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zenmoon
2014-04-15 01:07:25
平靜下的內部腐爛
1.寫出那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真的是一門手藝。一直保持著平靜、不起伏,但始終保持內在的力量,這其實很難。稍不留意也就會做出一兩處戲劇化的衝突,那樣前功盡棄。《爸媽不在家》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
2.電影絲毫看不出用力的感覺,但絕好地描摹出了那種壓抑的平靜之下的內部崩潰。首先,導演通過那些安靜的、小心翼翼的場景講述了那個國家經濟的凋敝;然後,通過人物的對話和生活狀態,寫出了穩定生活下面隨時會崩塌的精神世界。
3.爸媽不在家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在忙於工作。但疲於奔命的生計之需卻被巧妙地通過幾種工作展現出來,爸爸推銷的強化玻璃,被客戶輕易地敲碎了,媽媽作為一家大規模裁員的工廠的行政人員,每天一邊給工人列印辭退信一邊擔心著自己的職位不保。通過販賣偽劣的強化玻璃和列印紙張,看似是現代世界中最常見的工作模式,銷售和行政,都像徵著現代城市中穩定而被主流認可的謀生方式。但是這一切都如同那塊被敲碎的玻璃一樣,脆弱不堪。
4.孩子在電影中被懸置,成為了一個麻煩製造者,一個家庭成員口中的核心,但實際上是一個被冷落的人物。孩子去製造麻煩本身是為了尋求存在感,吸引父母的注意,但這註定起到了反作用。電影中的一切爆發和情緒轉折幾乎都依賴於孩子的行為和內心轉變而發生。
5.父親的一切壓力都隱藏在菸草里,原本戒斷的菸癮再一次隱秘地爆發,但他不能家中吸菸,只能坐在樓道里。家庭,成為了他的另一個不可觸及的場域,他屬於其中但又疏離其外。母親,一個被動的角色,看似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性格外向而潑辣,但實際上內心脆弱。一個騙子的心靈雞湯講座就可以將其俘獲。父親與母親之間缺乏最基本的交流與溝通。
6.菲傭。串起幾個角色珠子的線索。她是個外來人,家庭的「入侵者」,下等階層。日常說中文的父母和日常說加洛語的保姆只能用英文對話,這種語言上的轉換卻造就了一個絕好的陌生化視角去觀察這個家庭。不用轉換語言的家庭內部卻沒有溝通機制。菲傭與孩子從敵人到親人的關係並非漸進的,其實通過一場車禍而改變,孩子似乎感受到了自己爭取的東西:母愛。菲傭也得到了施愛的對象,家樂成為自己遠在家鄉的孩子的替身。
7.飯桌是這個電影中很有意思的場景之一。開篇時,家樂被母親從學校帶回,扔給他一個盒飯,另一盒帶雞腿的留給父親。而菲傭進入這個家庭後,才有了真正的晚餐。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談天。但只不過,後一個功能始終無法開展。而父母去參加長輩的生日宴,一大桌親戚做其樂融融狀,但都在私下攀比和較勁,那個飯桌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戰場。對於華人來說,這一點很容易理解。無論哪一個飯桌,菲傭幾乎都是被驅逐的對象。
8.家樂所在的學校被導演塑造成了一個懲戒場所,從開篇教導主任的訓斥和最後當著校長面的鞭刑都在訴說著這一點。育人的功能被抽離了。
9.最初,家樂一直拿著一個電子寵物。這種流行於上世紀90年代的電子設備散發著怪異的氣質,寵物的溫度被電子產品的理性收繳,但卻又以編碼的形式殘留下寵物作為動物的特徵。但它最終被父親摔碎了。那是家樂對於「愛」這個概念的象徵,被殘酷地截斷了。但生日那天,這個電子雞被一群真正的雞仔代替了,它們真的是動物,需要照顧和花費心思。但在家樂的眼皮下,這些雞在長大之後一隻只被宰殺,變成貢品和食物。家樂子乎無動於衷,只是與父母商量能否留下最後一隻雞。
10.影片的結尾其實過於溫暖,夫妻間的和解,家樂的成長,菲傭的回家以及新生命的誕生,這些都是穩定感的象徵。這沖淡了影片一直呈現的陰鬱、焦灼、泥濘和無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