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葉問:終極一戰--Ip Man: The Final Fight

叶问终极一战/叶问终极篇之香江岁月/

6.2 / 9,177人    100分鐘

導演: 邱禮濤
演員: 黃秋生 袁詠儀 曾志偉 鍾欣潼 陳小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乾乾惕若

2014-04-15 02:14:28

精神世界發展到一定地步,除了美,還意味著死亡。


有小劇透請慎入
——————————————————————————
中國影視界特別喜歡跟風,清宮戲呼啦啦一來,滿螢幕都是光頭辮子;唐朝戲火了,那麼喊著奴才主子的都成了唐朝人。歷史和文化都是要人來寫,活著的人有最大的權利,管他時代還是君王,管他宗師還是豪傑,都免不了被人塗脂抹粉,打扮成需要的樣子。葉問死了,所以他管不了活人將葉問電影一部部推出,雖然這些葉問怎麼看都不是一個人。
也不知是不是中國人對傳統武學還有敬畏,葉問這5部電影都很有節操,各有各的好,也能讓觀眾挑到自己喜歡的菜。葉問3活在1、2部陰影之下,票房不佳,很可惜。這不是一部精彩的電影,但是是一部認真的電影,是一部好電影。就像葉問在這部劇裡的形像一樣,英雄抗不過天意,葉問3也扛不住大形勢,只能無可奈何花落去,身後留下一地殘紅,文藝的人唏噓著落寞讚嘆著悽美,心裡有莫名「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竊喜。背影的主人葉問從來沒有這份旁觀者的閒情逸緻,他只是認真過自己的日子,只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現實和精神之間的差距越大,他就越不能夠從精神裡面出來。崇高純粹的精神是寬容謙沖,是堅韌勇毅,是知雄守雌,是一切明亮美好的形容詞;可惜現實是光影交織,它庸碌物質,尤其在殖民年代末期,資本前哨的香港只有強權的聲音。電影裡的葉問很心軟,不容易惱,容易被打動,手下留三分,再難也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闖禍你來救火我去,生活態度是「怎樣都行」。你覺得他就像水,至柔至剛,非常有原則,又好像全然沒有原則。葉問說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仁,他是個仁者,仁者愛人,可是這個世界只聽得懂「霸」。他尊重生命,他愛天地,愛眾生,只可惜不屬於這個強權即公理的年代,他一步一步遠離塵世,一步一步走向精神,一步一步接近死亡,毫不留戀。他有多少愛,就有多少不留戀。
這部戲的主演是黃秋生,我沒看過他的電影,但他一出來我就知道,這個人有一張明星臉。他老了,但是一個真正好看的人,這很難得。年輕人捯飭得好看很容易,但如果老年人還想好看就得五官過硬。他有著東方的柔和,也有老英倫紳士的輪廓,和火遍天下的《犯罪心理》演員曼迪•帕丁根有幾分像。他的眼睛長而明亮,睫如鴉羽,眼簾一垂就可以輕易地表現諸如純潔、無辜、憂鬱和若有所思這些高難度情緒。說實話,他接的這個劇本資質平平,配音爛到人慾哭無淚,但是他就是有宗師氣質你有什麼辦法。這部劇就是在說一代宗師的故事,只要他是宗師,而且在講一個故事,那就成功了一大半。黃秋生是一個難得的鬼才,他只靠自己而不是故事就能塑造一個偉大的人物。儘管我不是演員,也嫉妒這樣的才華到冒煙。
一個像宗師的人去演凡人段子,或是說宗師過凡人日子,才有一種震撼人心的美。那種精神世界的寧靜平和從一舉手一投足中滲透出來,柴米油鹽的繁瑣在他手裡是一種美。他的每一個眼神都訴說著洗鍊。毫無疑問,葉問這個角色應該是滄桑的,但是黃秋生沒有去展現一座山或是一塊岩石的滄桑,他是在演一塊玉,美麗而且光潤。電影本身就應該塑造美。有一個細節美得我心驚:歌女珍妮被小混混羞辱,她發動「糊你一臉」大法,上去就是一杯酒。兩個人鬧得雞飛狗跳,珍妮繞著桌子跑,躲在葉問身後,可憐夾在兩人中間的葉問遭池魚之殃,被小混混兜頭蓋臉砸了豆子。事發突然,沒有學過武功的歐巴馬希拉蕊,被扔鞋的時候還會下意識地一躲,就算不躲,大多數人也會橫著胳膊護住面部。可是葉問不,他身子竟動也不動,只是豎起前臂手心向里擋了一下,這樣的擋簡直沒有任何效果。然後手肘落下,眼簾低垂,眉心微蹙,身子慢慢向桌上倚。這個細節簡直美到了極致,他的手拿出來的時候自然分開,修長的手指微彎,一股閒散的味道就撲面而來。他一系列憂鬱怠惰的動作分明表現著厭煩。他並不是針對這件事或是這個人,那只是他單純的厭倦,在漫長的生活中沉澱下來。他是個精神的人,所以和現實世界格格不入,再如何裝,也攔不住那種心底的疲憊。這勉為其難的一擋,好像在給什麼人面子,又或許他只是下意識表現自己也是正常人。
如果葉問年輕一點,那麼他應該在一擋之後說「年輕人不要那麼衝動有話慢慢說」之類的,就像葉問1中對李釗那樣;如果葉問有一個好一點的配音,那麼他會勉強一擋之後無奈地拖長聲音低聲說「好了,夠了」,只是這四個字的磁性就可以秒殺一眾人等。很可惜黃秋生演技出神入化,卻撈到了一個那麼跟不上他思想的配音,平白將這麼有味道的機會放了過去,真叫人捶胸頓足。
這裡的葉問一直活在自己構建的武學精神中,仁義禮信,溫良恭讓,他是一個真正懂得愛和尊重的人。而現實幾乎是他精神的對立面。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在現實世界背叛自己的精神,他將這種背叛壓到最低,於是他的生活水平也壓到了最低。別人看他窮愁潦倒而心酸,但他未嘗不在這份潦倒中覓到一點慰藉。別人看他劇痛中一聲不吭冷汗涔涔而心疼,但他未嘗不厭惡現實的同時也厭惡自己,對這種懲罰感到無奈和快意。他出生,活著,活著,然後死掉。死亡是他的終點,被社會認同的死亡是他的交代。他不曾在病痛、危險和死亡面前流露過半分畏懼,也不曾對著千丈紅塵表現一點留戀。這是他的驕傲,是他的無奈,也是他的風流。
如果有一株名叫葉問的植物,不需要吃喝照照太陽就能活,那他會少了很多無奈,肯定是挺拔的梧桐或翠竹。黃秋生的葉問是個很美的人,不管是臉還是氣質還是故事。他精神純粹,他厭倦現實,他懂得愛與尊重,有力而不用。這些東西都是我等庸碌凡人求而不得的東西,所以會珍視欣賞。影片結尾的時候,已經可以嗅到死亡的味道,可是觀眾卻感覺不到撕心裂肺的痛楚,虛弱的葉問讓人感到解脫和快慰。片子拍到這個份上,主角演到這個地步,已經是齊生死一天地,禪味濃濃,故事再爛,也可以無憾了。
PS:這部片子五星是過了,但是一星更是不客觀,為了搬回一點成績,我也就矯枉過正多打了幾分。
說句題外話,黃秋生的外形有點像錢學森。錢學森是個看似謙卑實則孤傲的人,臉頰圓潤,五官倒立體,記錄片中寥寥幾個動作,大師的從容就撲面而來。他手底做世紀工程,筆下的字卻是娟秀纖細;他胸中自有江山,科研戰略一定百年,照片卻都是笑眼彎彎。中國人講究萬物一理,或許不管是文還是武,只要領略了其中的「道」,那麼就成了一代宗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