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灰熊人--Grizzly Man

灰熊人/熊人/灰熊人

7.8 / 62,111人    103分鐘

導演: 韋納荷索
編劇: 韋納荷索
演員: 韋納荷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棒太郎

2014-05-02 12:19:50

一些個人理解


我覺得Timothy這個人是performative的,在他的人格裡面有很大的表演性成份,而這種表演性會導致觀看者對他觀點的質疑。
首先,在百分之八十的鏡頭之中,熊都不是他的主角。更多的時候是他在整理自己的頭髮,髮帶,然後給自己一個特寫,而熊只是在遠處悠悠地走著。在我感覺,他更想要讓自己入鏡。
其次,雖然他不斷地說自己多愛熊,是熊唯一的保護者,但是他自始至終都並沒有做什麼。很多的時候他只是出現在鏡頭中,或是表達愛意,或是為死去的動物落淚。在他怒斥上帝望其下雨的時刻,他是表演性的;在他用無數個fck發洩憤怒的時候,他是表演性的。我覺得他並不在意拯救了多少隻熊,他在意的是一種愛的表達。但是愛的表達是抽象的,所以他用手觸摸熊的糞便,愛其糞便只因其出自熊內裡,最終被熊吞食,字面意義上成為了熊的內裡的一部份,實在讓人覺得諷刺。
關於他對熊的愛,我是質疑的。電影中有一幕是他祈雨之後大雨傾盆將其帳篷打垮,而鏡頭之中是他和他的泰迪熊。我不知道為什麼導演從成千個視訊中選取了這個,但是他與泰迪熊的鏡頭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他與熊的關係。他是真心想要成為熊,亦或是熊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類似於泰迪的玩偶呢。他想要保護熊的目的也會隨之改變,或許他並不是想要保護這些動物,他只是在deal with his personal problems。動物和玩偶一樣,當你對他說愛的時候不會給予反應,不會告訴你他是同樣愛你,或是無法回報相當的愛情。他的情緒永遠都是單方面的。紀錄片中出現的他親近的人,都隱隱告訴觀者Timothy這個人是有問題存在於自身的,他想要成為動物,有很多私人的成份在。
我不知道導演是怎麼理解Timothy行為之中的意義,但是我覺得,就其電影的內容來說,他是在駁斥Timothy的。一個紀錄片,本應該是保持著一個客觀的態度展現一個主題,而這部紀錄片裡面卻有導演的聲音存在,說Timothy並沒有注意到the indifferent gaze from nature。
或許他是想要表達Timothy對於自然的理解與自然真正的形態是脫節的。Timothy,不論是為熊們起各種孩童般稚氣的名字,亦或是多次想要伸手去輕拍熊的鼻尖,都表現出一種現代的西式的對於自然的理解。他需要的是朋友,也是寵物。雖然他不斷地在反抗文明,但是他所作所為都是基於文明而產生的。自然的實態並非如同他理解一般,這也是最後悲劇產生的原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