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雙面勞倫斯--Laurence Anyways

双面劳伦斯/永远的劳伦斯/愈伤愈爱(港)

7.7 / 14,672人    168分鐘

導演: 札維耶多藍
編劇: 札維耶多藍
演員: 梅維爾波柏 娜坦麗貝葉 莫妮雅‧修克黎 伊芙思傑可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KY_B

2014-05-07 07:18:01

尋我所愛(2):雙面勞倫斯&雙面羅密歐 ——你是誰?你愛誰?


這是多蘭的第三部片子,如果《我殺了我媽媽》只是多蘭風格的試驗品的話,那這部就成功的打上了他的標籤。我覺得是否他太過於追求這種標籤化,而讓片子變得支離破碎。我也感受到這部片子真的難以下嚥,雖然我對他有點個人崇拜,畢竟是個尤物。可這部片子就跟莉莉周的一切一樣,一部電影看三天,莉莉周是一部,這片子是一部。大家的感覺恐怕都差不多,明白了個大概,但是要說什麼,色彩不錯,效果不錯還有就是太長了吧。
     關於角色。我發現多蘭還真是喜歡用熟人。從開始的同班曖昧的好友到那個跟希臘雕塑一樣的男的,再到這部片子裡的女主。都請了多蘭的御用。我只能說女主的表演還真是精彩,精彩到完全壓倒男主鮮明的個性了。男主到最後除了給我留下他想要變性,一直說自己是女的,然後一直穿裙子,畫女裝之外就沒有什麼能讓我記住的了。
    片子太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於我一直有個問題,男主真的想要變成女人嗎?我覺得連他自己都不同意。
    在這部片子之前,不得不提到另一部,《雙面羅密歐》。它的中心思想和勞倫斯差不多,只不過把男主換成了「女主」。成功的點莫非就在於導演找來個真正的男人去演個變性了的「女人」。

    一、雙面羅密歐
 羅密歐典型的FTM類型電影。「男主」Lucas,先不說他開始的時候是愛男人還是愛女人。在眾多的人口中Lucas被分析為開始是個les,之後變成了直人,因為這個「女生」最終喜歡上了男生。可是我們卻都忽略掉Lucas自己的感受。首先,L自己從根本上就認為自己是個男生。應該擁有所有男性特質。當自己的閨蜜問「如果你喜歡男生,為什麼不站在我們的陣營就好了。」L理直氣壯地說「那不一樣。」
    「你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這是fabio在酒吧里問的。
    「我當然是男的。」這是L當時反駁的話。
    當F到L家找他的時候,他抓來妹妹警告他,你要跟別人說我是你的哥哥Lucas而不是你的姐姐。影片的最後F最終知道了這件事情並接受了他,兩個人在一起了。
    是不是到最後又該有人問,那F是Gay為什麼會接受L。難道他變直了?
    如果我們忽略掉L本來的性別,只認同他現在的性別,是不是這都會變的簡單一些。L會簡單到直接被我們化到Gay的範圍之內,而不是來這分析他到底開始時les,之後是直人,最後變性完了又成了gay了。所以我覺得性別分類從開始的簡單走向了複雜。人們在給每個東西下定義劃分結構的時候都只是想讓它變得更簡單,更有調理更好的管理,卻沒有想到是社會本來是多元、複雜的。簡單的結構劃分往往滿足不了這個社會的需求。所以我們在問問題的時候何不直白一點。
    「你到底喜歡男的或者女的?」會不會比問「你到底是lesgaystraightbi……」簡單一些?
    F到底最終能不能接受L,關鍵就在於 「你最後能不能有那個東西?」
    「當然。」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我們能不能說F是gay?
    是不是所有人也會有這樣的疑問。你也許會愛上一個Trans,一個雌雄同體,一個雙染色體的人。或許你知道他是誰,然後有一天他也會被迫選擇站在一個陣營,如果到最後你還愛TA,是不是連同你自己和你的愛全都無法界定了?
    然後,當某個同志驕傲節的時候,你就可以躲在家中。跟自己的同伴說,我不是gay,我無法參加你們的什麼快樂遊行了。我不是gay,我也不能爭取什麼同性婚姻了。
    其實,這個話題再說下去,必定會扯到去性別化。所以我說這類片子就像個炸彈,也許某一天它會瓦解我們對性別原有的概念。



  關於其他的東西, 一個化妝技術太逼真。開始我真的以為L是個女的演的,因為他那個逼真的胸部,後來才知道導演找的是個男演員。而且L之前的照片也跟他有點神似。怪只怪L本人還是挺秀氣的。




    兩個男主選的還是挺符合大家的胃口。Fabio完全是我的菜。健壯!而且他有點南美洲血統,我一直搞不清他們到底屬於哪個種群。之後大家看的都當一個同志片來看了,這或許也是L選用男演員而表現出來的效果。
    二、雙面勞倫斯-自由至上
 「在重拾的健康之上,在不再的風險之上,在無根的希望之上,我寫下你的名字。自由。」這是兩個主角的第一次和的時候,女主在男主的背上寫下來的名句。這或許能體現勞倫斯心中的願望,他想把心中那個被囚禁的女人,他的原始本能解放出來,所以他做了。他告訴了他最親密的人,我是個女的,我覺得如果再不說我就會瘋掉。在他三十五歲生日的時候,在他坐在墓地裡思考自己人生的時候,在他體會死亡的時候,在他穿著這身男性的外衣快要溺水的時候,告訴全世界,我是個女人。之後呢?她自由了?而我們又繞到了那個老問題中,你愛誰?你是誰?
     然後,這兩個戀人、這個家庭和他周圍的一切開始顛覆了,開始一次革命。
    「你是同志,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後,女友第一次和他正面談話。
    「我不喜歡男人,我只是不該生為男人,這是不同的。看,這個不是我。這個也不是。還有這個,這個很噁心,我這樣子苟活了三十五年,這是犯罪。而我就是那個罪犯,我偷走了一個人的一生。」
    「誰的人生,勞倫斯?」
    「一個女人的一生,我該生為那個女人的一生。」
    「我愛你的一切,你都討厭。你是這個意思嗎?」
    「你就愛的我這些嗎?」
    「所以,所有我們經歷的這些都應該重新被定義嗎?」
     在這裡,我覺得真正應該被挽救的是他的女朋友,勞倫斯並沒有陷入迷霧中,而是他的女朋友。如果說我們所有人都是因為開始的外表還是其他的什麼而愛上了那個人,而那個人開始被我們已經界定過,所以當那個他自己顛覆了在我們心中的界限的時候,我們感到迷茫的不是他是誰,而是自己該是什麼角色。
 勞倫斯,他生來是個女人。所以我們根本不用界定他是誰。他愛上的是像他女友一樣的女人。在這裡,或許對男主的表演有些爭議。他是否應該表現的更女性化一點。他是否該說話更輕聲輕氣一點,他是否該更瘦一點,走路不要像個男人?如果是那樣,會不會讓這個片子變質?更女性化只能讓觀眾更感同身受這個男的想變成一個女的?這就是我開始說的,我沒有感覺到他想變成女人的願望,實則是,他一點也不像個女人。
    可是有一點,我突然明白了。這個男主想變成的是他女友一樣的女人。他們穿著風格相似的衣服,也許勞倫斯也在學習她的談吐、她的妝容、她的髮型。難道他女友身上有哪一點比勞倫斯更像個女人?
    勞倫斯就是這樣。也許她不愛男人也不愛女人。她只愛她女友那類型的,我倒覺得她女友是男的是女的都沒關係了。
    我們是不是必需要在尋得所愛之前先確定自己是誰?還是我們先尋得所愛再確定自己站在哪個站營裡?我不明白為什麼非要畫出一道橫線一分為二。或者一分為三四五六七八九?「我以我本身而愛你,而你卻非要知道我是straightgaylestransbi...這與我愛你有什麼關聯?」
   「反正都是勞倫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