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千里走單騎--Riding Alone for Thousands of Miles

千里走单骑/RidingAloneforThousandsofMiles

7.4 / 4,556人    107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張藝謀
演員: 高倉健 中井貴一 寺島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影潮將至

2014-05-07 06:22:18

民俗的救贖之路——《千里走單騎》



    《千里走單騎》是張藝謀導演在2000年後開始大片創作的「歧途」之上的第一次回歸。在幾年的折騰後,張國師終於回到了文藝片的創作之路。影片在上映之後雖然毀譽參半,甚至一度因為民俗儺戲的歸屬被告上法庭,但在其中對民俗活動及文化的應用卻可見一斑,或者說到了駕輕就熟的境界。
     影片中對儺戲的作用已經點明,是兒子用面具來逃避與父親的不和而用。在此不做過多闡釋。我們還是回到主角,高田先生的身上。
     
    中國多彩的民俗活動與高田先生這個孤獨旅人形成鮮明對比
    在影片開始的高田先生帶著兒子的願望踏上了中國這塊陌生的土地。在拍戲的路上和戲場中,高田先生一直處在被動的接受中國導遊安排的位置。直到後來女導遊發現要唱戲的人不是李家民才沒有「順利」的拍完回國。這一段中,高田先生一直在院中駕著DV機被一群穿的花花綠綠又唱著民歌的婦女們包圍。顯得侷促而又不知所措。與中國觀眾很容易接受的熱鬧場面相比,高田先生第一次到中國,踏上中國就基本被奪去了與外界溝通的能力而處於深深的文化震驚之中。導演所刻畫的喧鬧的外部世界與高田先生落寞無奈的心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高田先生略顯木訥的臉上看到與外部世界格格不入的失落表情。雖然有各路好心人的幫助,但這種強烈的對比卻幾乎貫穿整部影片的始終。

    「長街宴」成為高田思想的轉折
     影片前部份,高田先生懷著對兒子的愧疚而來到中國,時時刻刻想要儘快完成儺戲的拍攝。在第一次到監獄拍攝中,高田先生甚至表現出一個老人不應有的專注與敏捷。打開背包,打開腳架,開機準備一系列動作十分迅速,足見他急迫的心情。然而第一次拍攝由於李加民對兒子的思念而被迫擱置。高田先生決定去石頭城尋找李加民的兒子。
    在石頭村,善良的村民們答應了高田先生的請求。並未他準備了「長街宴」。在宴中高田先生接到了兒媳的電話,聲稱兒子已經原諒了他,並且對他去中國的行為表示感謝。高天說:「至今我也不知道健一是不是說了這句話。但是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宴席和這些為我而來的村民們,我就相信吧。」這個場景成為了高田先生的思想與影評情感線的轉折。「長街宴」作為人們慶祝節日和喜慶大事的活動,讓高田先生的中國之行有了美好的開始。得到兒子感謝的高田先生放下了心裡一半的壓力,把注意力也轉移到了李加民和楊楊的身上。

     儺戲成為父子「破魔」結局
     最終高田先生知道兒子過世而放棄了拍攝儺戲,為了李加民的兒子再次來到監獄兒子的照片解除了李加民的思念,現場犯人潸然落淚。父子情深直刺人心。高田先生被再三挽留觀看李加民的《千里走單騎》。儺戲作為一種古老 的驅鬼祛邪的舞蹈早已從迷信中被脫離出來變成一種地方戲劇。但在這一刻儺戲彷彿又回到了自己最原始的作用,為高田先生與健一、為李加民與楊楊、甚至為那些跟隨起舞的人們驅除了自己的心魔。這種古老的戲劇跨越了時空、跨越了國籍、甚至跨越了陰陽兩界為人們的心帶來慰藉與救贖。

     民俗是一個地域人們的風俗,它也同時代表著這一方人民的情感與性格。讓人無奈嘆息而又坦然接受的結局詮釋了中國這個古老民族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性的終極關懷。固老形成的民俗深深植根於人們的心裡、語言裡、行為里、甚至於他們拍出的電影裡。代代延續,薪火相傳。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