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东京物语/东京故事/TokyoStory

8.1 / 70,224人    136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演員: 笠智眾 東山千榮子 原節子 杉村春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根甘大滋

2014-03-30 10:26:33

60年過去了,人間冷淡很難改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影片:《東京物語》 導演:小津安二郎


在看完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後,我感到了強烈的無奈與乏力,甚至不願去多想片子的內容。因此先從技術手法的幾個方面淺談我的感受吧:
美術方面:也許是由於年代關係,在黑白的影像中要想使畫面增添「色彩」只能依靠光影與道具,所以老電影的美術方面都極其精緻:制景層次分明,前後景道具自然充實,畫面飽滿而不雜亂,乾淨而不單調,美術部門用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用品將鏡頭中的畫面填充的自然而美妙,似乎多隻碗而繁,少雙筷則空。在技術先進、物資豐富的現在反倒很少能再見到這麼樸素用心的制景,多數影片的美術只會下大工夫打造道具本身,而不是讓道具和鏡頭中的光影、人物、聲音、感情有機結合在一起。
攝影與人物調度:通篇的固定機位和低視角拍攝以及時常出現的跳軸拍法都是我在看《東京物語》前沒有接觸過的。由於只看了一遍所以記不清都哪些地方是違反了「軸線原則」,只記得影片剛開始的時候就出現了跳軸的情況。之後在網路上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跳軸」是導演小津安二郎的特色之一,而且在拍《東京物語》時對跳軸的使用已經收斂許多了。固定的機位和較低的視角給我的感覺是一種日本人常有的冷靜與理性,沒有視覺上的衝擊也沒有感情上的渲染,只是平靜地敘述著故事的發展,讓劇情和情感像水一樣慢慢滲入觀眾的心底。常有的前景遮擋物以及透視與舞台式的拍法都使畫面的美感提升,並自成一派形成風格,令人印象深刻,不自覺的會對大師肅然起敬。
因為攝影機始終是固定的位置,很少用到推拉搖移等攝影運動,所以演員的站位與調度也十分考究,印象較深刻的是幾場家人們坐在一起聊天和最後兒女守在母親遺體邊的戲,畫面比例協調,人物位置關係自然而不做作。

接下來就是我不太想面對的影片內容:
片子通過極為寫實的手法講述了一對父母從家鄉滿懷希望地前往東京探望生活在都市邊緣的兒女,可到了東京後不論兒女還是孫子,都認為兩位老人的到來給自己的生活添了麻煩,甚至不加遮掩地表現出不耐煩,反倒只有守寡的兒媳表現出了子女應有的關懷與照顧。最後兩位老人失望而歸,不料母親在回家不久就得了重病撒手人寰。
可能是因為寫實主義的緣故,演員們說著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聽到過的臺詞,做著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所以影片前半部份顯得有些無味。但自從兒女真的無情到將兩位老人打發到熱海度假時,我的內心開始產生波動,並在片末母親的葬禮結束後情緒達到了頂點。片中表達的感情很複雜,有父母對孩子永恆無私的愛,也有無奈:對孩子獨立生活後的無奈,對現代人性的無奈,對社會發展趨勢的無奈。有人說是批判,在我看來這部片子不是單純的批判。因為片中的兒女也並沒什麼過份之舉,讓父母待在家裡雙方都不自在,把父母趕回老家則是大不孝,所以把父母送去熱海反倒成了上上之舉,就像當今很多孩子只能選擇把父母送去養老院度晚年。何況片中兒女得知母親病重後個個後悔不已,並立刻趕回家中看望,只是女兒的一句「你帶喪服了嗎」令人心中一顫,倍感唏噓。去年我親歷了兩位長輩的葬禮,並陪伴著一位朋友守在病重的母親身旁直至嚥氣,所以對片中母親病重並離去的情節極有感觸:小津安二郎對母親逝世的描寫中沒有哭天搶地,極為簡潔。正是這點可怕的真實與冷靜觸動了我(我覺得現實中親人離世真的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悲愴,更多的是一些現實的事項,例如簽字、準備後事等繁瑣事情),我們在平時可能很少珍惜身邊人,當失去他們時我們感到短暫的悔恨與悲痛,而失去他們後我們繼續忽視著身邊自己愛和愛自己的人。就像我們今天看了這部《東京物語》心頭一緊,難過兩天,可日後的生活還將繼續如此。(爺爺去世後我有一段時間總是擔心再次失去親人以致於夜裡會做噩夢,於是那段時間在家就對父母照顧有加,可時間長了又會恢復以前的樣子。看完影片後讓我回想起失去親人的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發現自己還是會恢復到對親人冷淡的態度。)想到這裡,影片的沉重似乎就被無限化了,其中難以改變與抗拒的現實就會像水銀一樣泄入心底,並將我拉入深淵。

其中令人五味雜陳的細節有很多,例如結尾時父親和片頭時一樣「悠然」地抽著菸袋;母親初到東京時感嘆「東京原來這麼近」,到後來回到家中感嘆「東京實在太遠了」;還有父母即使難過卻還總是可掬地說著「是啊」(父母是敏感的,他們看著我們長大,在我們嬰兒時就知道同樣的哭聲代表著是餓了還是困了。我們有時自以為是的撒謊、找理由,不是他們不懂,是不願講,甚至有時還需要站在兒女的立場幫兒女騙他們自己。)。等等這些那些的細節都會巧妙地加重了片子的氣氛,在這裡就不再一一回想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