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圣女贞德的故事/卢贝松之圣女贞德

6.4 / 69,935人    158分鐘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演員: 蜜拉喬娃維琪 達斯汀霍夫曼 費唐娜薇 約翰馬可維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lyingchips

2014-04-14 06:21:46

黑衣人、真實和信仰


    導演刻意安排了這樣一個黑衣人來和聖女貞德對話的。在我看來,黑衣人作為理性現實的代表與宗教做著對抗,殘忍卻真實的揭露出一個又一個信仰背後的真實,就像是世俗世界的上帝一樣,用他的方式訓誡著人們什麼是真實。
    貞德被抓的同時,黑衣人也就出現了。貞德有著樸素而單純的信仰,她相信來世、相信審判,因而也對死後的世界充滿希望,可是黑衣人果斷地否定了她,將一堆荒冢展現在貞德眼前,將她拉回到現實中來;而後黑衣人讓貞德重溫了之前她看到過的「那個在夢境中出現過的人」——上帝的兩個形象,我想他無非是想告訴貞德,「這樣的臉我也可以隨時擁有」,於是貞德心中也許就開始懷疑,自己見到的面孔,是不是仍然屬於上帝,自己看到的人,還是不是那個上帝呢?單純的信仰開始動搖,她開始懷疑眼前這個黑衣人是個魔鬼,並用「撒旦」來稱呼他——她想捍衛自己的信仰;黑衣人於是開始與貞德探討起關於善惡的分辨的問題,最後赤裸裸的問道:「以上帝的偉大,他當真需要你當他的使者嗎」,讓貞德陷入無盡的徬徨當中。
    這個震撼人心的出場一度讓我產生了些許疑惑:人的宗教信仰果真如此脆弱嗎?如貞德般的虔誠信徒,難道只憑一位憑空出現的不明身份的異教徒,就這麼斷了和上帝的關係嗎。黑衣人告訴她沒有來世,她可以要求證明啊,黑衣人可以變臉成為貞德心中的上帝,貞德可以不相信這些「魔法」吧,至少黑衣人在質問她使者的問題時,貞德完全可以用一句「上帝對眾生皆平等」來反駁,至少如果我是天主教徒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我確定可以做到。後來仔細考慮了一下發現,似乎並不如我想像的那樣簡單——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是在經歷了複雜坎坷的人生之後接受了某一信仰,那麼我們大多不會輕易放棄它;而如果我們是長期單純且虔誠的擁有某一信仰,那麼反例的出現似乎就比較容易動搖我們對該信仰的信心了。貞德恰恰屬於後者,從小便與眾不同的接受且無任何原因的異常熱愛自己的信仰的她,實際上已經將自己的信仰完全依附於自身的精神之上,在她與上帝之間的地方生存著,被信仰著。這種由自身精神作為基礎的單純信仰,一旦精神崩潰了,也就很快隨之倒塌了。
    明白了這點,接下來的事情也就愈發清晰了。黑衣人誘導貞德走向完全否定自我的思考方式,用一種近乎殘忍的方式一一否定了那些神蹟,否定了貞德的戰鬥目的,最終否定了她的信仰。貞德在絕望的火星柱前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用一種短暫的世俗的心態切斷了自己與上帝的聯繫,及至想要反悔,卻發現等待她的仍然是無助和死亡。影片最後的禱告,看得我心酸。貞德在黑衣人面前的懺悔,字字句句彷彿利刃一般劃割著她的身體,也殘蝕著她最後的信仰。禱告完畢的貞德一無所有,以致於最後她在火刑柱上的釋然的表情,看起來都是那麼的空無。面對黑衣人,就好像面對一個難以負荷的真實世界。接受了黑衣人,就是接受了絕對的真實。當面對自己的任何一點缺失的時候,任何想要採取逃避態度,並不加以赤裸裸的全面審視的行為,皆會被認為是偽善的表現。這好比一次賭上生命冒險,失敗了,就會在絕望和痛苦中徘徊一輩子直至死去。黑衣人看似是讓貞德死在了自己的信仰上,實際上則是讓她活在了有著真實的自己的那棵火刑柱上。
    這是一部悲劇。不僅僅在於貞德的故事令人嗟嘆,也更是由於呂克•貝松旨在傳達給人們的意圖本身的無助感的散播,加重了整個影片的悲劇性。恐怖的是,黑衣人的存在,讓每一個虔誠的信徒都隨時面臨著真實的抉擇,他的力量足以將任何一個人推入真實的深淵,哪怕那個人,就是上帝。
2006.5.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