會將自己融人群體,將群體的力量當作自己的力量。一個人不可能殺光「叛國者」、「蟑螂」,而對於無數手持砍刀的胡圖族民兵而言,阻礙會被輕易摧毀。
        群體具有共同的感情傾向,暗示會在傳播中進入每個個體,並被當作被群體接受接受而接受。群體以形象來思維,而形像是毫無邏輯的,進而會誕生更多好糊邏輯的形象。事件在群體中的傳播因此會產生很多曲解,進而更容易得到群體的信任。在盧安達大屠殺中,廣播媒介完全被極端主義者利用,煽動群體。群體本就容易受到暗示,何況是這樣一個急躁的群體受到了赤裸裸地煽動。
        群體中的個人已經不會理性地看待和分析事情,從眾心理讓他們變得和原始人一樣。這樣一來,群體的情緒也變得簡單而誇張,完全不會懷疑,從而陷入極端。「心生厭惡或有反對意見,如果發生在孤立的個人身上不會有什麼力量,若是群體中的個人,就會立即變成勃然大怒。」 每一個手持砍刀的胡圖族人,在大屠殺開始後已經不會去思考這場屠殺的意義,他們被誇張的群體情緒所驅使而施暴。群體的狂暴更會因為個人責任感的消失而強化,得知自己不會被懲罰會使群體中的個人得到一種附加的力量,即使平時軟弱的人也會變得瘋狂。
        「我們從原始時代繼承了野蠻和破壞性的本能,它蟄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孤立的個人在生活滿足這種本能是很危險的,但是當他加入一個不負責人的群體時,因為很清楚不會受到懲罰,他便會徹底放縱這種本能。」 與其說大屠殺中個人人性缺失,不如說是群體中個人的原始本性得到了釋放。道德約束的消失讓人聽從本性而為所欲為。
        不僅僅是盧安達大屠殺,歷史上所有滅絕人性的屠殺都是「群體」的罪過。但怎樣才能向「群體」問罪呢?這是人性的悲哀和可笑之處。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