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

盟军夺宝队/古迹卫士/古文明救兵(港)

6.1 / 141,809人    118分鐘

導演: 喬治克隆尼
編劇: 喬治克隆尼
演員: 喬治克隆尼 麥特戴蒙 比爾墨瑞 凱特布蘭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影啟緣末

2014-03-31 04:31:58

願他們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跟戰爭題材相關的電影可謂是汗牛充棟,其中既有《建國大業》一般,歌頌對祖國一篇拳拳真情的史詩,也有美國常見的表現個人愛情與親情之偉大的作品。史匹柏的《戰馬》,在戰火之中描繪出了人與馬跨越時間跨越種族的默契,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從故事結構上,《盟軍奪寶隊》絕對算不上是佳作,但是它看待戰爭的切入角度足以讓它鶴立雞群。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盟軍奪寶隊》在槍戰戲和戰爭場面上真是少的可憐。雖然片頭有很長一部份隊員們換軍裝拿槍的鏡頭,但是全片中只有過3次槍響,要知道即使是在以一匹馬為主角的《戰馬》當中,也是有幾場實打實的戰爭場面的。第一次槍響是一場烏龍,開槍的是一個小孩子,除了為了表現一群藝術家的心路歷程與掙扎,完全沒有起到渲染環境的作用。之後兩次槍戰分別有隊員犧牲,對劇情的推進起到的巨大作用,但是喬治克魯尼在處理上卻非常簡約,其中一個只有三聲槍響;另一次雖然有雙方火併,但是鏡頭立刻就切走了,寥寥幾個鏡頭之後,就交代了隊員的後事。

影片罩著戰爭的外衣,實質上還是對於藝術精神的討論。正如影片一開始幾個隊員所說的,他們不是去參展的,他們的任務是拯救藝術。以致於很多人吐槽這個片子形散神不聚,因為就戰爭而言,沒有分開跑四個城市還是單兵作戰的。也只有藝術家的藝術家氣質,可以讓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在同一個信仰的帶領下走到一起。

這樣的大咖陣容和多執行緒敘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某賣臉大片。但是與那部大業不同,片中影帝影后塑造的角色性格都還算飽滿。新晉影后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女特務雖然戲份並不多,但是其愛憎分明敢愛敢恨的個性卻讓人印象深刻。

片中三段獨白形式的書信感人至深,配合著舒緩的背景音樂,讓觀眾在戰火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與人性的溫暖。人性,我們在戰爭片中經常提到的詞彙,在這部電影裡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那就是對於藝術的追求與犧牲。當隊員們發現倉庫裡的黃金,各大將軍忙著合影的時候,他們只是在旁邊冷冷的看著,哀嘆「他們眼裡只看得到金子」。在俄軍到來之前匆忙撤離的時候,他們相互催促著撤離,但是在看到聖母像的時候,都只是喊一句「上帝啊」,然後毫不猶豫的加入到轉移藝術的隊伍里。

在影片的最後,當白髮蒼蒼的喬治克魯尼牽著自己的小孫子,站在戰友為之犧牲生命的聖母像前,毫不猶豫的說出:「是的,藝術的價值高於生命」。看慣了戰爭片中的種種感動,這一刻我還是忍不住眼眶有些濕潤。想想多少年前,米開朗基羅犧牲自己的健康與生活塑造了不朽的作品;二戰的時候,真的有這麼一群士兵一支團隊,戎馬倥傯只為了保護那些藝術家的作品,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今年,這群演員以藝術之名聚在一起,用膠片向我們傳達理應被銘記的歷史。藝術,將跨越了百年的人聯繫在一起展現在我們眼前,有些神奇不是嗎。

雖然有一些傳世精品在德軍的一把火中無法與世人相見了,但是大多數作品在他們的努力下依舊得以留存。如果真的有聖母,她一定懷抱著這些藝術家,讓他們免受即將來臨的苦難。無論是那些畫,還是那群藝術家,我只願他們能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