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

卢旺达饭店/卢安达饭店(台)

8.1 / 373,487人    121分鐘

導演: 泰瑞喬治
編劇: Keir Pearson 泰瑞喬治
演員: Xolani Mali 唐其鐸 Desmond Dub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鳥飛

2014-05-05 04:46:18

論計劃生育的重要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就大屠殺本身,至今已經過了二十年,當事人已經老去,倖存者試圖忘記,圖西族、胡圖族殺來殺去的黑歷史,人們已經不願提起。而且這倆種族不僅僅是二十年前幹過,那只是他們之間斷斷續續幾十年互掐的最高峰而已。

電影中只是簡單地描寫了九四年屠殺中的一個側面,對於圖西族殺戮胡圖族和胡圖族內部的自相殘殺並沒有描寫。衝突主要集中在主角身上:一個胡圖族酒店負責人,娶了一個圖西族妻子,類似金大俠筆下的喬峰,在胡圖族主導屠殺的地區,其夾在中間,卻容易兩頭不討好的角色。

因為屠殺本身的事實已經足夠震撼,這樣隻言片語的情節本身,反而沒有太多出彩之處,類似於辛德勒名單,主角就一直被良心煎熬著。另外片中也花了大量筆墨渲染無政府的混論,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本地的政府軍則幾乎成為了傭兵。倒是片中維和部隊指揮官和外國記者的話讓人印象頗深。

有人問指揮官是否會就正在發生的屠殺採取行動,指揮官答道:「We're here as peacekeepers, not as peacemakers.」

當主角對記者發佈屠殺視訊表示欽佩時,記者答道:「I think if people see this footage, they'll say" Oh, my god, that's horrible" and then go on eating their dinners."

是的,非洲是個沒人願意搭理的世界邊緣,而記錄災難在喚起人類同情上的作用,與其麻痹人們的作用也差不多。

不過影片的思考也就止於此了,對於這場屠殺的深層原因,並沒有更多探討。

那麼接下來就簡單論述一下。

作為一個堅定的地理決定論支持者,我要引用戴鑽石先生在《崩潰》中的一段話:

「盧安達是馬爾薩斯人口論的真實體現,就像馬雅一樣,盧安達人口過度膨脹,最終引發血腥廝殺,社會崩潰。盧安達與其鄰居蒲隆地因為胡圖族和圖西族的種族屠殺而臭名昭著,但我們應該看到人口增長、環境破壞和氣候變化是該事件的隱患,而種族衝突不過是導火索而已。」……「所有這些將要被殺死的人都擁有土地和奶牛,而這些人死後,總會有人得到地和牛。在一個貧窮和人口增長過剩的國家,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誘因。」

如同中國曆代,王朝人口每每上升到一定程度,土地變無法養活人口,於是便爆發戰爭,死掉一半,建立個新王朝,過幾百年又再來一次。如此週而復始,永遠跳不出來。

盧安達屠殺分明就是東非版的「打土豪分田地」,

電影中有些細節容易被忽視,主角一家子,竟然有六口人,而且四個孩子年紀差距都不大,多麼勤勞的一對夫婦。你們這麼能生,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