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Chicken With Plums

梅子鸡之味/依恋在生命最后八天(台)/依恋在生命最后天(港)

7.1 / 8,066人    France:93分鐘

導演: 文森帕蘭德 瑪嘉莎塔碧
演員: 伊莎貝拉羅塞里尼 瑪麗亞德梅黛洛 馬修亞瑪希 賈梅德布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訸Revolution

2014-05-08 08:13:12

未完成之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隻久困於牢籠中不能逃脫的鳥兒,因為一陣風的吹過而從被風打開的小窗中逃離。它乘風穿林,翻山越嶺,暢遊雲端,長途跋涉後最終在一個不知名的樹梢邂逅了自己的所愛。一番親昵後,它們一同飛向未知的遠方。此時,引出了電影的題目《poulet aux prunes》(梅子雞之味)。「在那兒,不在那兒。曾幾何時,從來未有。」這是影片接下來的旁白。
當看完影片後再回過頭來看這本不起眼的開頭時,卻感覺到:主角的命運與整個故事的結局似乎在此時已經塵埃落定。

男主人公納薩爾•阿里曾經只不過是一位技巧出色卻內容空洞的演奏者,抓不住「生命的那一聲嘆息」,待到他與女主伊蓮一見鍾情,陷入愛河,而愛情美夢卻在現實面前被伊蓮父親無情破碎,他的音樂中才有了「生命的嘆息」,不再是沒意義與空洞。他進行了20年巡遊世界的小提琴表演,「他無論何時在演奏,伊蓮都在那兒,在每一個音符里,每一個和弦里」,伊蓮已經與他的小提琴藝術融為一體,不可分割,他的音樂使無數聽眾淚流滿面,感動涕零。

所以,當男主人公阿裡的妻子弗朗西斯侮辱他的音樂時,他毫不留情地反擊,諷刺妻子的卑微。
所以,當小提琴在妻子的怒火中被砸成碎片時,他如同失去了人生摯愛一般痛苦尋覓。
所以,當半路偶遇的伊蓮冷漠地說出:「對不起。說實話,我一點印象也沒有了。」後,新的小提琴再也演奏不出昔日優美的音樂。
所以,在雷什特重金求得的「奇蹟般的」小提琴也無法拉出似曾相識的愛意綿綿。

悲痛無奈的阿里,只能在用各個嶄新卻陌生的小提琴演奏後,滿載著失望,默默抬起無法沉浸在音樂中的頭顱,沉重地轉身走向那個盛有已殘破不堪卻充滿回憶的小提琴的琴盒,意識到物是人非,「曾幾何時,從來未有」。
於是,納薩爾•阿里,這位在一次激烈的爭吵中失去了小提琴承載的二十多年的愛,失去了心底對摯愛的微弱希望,失去了所有的過去的孤芳自賞的小提琴演奏家,決心一死。
八天的絕食,終於召喚來了死神,最終將阿里帶入了已故母親旁的墓地。

阿里臨終前的閃回回憶,將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世界線縱橫交織在一起,給人以無盡的憂傷。「在那,不在那。」兩人生活在交錯,愛情卻不能再重來,只能沉在兩人心靈深處。
當伊蓮冷漠地裝作莫不相識,轉身離去後,淚水卻無法抑制地滑落臉頰。她也只能無力地癱靠在街角的牆壁前,一邊垂淚一邊默念著心上人的名字。而與此同時,阿里則傷心欲絕地靜坐在門前的臺階上,雙眼無神地看著前方,哀嘆出摯愛的姓名。
「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兩個名字的交錯,組成的是一個悲劇,是一種未完成的美。

阿里與伊蓮的愛情,從被伊蓮父親斷然毀滅後,就只能永遠的出於未完成的狀態:阿里與弗蘭西斯結婚,育有一對兒女,在衝突與爭吵中用音樂寄託著對真正愛人的熾熱的愛。伊蓮奉父命與一位將軍成婚,甚至當上了白髮蒼蒼的外婆,在繪本中偶然看見的已經乾癟的茉莉花,在電台聽到昔日愛人的悠揚提琴聲,她還是不禁淚水盈眶。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這可能就是最殘忍卻最感人的美麗。

大文豪歌德在追求房東女兒烏爾麗克未果後,回程乘坐馬車的途中,著下《瑪麗恩巴德悲歌》,將這種未完成的美上升到了更高的高度,讓全人類看到這種未完成之美。
納薩爾•阿里以一死,將這未完成的對伊蓮的愛情、未完成的小提琴藝術、未完成的自己的生命、未完成的向兒女的傳承、未完成的和妻子的和解,融合成這一個悽苦卻又美麗的故事。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開頭處的鳥兒,最終和所愛雙雙飛入雲端,它們的故事卻也在此戛然而止。它們未來的生活是同阿里和伊蓮一般纏綿悱惻,還是和阿里夫婦一樣矛盾重重?不知道。正如這段視訊的風格一樣,這只不過是臆想的動畫故事罷了。
而阿里和伊蓮如果當初沒有受到來自伊蓮父親的阻力,喜結連理,那這個故事又是怎樣呢?同樣不知道。正如開頭所言,這也不過是一個類似「波斯童話」的故事。
但正是這些不確定性,讓這種未完成愈發吸引人們,越加美麗。

我們的生活固然不是一個簡單的由作者編纂的劇本。現實比故事更精彩,只是由於我們侷限的視角,無法看到他人的世界而限制在我們自己的世界暗自垂淚。
可是,正如阿里墓前那群曾經愛過他的人群的遠處也有伊蓮的身影。在我們心底的那份沉甸甸的愛,也許就是這未完成的美的一部份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