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9 17:50:37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李安曾有無數次機會斬獲一部最佳影片的小金人,其中希望最大的即是斯卡提名的《斷背山》。然而他最後卻輸給了同屆的《撞車》,面對炫技般的精巧構思,不能在正的主題,他輸鎝理直氣壯,也輸得理所應當。
一、敘事結構
自從美國人鮑特在,《火車大劫案》上第一次嘗試了把「與此同時」的非線性敘事結構後,世界各地電影人就從未停止過更加深入的探尋。而《撞車》也是這樣一部不重視起因,不重視結局,不重視故事的完整性,多條線索齊頭並進,鋪陳開來,最後合成一股,達到頂峰。
電影的開頭是倒敘,由一場車禍開始,在「人們擦肩而過,互相碰撞從而尋找存在感」的獨白中點明題目,然後用多線索交替的形式,串著一個個關於平等與自由的故事,最後又落腳於另一場車禍表達「碰撞是無法避免的,是必經的。」然而通過如同炫技般的敘事結構既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弊端。優勢在於按照故事所要表達的核心,即「邏輯順序」而非「時間順序」進行發展,如白人警察的父親沒有受到醫治,同時黑人又遇到了警察的侮辱,這都是「衝突」的階段,並且通過強烈的對比,告訴人們一種普世價值觀:「沒有真正的對於錯,施虐者和被虐者的角色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停的轉換之間。」另一方面,當波斯裔的商人舉著槍去殺害無辜修鎖匠,同時白人警察去救一位黑人婦女,這相當於「高潮」。最終,在選擇的邊緣,他們都走向了愛與寬恕,影片的主題也再一次在不同膚色人種中得到更加深入的詮釋和理解。然而多線敘事也並非毫無缺陷,在某種程度上,影片一直試圖用更加複雜的人物關係,更多元的民族碰撞與和解來深化主題,然而這樣也容易過於全,而顯得假天空。沒有充分的細節描寫,而淪為蜻蜓點水。
二、意象化的表現
奧斯卡的最佳影片通常都青睞於在藝術成就和商業元素上都有所建樹的作品,《撞車》不僅啟用了許多著名的演員來提高他的商業號召力,同時在鏡頭語言上也是十分有藝術審美。
僅舉幾個給我深刻印象的例子。當警察試圖騷擾一位黑人婦女時,鏡頭在車框內,營造出壓抑的氣氛,而時不時掃過的如探照燈般的光線和車行駛時的抖動,都增加了緊張和不安的情緒,在人物燈光照明上,警察面部光線是從上至下,在眼眶留下陰影,看不清表情,給觀眾以陰險、狡詐的印象。在拍攝角度上,警察奮不顧身營救黑人婦女時,是一個仰視鏡頭,顯得十分高大而偉岸,同樣是這場戲,「最後一分鐘營救」時,沒有令人緊張的鼓點,反而是舒緩的音樂,這樣給人主題上的呼應「在奉獻自己的信任,承擔責任的時候,心靈被救贖了」。在槍擊修鎖匠這一段中,車的後視鏡,街道的轉彎鏡,將整個畫面分解的支離破碎,這不正是反應了男主角在仇恨和善良的拉扯中搖擺不定的內心嗎?當然,這部影片中也有許多意象,如父親給女兒的斗篷代表著愛,而飛身護住父親,讓波斯人在愛的力量下醒悟自己無止境的仇恨與殺戮。而黑人拯救了撞倒的亞洲人,一晃而過的耶穌像和手中緊拽的耶穌像都代表著愛與寬恕。
三、主題
愛與生命,自由與和平是人類永恆的話題。
「我想那種碰撞的感覺,我們只有互相碰撞,才能感覺到彼此的存在。」
很明顯,這部作品所要講述的主題就是不同民族的隔閡與摩擦,而又如何在一起,如何相互適應。在影片中,導演不斷的改變人物所處的地位,有時他們卑微有時他們高高在上。正如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事出有因。影片在討論不僅是美國,而是世界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仇視所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儘可能的避免。然而恕我直言,在影片宏大的人物關係和複雜的故事中,我沒能看出導演給出的答案。正如他的開頭和結尾,以一場車禍開始,又以一場車禍結束。人們就是在不斷的摩擦,碰撞,不斷的感受到彼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