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功夫--Kung Fu Hustle

功夫/功夫/

7.7 / 150,740人    99分鐘


演員: 陳國坤 導演: 周星馳
編劇: 周星馳
演員: 林子聰 黃聖依 周星馳 元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於夢

2014-05-20 03:21:17

全方位深析《功夫》, 兼談周星馳的導演風格(好吧我知道寫這麼長應該是沒人看的。。)


全方位深析《功夫》, 兼談周星馳的導演風格

——其實,他不僅是一個演員,也是優秀的導演


    2004年,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功夫》上映,距今也已經有十年了。
    《功夫》有別於唐伯虎式的誇張搞笑,也不全是尹天仇、至尊寶那樣的笑中帶淚,但他依舊是觀眾所熟悉的「周星馳作品」。美國首屈一指的影評人羅傑埃伯特把它形容為「當成龍和勃斯特基頓遇見塔倫蒂諾」,姜文也說《功夫》是我們一直等待的「壞逼電影」。
    那就讓我試著去解讀《功夫》的枝枝蔓蔓,也請各位看客賞臉一觀,且無論之前你對《功夫》和周星馳作為導演的水準評價如何。

鑒於文字有點點點點長,弄了個目標。

一,漫畫式設定與世界觀構架
二,故事內涵及個人色彩
三,武打場面
1,具象化
2,動靜結合
3,對比襯托
四,喜劇效果
五,多人調度及群演
六,略談演技
七,其他創意點
1,歌舞聲色
2,音樂與特效
3,粵語殘片和經典電影的致敬
八,導演風格
1,情節
2,手法
(1)畫面感的加強和對白的弱化
(2)節奏感的把握
(3)鏡頭語言
3, 創意
4,「暴力」和悲壯成份
5,個人經歷的投注和絕對的全方位控制
九,幕後故事
十,結尾


一,漫畫式設定與世界觀構架

    之所以把這一點放到最前面來說,因為這是觀看《功夫》的大前提。
    漫畫式,或者說武俠小說風格的演繹,放在《功夫》裡的直觀體現即是在動作、情節、邏輯、攝影等各個方面糅雜誇張與虛幻,就像《長江七號》的主角徐嬌小朋友隨口一句評價:「這些看起來不像是真的。」
    琴音可以殺人、火雲邪神出手的速度快過子彈、阿星如來神掌的境界比之孫大聖基本就差了七十二變、蛇毒陰差陽錯有助主角,斧頭幫在豬籠城寨的出場還做了個黑雲壓城的特效……
    星爺一開始就用種種串珠式的超現實設計告訴我們,認真你就輸了。在這個半現實半虛構的世界裡,有大隱於市的武林高手,有破繭成蝶的平凡人物,有各式武功,有各方勢力的角逐,也有在柴米油鹽平凡人生中絕對不會遇到的傳奇和奇蹟……大多數人不會真的去冒險,最多窩在家裡看看冒險小說,而《功夫》恰恰藉助於類似武俠、漫畫的設置給了觀眾一個精彩的夢。

    但電影也有實處。
    《功夫》的背景設置在上世紀的上海,十里洋場,旖旎風光,雖然影片沒有直說年份,也沒有出現任何標誌性的歷史事件,但從人物穿著和佈景道具都可以對應到大致年代。再加上豬籠城寨里極度接地氣的日常生活描寫和黑幫、警察、底層平民等社會建築層構架,人物所處的外部環境和他們言行邏輯的由來便充分自然。
    一部優秀的電影絕對不能沒有成熟的世界觀,它可以是從影片想要展現的內涵思想而來,也可以如托爾金一般再造出「中土世界」,星爺則近於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以現實為依憑,再疊加全新的人物和原本不存在的因素。前後對應,《功夫》的基礎風格和世界觀便搭建完成,以實輔虛後的產物便是星爺想要的、足夠他展現想像力和功夫夢的最佳平台。
    海上洋場,桃源滄桑,劍藏匣中也鋒芒。聽,破陣曲響。


二,故事內涵及個人色彩
    《功夫》到底講了什麼?星爺的功夫夢又是怎樣的呢?
    那就先來看看電影的主角——阿星。
    你們有見過像惡霸一樣登場,人未露臉聲未發就很不善良地踩破小孩氣球的主角嗎?你們有見過一出場就欺負弱小未遂、還把殺人掛在嘴裡並真的有意圖去實踐的主角嗎?
    他就是。
    前半部份,阿星是被「推」著走的。被經歷,被社會,也被他那時還無法抗衡的所謂「規則」。
    弗洛伊德著名的精神分析涉及到關於童年的理論,他指出人的一生都會被童年難以磨滅的記憶和經歷所影響,對阿星來說就是如此——「記憶是痛苦的根源。」。童年,他一心想成為匡扶正義的英雄,拿著本可以去讀書的錢買了本只值幾分幾毛的「武功秘籍」,一番苦練之後,想救人卻被按在地上以最不堪的方式羞辱,自以為功夫了得卻被人輕易打翻在地……
    他就是一個笑話。
    阿星逐漸長大,他開始依從所謂的社會規律。「這個世界,滿街都是錢,遍地都是女人,誰能夠下決定就能爭的贏。」他沒有錯,強權,武力,放到任何時代都適用。他拼命想加入代表著權勢和地位的斧頭幫,嘴上叫囂「我要殺人」,實際是想用看得見的金錢富貴和再也不用受到欺壓的地位來證明白己再不是小時候那個任人打罵的孩子。
    善良被壓抑,夢想被掩藏,想要冷心涼麵走另一條道路,閃現的回憶和遇到的人又在不斷讓他矛盾和掙扎。
    一念起,一念差,有時候便是山水倒轉。
    阿星第一次握著棍棒的時候,他故作鎮定,被逼急了往老大琛哥頭上一棍連他自己都不敢置信。直到瀕死也要往火雲邪神頭上一敲,阿星第一次成為主導,終於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啞女的無聲可以勝過有聲,善惡到頭總會分明,那些以為消失不見的堅持和理想一直都在蠢蠢欲動。
    「為了維護世界和平」,這話最初是由童年阿星說出,戲裡的惡霸戲外的觀眾恐怕都在嘲笑小孩子的天真和不自量力。但最後,阿星一襲白衣重生,舉重若輕的招式,竟然真的成真。善惡有報,武學無涯,大愛無疆,回歸本心。

    其實,對戲外的星爺來說也是一樣的。
    童年,星仔天真可愛的把雙手放進鍋爐里鏟來練鐵砂掌,還鄭重其事的只用右手練習以防不測。結果慘遭星媽叫停。
    少年,星仔繼續發奮苦練,同桌就成了那個無辜的炮灰沙包,哪天他忍不住星仔的「鐵拳」叫喚出聲了,那就表示練成了。
    藝員訓練班,周星星一邊和梁朝偉、吳鎮宇互相推搡著倒數第一矮的站位,一邊繼續痴迷功夫,還很認真的覺得自己的水平可以開班收徒。當然,老師對此嗤之以鼻。
    入行,龍套,他認真的和導演討論能不能多擋一章再被梅超風拍死;稍稍上位,《龍在天涯》里大顯拳腳的是李連杰,星仔做的是被打的那個。到了《逃學威龍》,近十年後他還說拍這部電影很興奮,因為裡面有動作戲。
    「雖然很少,不過我自己很滿足」。
    「可以一展我的身手,是很快樂的事。」
    說這話的時候,已榮升星爺的星仔亮晶晶的眼睛很好看。
    多年沉浮,他經歷了事業巔峰,嘗遍人情冷暖,終於有了《功夫》得償夙願的一刻。阿星一身白衣乾乾淨淨的走出來,一招一式俐落大氣,你說這是寬恕與正義的武學真諦,我倒更願意相信那還是兒時的英雄夢想,本心與純真的回歸。
    「前面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
    「不是啊,天亮了就會很美的。」
    讓我相信這句話並為之感動的倒不是尹天仇,而是那個死跑過龍套、又數年堅持同一個夢的星仔。一個人如果能以大半輩子堅持同一樣愛好做同一件事情,哪怕被嘲笑還一力堅持,最後終於光明正大的獲得正視和認可,這振奮,辛酸,也很美,美到近乎只存在於童話。


三,武打場面
    上文措辭稍微矯情了點,現在繼續回到《功夫》。
    粗略計算,整部片長為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前後有數場耗時不短、人物出場較多的武打場面:斧頭幫尋釁,三英雄出手;三人對戰琴師、琴師對戰包租公婆;包租公婆和火雲邪神的大戰;阿星決戰火雲邪神。
    前文就有說過,《功夫》裡的高手和武功有別於人類正常認知所能打出的一招一式,它近於武俠漫畫的描寫,甚至更加誇張。這樣的主體基調也和武打場面一脈相承。
    鑒於招式本身的特點,洪拳、譚腿和棍法在影片中有非常實在的描寫,一招一式較為明晰。而到了表現琴音、獅吼功、如來神掌、蛤蟆功等傳奇色彩強的功夫時,電影就大大加重了虛化和想像力的成份。如果以武俠小說來定論前後區別,就類似於金庸把降龍十八掌從亢龍有悔到XXXX都告訴了讀者,而古龍只寫「沒有人看清他是如何出手,刀光一閃,刀已插入他的咽喉。」但電影畢竟不是小說,它需要先影像化再留給觀眾想像空間。
    為了表現這些招式的震撼,星爺用了幾個技巧:

1, 具象化
    具象化,即是把招式的效果直觀呈現,這個特點的代表是琴師以琴音殺人。
    琴師抱琴揚手一揮,錚錚琴鳴,強大的衝擊力撞向對手,就好像骷髏武士執刀猙獰砍去。待到被擊潰,這群醜陋陰黑的武士又慢慢霧化消散,直到不見。
    鏡頭一轉,琴師戰敗。
    這就是巧妙之處。星爺把原本無形的琴聲威力化作了有形的骷髏武士,觀眾一目瞭然不說,還加大了視覺衝擊力。並且,在這裡完全不需要糾結骷髏武士的出現是否合乎常理,這本來就是個超現實的漫畫世界,《功夫》也本來就是定位喜劇片的非傳統功夫片。
    星爺也把包租婆獅吼功威力帶來的氣流波動都用特效做出來了,這裡效果是一樣的。

2, 動靜結合
    《功夫》有不少塊與慢的對壘,火雲邪神直接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如來神掌和包租公的太極都是強調以靜制動。
那怎麼展現速度呢?
    這裡要舉的例子很簡單——包租婆的「飛毛腿」。
    在斧頭幫第一次來到豬籠城寨尋釁的時候,包租婆迅速飛奔上樓一把用被子蒙住頭,這一幕處理的相當喜感,也很有點說頭。一方面,拍攝的時候,整個鏡頭基本保持靜止,再把部份效果放慢,作為背景的雞鴨受驚飛起的過程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而包租婆倒像是腳踩風火輪一樣從面前溜走上樓。這是快與慢的對比處理。另一方面,包租婆閃身的過程並不是「刷」的一下就消失不見,觀眾可以看到她身體的移動、腳步的迅速加快,完了還有窩在床上的特寫。這樣,就不顯得草草了事和浮躁了對吧?
    如此「快」與「慢」的拍攝處理在《功夫》中很常用,幾乎每場打鬥都有涉及。

3, 對比襯托
    這個手法比較常見。即是說,想要表現高手和他的招式威力,不必直接去拍他們,可以拍風雨,拍景色,拍對手和旁觀者,甚至直接鏡頭一晃就給出結果。這種手法多用於人物的登場和氣氛渲染。
    在《功夫》里,苦力強就是這麼個炮灰。琴師還未露臉,疾風一動,鳥獸一起,他就已倒地死亡,死相還屬於乾脆俐落的驚悚。當然也包括後面涉及到的斧頭幫若干混混。

此外,還涉及到動作的出招、整體風格的飄逸、勝負過程中不斷的起伏轉折……這些都有賴於星爺的理念和袁和平的具體實施。


四,喜劇效果
    星爺的電影為什麼好笑,他的喜劇手法有哪些,這些題目大到可以去寫專業論文了,這麼點字數顯然不夠,那麼在這裡僅僅說下《功夫》這一部電影。
    《功夫》的定位是喜劇,它好笑好玩,卻明顯有別於星爺早期如《唐伯虎點秋香》、《九品芝麻官》那類的純港式搞笑,也不是像《大話西遊》、《喜劇之王》等以笑中帶淚見長。
    那《功夫》好在哪裡呢?
    不一一列舉笑點了,舉幾個例子來看看。

    場景一,阿星和肥仔聰勒索醬爆不成,阿星就想找街坊單挑來一顯神威。來小朋友出來,一拳打到他吐血;那邊的矮子就你了,納尼站起來也二麥克?好吧我選大媽,居然身強力壯到不能直視……
配合著星爺神乎其技的演技和路人甲完美的醬油功力,這一段很好玩吧?
    這就是顛覆常規、意想不到帶來的笑料。
    同理還有穿拖鞋、戴眼鏡、在馬桶上看報紙登場的火雲邪神、三英雄夕陽話別後一人沒站穩掉下去了和肥仔聰三刀不中「豬隊友」模式的開啟。

    場景二,包租公和包租婆大顯神威之後,馬上做到車上威脅琛哥;火雲邪神出場之前,整個氣氛都是陰森詭譎,結果觀眾看到的是一個老頭子坐在馬桶上看報紙;以為他們要開打了,結果四位高手拖著腮幫子互看;阿星瀕死,「你還是寫中文吧」……
    這裡妙在情緒的轉換和戛然而止。
    一般說來,電影在高潮之後會繼續渲染氣氛,「鎖」住觀眾此時的感動和震撼,以便達到更好的衝擊力。但星爺在他的電影裡有另外一套思路。他從來不會讓各種情感過度延長和放大,柳飄飄在聽到那句「我養你啊」之後還是轉身離開、阿星和啞女只有幾個對視、剖白心跡的挺身而出化為敲在火雲邪神頭上的輕輕一打,等等例子還有很多。
    如此一來,如是為了喜劇效果則有前後對比意想不到之妙,如是表達情緒,那便很好的讓觀眾對一閃而過的精彩點印象深刻。不濫用,便不容易多度和惡俗;短暫,才更加珍惜和銘記。

    場景三,阿星和包租公腳力堪比風火輪的追逐戰。她要追上了!追上了!好的!絕地反擊再次加快速度!小刀後視鏡太棒了。來了!360度轉體三週半!額,撞到了廣告牌了,內衣XXXXX掉一地……
    這一段情節既不是全片高潮,也沒有一句台詞,卻出乎意料的好玩和印象深刻。情節上,前有節奏韻律感極強、加強版飛毛腿競賽的爭鋒,後又是峰迴路轉、出乎意料節操碎一地的結果;表演上,演員生動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極易抓住眼球;技術上,星爺用了多角度的鏡頭和混合剪輯來展現視覺效果和喜感,又用慢動作把這些進一步加強。這都是出彩之處。

    當然,如果把以上內容包容到整個《功夫》的喜劇討論範疇,那也不過只是鳳毛麟角。觀眾的第一個笑點也或許是馮小剛那句「這麼漂亮的女人……還有沒有王法」和「星期天電影院都沒人,我做什麼生意都不會做電影」。你要能認出全片第一個鏡頭中的張一白,他窩囊好玩的神情也值得欣賞。

    星爺的喜劇最大優勢還在於框架的搭建。它的笑點和情節從來不是生搬硬插,也不做段子堆積,他首先會著力於整體故事的結構和每個人物的立足,再於此基礎上設計推動情節發展又具笑點的環節。等到他把故事和人物全部推出,不僅能清晰表達基本意義,還能在不同環節讓觀眾有自己的感慨和聯想,這是最難得的地方。

    做喜劇比正劇悲劇要難,這幾乎已是公認。快了一秒,慢了一拍,出來的效果便完全不同。就比如砸在包租公頭上的那一盆花,從他摔倒在地到頭頂開花,每一秒的動作和安排都是精打細算。
    表演部份涉及到節奏、台詞、微表情和肢體語言,整體構架要求節奏又不能凌亂無章,各種情節還得有創意和新意,這些在喜劇電影中對一眾台前幕後都要求甚高。
    讓觀眾自然開懷而不是冷笑嘲笑就已然不易,而要做到悲喜結合笑中帶淚、以笑料包裹理想和人生,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喜劇又有幾部?


五,多人調度及群演醬油
    《功夫》里豬籠城寨的原型是星爺小時候住過的筒子樓,天南海北的人擠在一起,生活條件不佳之餘也醞生出不少趣事。譬如就星爺自己所說,他真的在那兒遇到過「武林高手」,平時不怎麼顯山露水,猛然卻發現真有兩下子。
    星爺把他這部份記憶改頭換面放到了《功夫》里,不僅帶來了屬於一部人的時代記憶,也成就了一個神來之筆。
    那裡貧窮,卻像桃源。
    居民看似平凡,卻有高手大隱於市。
    危險來臨本能退避,關鍵時刻又是平凡生活的英雄夢想。

    其中最為稱道的部份之一是這群出彩的配角和醬油們。

    包租公、包租婆夫婦。
    初登場,他們不過是摳門的中年大媽和好色膽小的猥瑣大叔。斧頭幫前來尋釁,大媽用堪比火箭的速度逃奔上來,包租公則繼續攏攏土,把頭埋了下去。
    後來,我們才知道,包租公和包租婆是避居於此的高手,兒子慘死讓他們心灰意冷,但求一片靜土再不理其他。
    最驚艷的莫過於忍無可忍出手的那一刻。
    太極行雲流水,獅吼功大氣威重。
    他們改頭換面來到火雲邪神面前,平淡卻又鄭重的對阿星說著善念與正義,隨後不惜以生命的代價來實踐。
    大師風範,心火不熄,不外乎如是。

    齙牙珍。
    齙牙珍的戲份不多,但出奇的讓人印象深刻。
    裊裊婷婷的身段,嬌媚愛美的女兒常態,格外出位的齙牙,這幾種似乎矛盾的屬性集合於一人身上。她不是美女,但當她第一個站出來為了三位高手和包租婆大吵的時候,又是無與倫比的氣勢和情義。

    醬爆。
    他看著一副呆傻的樣子,表情木訥,其貌不揚,每次出場還都露著半個屁股。是醜角嗎?搞笑嗎?可他卻軟硬不吃,在被威脅的時候半點表情也沒有。
    這個時候你才發現,那哪裡是傻氣,就像《審死官》里黃一飛演的管家始終居高臨下的眼神,竟然無端生出份冷和硬,還夾雜著微微的嘲弄。
    這個人物或許是最值得期琢磨的一個角色。
    他平凡,渺小,天賦一般,也沒有任何功夫傍身。大敵來臨的那一刻,他義正言辭的告訴包租公包租婆,你們教我功夫,我來對付他,配上少有的正常、也鄭重的表情。
    「就算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
    這又是誰的心裡投射?

    還有三位深藏不露的高手和連老弱婦孺都可能藏有一手絕技的圍觀黨們。在星爺的電影裡,群演和醬油一直重要又精彩。從前可以是如花、石榴姐、洪爺這樣單個的引人注意的人物,現在則是《功夫》這一撥人。

    幕前,豬籠城寨是傳奇之地,作為觀眾永遠不會猜透還有多少意想不到的人物和事件;幕後,這不大不小的一方天地大大考驗了導演的功力:戲份少又吃重的醬油怎麼安排、群眾演員如何站位、道具佈景以什麼方法利用完全、這一幕幕又是如何完成串珠並和整部影片掛鉤鋪墊……

    就拿豬籠城寨來說,從場景出現到全部人物(包括醬油,和醬油的醬油)登場完畢不過幾分鐘,星爺掃完全景之後從一日之晨拍起:多人聚居洗漱的環境、生活氣息的餐點、來往的各色人物,苦力強扛沙包、齙牙珍要求裙子開叉更高、包租公小男人式的好色……每一處人物、台詞和場景都以秒計,但一路下來,從豬籠城寨的生活環境到每個人物特點全部一目瞭然。沒有雜亂之感,反而是好奇和有趣。就連語言,星爺都很細心的讓不同人物說著不同的國語、粵語、英文、家鄉方言等,好笑是一碼事,也順帶突出了魚龍混雜之感。

    另外要說說的是星爺對「大場面」的調度和掌控。
    《功夫》里也涉及到很多出動大量演員和拍攝機位的部份,文有豬籠城寨的描寫和一眾居民的登場,武有多場主角配角醬油炮灰齊上的打鬥場面,這些都很考驗導演講什麼故事、如何講故事的功力。
誠然,星爺做不到像黑澤明那樣一個鏡頭構圖就讓七武士在村落中的登場成為經典,但他有意識地在加強對群演的控制和重要角色的出場和站位。比如豬籠城寨,任何靜止去觀察一個場景,在他的鏡頭下有效資訊相當多。並且,星爺手下多人調度不是大擺「團體操」,這點比較難得。


    六,演技
    一直以來,喜劇演員的演技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忽略,他們甚少演風格多變的題材、情節也走搞笑路線,這使得很多觀眾和獎項評委都覺得他們只會哈哈大笑俗不可耐。但實際上,要演好喜劇恰恰是最難的,極度考驗演員對於節奏、台詞、肢體語言、微表情甚至是自我心態的把握。誇張一分是過火,收斂的多又沒有效果。
    至於星爺,周星星制服筆挺,宋世傑舌燦蓮花,古晶機敏,唐伯虎倜儻,零零發是個不得志卻又樂觀的發明家,蘇乞兒著重自我追尋和重塑,凌凌漆正義、包容、自有底線,至尊寶城牆上的一吻是最暗啞的深情,一轉身,尹天仇在那兒喊著「我養你啊」,告訴我們他是一個演員,跑龍套也請不要在前面加一個「死」字……他當演員,嬉笑怒罵逗得人捧腹,寥落深情又最為動人。就像黃渤說的:「有些東西周星馳的就是周星馳的,不是說其他演員長的不好看或者演技不好,但是站在旁邊就是不對。」

    星爺的肢體語言和微表情一直出類拔萃,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大話西遊》從鏡子裡看到白晶晶的白骨精形象後幾秒內的表情變化,這段演繹讓那時候炮轟星爺的王晶都忍不住讚賞「拍爛手掌」。放到這此的《功夫》也有體現,便是和肥仔聰一起偷襲不成被蛇咬、遇見啞女勾起回憶和人物不斷在善惡之間掙扎的過程。
    角色初期帶著分狠勁,過程百轉千回大走內心戲,最後則蛻變為雲淡風輕的從容內斂。阿星可以說是星爺演過的最複雜的角色之一。
    更有甚者,這是喜劇。除了正常把握人物形象和情節發展之外,還得加上特有的喜劇效果,怎樣展示肢體語言,給出什麼表情,台詞咬字和快慢效果,每一份每一毫都對演員要求甚高。
    星爺的表現怎麼樣作為觀眾都可以檢閱,他基本已經可以到達最難的「無聲勝有聲」的境界,不以台詞或者誇張來展現,但哪怕僅僅是眼神一閃都可以觸及觀眾內心。

    而作為導演值得讚賞的是,星爺這次並沒有讓自己「人比戲大」。以往在周星馳電影裡我們印象最深的一定是他,哪怕是再輝煌的合作者也不能蓋過他的風頭,但這次星爺讓自己的角色先是作為「串聯者」的身份出現,看似不經意又處處有他的痕跡,最後才是大爆發,他更顧忌的是全片的整體。作為導演,他對全場(包括所有演員)有著絕對的控制力,這使得那些角色或多或少都帶著他的個人色彩,再加上其他演員的精彩演繹,這才集體貢獻出了一部佳作。


七,其他創意點

1,歌舞聲色
    在周星馳電影裡一直有群舞的畫面,《上海灘賭聖》星仔為了哄鞏俐開心在茶餐廳的一場歌舞,《少林足球》中五師兄帶領一眾路人在趙薇面前的勵志舞蹈,還有《功夫》里斧頭幫初出場後的設置。
    斧頭幫老大琛哥悠閒地邁著舞步舉起斧頭,幫眾一邊在室內大起聲色舞樂,剪輯一邊穿插他們行兇後殘忍的黑白景像,動靜相襯,明暗相合,斧頭幫的殘忍在這場音樂舞蹈中極是生動的展示出來。
    我也很喜歡這裡先俯拍再正面的鏡頭。沒有用仰拍,無意去凸顯人物的高大,也沒有一開始就用正面特寫,那樣會讓畫面顯得擁擠。先給個俯拍很好的突出了空間感,也捎帶了那麼點上帝視覺。
    再來,星爺沒有把承接前後的黑白字幕直接放在這段歌舞之後,而是趁著之前鋪墊繼續帶出其時上海灘的紙醉金迷,警察局長面前的賄款、歌舞廳的旖旎、賭場的奢靡雜亂……幾個鏡頭一閃而過,背景至此才算交代完畢,旁白登場。
    到這裡,影片才進行至7分鐘不到,看看星爺已經把多少有效資訊告訴了觀眾。

2,音樂與特效
    真可惜,在這裡我沒有本事把五線譜和特效製作拿出來細細講解,但功夫的音樂(或者叫BGM)和特效製作都十分憂秀。
星爺一向對特效特別重視,早從01年的《少林足球》就開始加大特效比重,力求在視覺性上有所突破。此後,他的電影再也沒有離開過特效技術。
    當然,星爺原話:「我們利用電腦特技是根據故事結構和故事進展,裡面要有內容,並不只有特技。比如說我們能看到電影裡有99個大爆炸,但不見得就好看。電腦特技對我來說是很好的輔助,但永遠是劇本為主。故事結構,人物性格,這些是最重要的。」
    至於音樂,論抒情有《只要為你活一天》,看似有點惡俗的歌名其實沒有歌詞,曲風舒緩煽情之餘又不乏高潮,十分動聽。這首背景音樂出現在阿星和啞女的部份,既有兒時回憶的溫柔殘忍,又是長大後重逢的感動糾葛,渲染氣氛和調動觀眾心緒的作用一流。另外還有諸如《小刀會組曲》這類星爺特別喜歡用的音樂放在豬籠城寨和打鬥部份,民樂的使用在影片中比重極重,調子激昂、節奏感強,又暗合著時代感和中國特色。

3,粵語殘片和經典電影的致敬
    戲裡,舊式的武俠漫畫在這部《功夫》里佔據重要地位。小阿星童年就被一本「如來神掌」唰了一通,至片尾,武功秘籍又被拿來在其他小孩面前晃悠。再看,阿星藉著剪髮勒索醬爆的時候,鏡頭一轉給到一邊成排陳列放著的武功漫畫上,此時阿星的表現略有波動,極其細緻的微表情(星爺的表演讚一個)。第一次觀看的觀眾估計不會注意,但這也是對阿星這個人物極其重要的鋪墊。
    而戲外,和星爺年齡相差不多或者對此領域稍有關注的更加可以一眼看出其中的致敬成份。
    如來神掌、獅吼功、洪家鐵線拳、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譚腿、太極、蛤蟆功、火雲邪神,再加上音樂等等環節,這些無一不是星爺對粵語殘片和武俠漫畫的致敬。片中也有戲仿《閃靈》等經典電影的場景。


八,導演風格
    洋洋灑灑到這裡,終於可以從上面一堆內容簡單歸納周星馳作為導演的個人風格。
    周星馳作為演員的價值早就毋庸置疑,但他作為導演的才能似乎一直眾說紛紜。
    實際上,早在《唐伯虎點秋香》時期,星爺就因為他在片場做著遠遠超出演員的工作而被封了個「太上導演」名號,等到《大內密探零零發》和《國產凌凌漆》,谷德昭都直說「你參與的太多了,不如把名字加上去吧」而成為聯合導演。其後,《食神》、《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西遊降魔篇》,星爺都一人扮演了主演、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個職位。
其中,這部《功夫》尤其可以看做星爺導演風格一個承上啟下的里程碑。

1,情節
    如果說厚重和內涵,星爺的電影多半不能和其他著名大導相比。他從來不會刻意去挖掘人性複雜,也無意深沉厚重或者針砭時弊,他就是給出一個簡單乾淨、極富可看性的故事。以功夫包裹理想,以笑料暗合人生,臨到頭來,不忘添上一筆很美的情感和始終存在的正義希望。星爺自己都說:「我扮不出高深的,怎麼樣都不行」。
    星爺電影中的價值觀一直很簡單,他認可人性、甚至是妖性的複雜,但不會刻意模糊黑白邊界。他推崇的是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何金銀傻傻的努力,最後成功;《兒歌三百首》在西遊降魔中被推到核心精神的位置;阿星在用近乎孩童般打架方式(比如踩腳趾和拿暗器做玩具)贏了火雲邪神後,他和啞女在最後一刻又以重返童年的方式相遇……
    而這種「簡單」的另一表現就是小人物式的成長。就像尹天仇對著大海喊的那句「努力,奮鬥」一樣,星爺電影裡幾乎所有主角都有著一路奮發向上進而有所轉變有所成的經歷,哪怕如《食神》主人公開頭風光無限,不消片刻還是被打入低谷。隨後,他們通過自身和外界的雙重作用通常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最後以不同方式悟道自己的本心。
    而我最感謝的,其實是星爺在電影中給出的那一個個光明美好的結局。

    「在我的電影裡面不是百分之一百童話故事,有幻想有理想,當然,你也會看到這個世界現實的一面。其實很多不好的東西不用我講大家都知道,但作為一個電影,我想經營的是一個開心的結果。看完之後,如果能讓大家覺得有希望,這就是我想做的。」
    
如果你選擇否定或是嗤之以鼻,那它在你面前永遠只能是虛假的騙小孩的玩意兒,然後,你繼續回到愁雲慘澹的現實里,繼續抱怨著弱肉強食。
    現實如何誰都知道,而電影造夢的功能之一便是給我們這些需要的美好。熱血未涼,相信光明,繼續保有努力和夢想。哪怕只是觀影的兩個小時,它都是成功而值得的。
    等到你不經意間轉身,卻會發現那些奇蹟也並非全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現實生活中的對應比比皆是。
    從這點上來說,星爺還是從前那個星爺,無論是左頌星、宋世傑、蘇乞兒、何金銀、尹天仇,抑或是五師兄、阿星、周鐵,從來沒有遠離,也沒有改變。

2,手法
    如果單說色彩運用、鏡頭構圖、剪接技巧等,星爺似乎沒有特別值得稱道之處。同是喜劇,星爺也從不像劉鎮偉那樣玩時空多線交叉,他的故事一直是單線思維。
    但其中也值得說道之處,這些恰恰成為了周星馳電影獨樹一幟的地方。

(1) 畫面感的加強和對白的弱化
    有些電影是絕對不能沒有對白的,比如王家衛,要是沒有台詞輔助你簡直不知道他在拍什麼。周星馳電影曾經也誕生過大把「名句」,但是從《少林足球》以後,星爺的注意力就漸漸從對白上轉移,轉而加強了視覺觀賞和畫面感。
    「我作為導演,同時也是演員和編劇,我希望能夠將我的電影推廣大更多地方,讓不同的人認識。在這種情況下,我一定要將整部電影所有元素形象化,就是說,以動作化取代對白話……」
    從這段採訪不難看出星爺的目標。他希望突破語言、文化等外在因素帶來的限制,藉由畫面和動作等傳遞為更多人所接受的內容。這也是他提升整部電影視覺性和感官刺激的一大依仗。
    重視這點的效果很明顯。特技在星爺的電影裡少有雞肋,演員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畫面層次感強,故事做的新意精彩。並且,《少林足球》和《功夫》這些本來就有意對準海外市場的作品也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少林足球》曾經在世界盃賽場和美國教室被播放,不少外籍人士最看得進去、可以大樂的周星馳電影就是《功夫》和《少林》,連對外漢語教室都會向同學推薦……
    星爺一直對電影走出國界很有野心,尤其是千禧年後,幾乎每一部電影都不單把侷限在華語群體。《少林足球》和《功夫》是成功的典範,《西遊降魔篇》就有所不足。

(2) 節奏感的把握
    節奏感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難以用三言兩語全部囊括。
    從小處講,它可以是上文提到的特點:不把情感放大和延長,通過迅速轉換免於過份沉浸和厭煩。同時,在對白、動作和情節上以動靜相合、快慢相接,比輔以慢鏡頭和剪輯等手段來突出。這使得觀眾的直觀感受就是不斷的感到起伏驚喜。而從大處來講,星爺的電影很少平鋪直敘,也一直不斷在拋出懸念,引發觀眾情緒的波動。
    依舊拿《功夫》來舉例,馮小剛的鱷魚幫剛剛威武沒幾分鐘就被斧頭幫所取代,斧頭幫的實力又可以被包租公、包租公和那一群高手所壓制,在琴師對他們造成一定威脅之後,終極BOSS是火雲邪神,最後阿星完成了絕地反擊。首先從解構上就是螺旋式上升。而在這其中,文戲和武戲又交織出現,豬籠城寨剛剛大戰完成就開始討論「記憶是痛苦的根源」,隨後帶出第二組大戰人物。在每場情緒大波瀾之間給觀眾留足輕鬆、停頓的緩衝空間。
    而最神奇的是,這些技術活並不顯突兀,全部融合在他要表達的劇情之中。
    星爺作為導演,對節奏感和張弛有度的把握很是一絕。

(3) 鏡頭語言
    星爺的電影裡不知有多少人留意過他的鏡頭?雖然不能說是大師風範,但絕對有他的特色,並且適合電影的整體基調。
    星爺喜歡把攝影機對準能代表人物身份或特徵的細節,張一白的警察局長先入畫的是探長字牌,阿星初次出場先看到的是他踩扁小孩足球的腳,也有為了喜劇效果在林雪演的老大初到豬籠城寨時先露出被炮仗炸到的腦袋,連在《長江七號》里都有不少對腳步的特寫和場景轉換……星爺特別喜歡放大這些細節,未見人先聞聲,未聞聲先入景,他通過這些帶有強烈特徵化的物象來引導觀眾進入他的故事,並且感受某種情緒。
    與此同時,局部畫面的出現就自然完成了場景過渡和自然銜接。
一般來說,周星馳的電影不追求宏大的意境和視覺,之前的《喜劇之王》、《少林足球》等仍然跳脫不了傳統港劇的格局。但這次《功夫》從開頭就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崇山,日照,一個長鏡頭帶出廣闊幽深的環境,畫面中又翩翩而入一隻蝴蝶,從黑暗直入光明處。這也和影片結尾的「破繭陳昇」相對應。

3, 創意
    「電影,如果你不把它做到最好,你就是跟不上觀眾。現在觀眾什麼都看過了,最好的技術,最好的故事,最好的創意,這在全世界都是很開放。拍電影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拍一個好電影,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我認為現在是一個質量的世界了。」
    在周星馳電影裡,你基本猜不到他會給出怎樣一個故事,也完全無法從已經情節中推算下一部。哪怕你知道結局多半會光明收尾,各中過程也一定出人意料。
    比如《功夫》,嚴格算起來依舊是屌絲逆襲、武俠小說男主成長模式狀態,但他到底藉由怎樣的突破口來完成蛻變、幾場大戰的勝負究竟如何發展,我們猜不到。三位英雄剛剛現身,你會想到他們在劇情未過半就死了嗎?包租公婆和火雲邪神大戰正酣,誰能想到有阿星前後兩棍?再比如《西遊降魔篇》,哪怕對小說和各類影視版本都爛熟於心的觀眾也不知道玄奘這一路到底會遇到什麼?
    更加重要的是星爺對題材、特效、幕後等個中環節的打磨。

    「在一部電影裡面,將來的發展可能不會再清晰的劃分喜劇和正劇。我不會以好笑為大前提,我要看這個故事到底要表達些什麼,他所有的人物和大綱,然後再發展細節。當然,能夠發展到好笑的我不會放過。但也可能相反,是不好笑的。」

    到現在,如果還抱著純粹去看唐伯虎式喜劇的觀影心態去看周星馳的電影,那恐怕會離預期有所偏差。我們不能因為他之前蓋的樓很高很美觀,就不再讓他重新平地而起另一番天地不是?
    儘管依舊定位喜劇,但星爺已經開始越來越多的往他的電影裡增加不同元素,勵志、驚悚、溫情、科幻、功夫,等等都是他在做的突破。《喜劇之王》大打勵志溫情牌,《少林足球》把喜劇、功夫和體育結合,《功夫》拍的是漫畫式誇張,《長江七號》關注國產薄弱的兒童和科幻,《西遊降魔》則是對名著的另類解讀……這一路的轉變和嘗試,儘管有成功有失敗,但你不能否認星爺一直在尋求突破口。同時,近幾年他開始重視電影的附屬產品開發,經營起了自己的院線,一步步都在往和國際接軌的更高水準走。

4,「暴力」和悲壯成份
    這點乍看和周星馳電影離的比較遠,其實一直潛移默化的存在。
    早在《新精武門》的劉晶就被痛扁過一番,《少林足球》幾位師兄弟反敗為勝的過程也是同一手法,《功夫》里三位英雄的死亡(尤其是那位人身瞬間分離)和最後的決戰過程很是血腥,《長江七號》有一個幻想中女鬼上吊的鏡頭,而到了《西遊降魔篇》,整部電影的「妖性」乾脆就是特色之一。
    「很多場面的涉及都是不能避免有暴力鏡頭存在,而暴力永遠都是為了加強人物性格或者我要經營的某一種效果,而不是單純的我喜歡暴力。比如在《少林足球》里,那位守門員,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擋住殺人般的球。這個場面我自己認為很暴力,但是原來這個人是為了整支球隊,為了他的理想,他願意付出他的生命。我會覺得,我有需要讓這種效果更加突出。在暴力之下,我覺得,這也是種另類的浪漫。」
    所以不知多少人和我用共同感覺:《功夫》和《西遊降魔篇》的場面是最接近。


5,個人經歷的投注和絕對的全方位控制
    曾經有人說過,星爺拍什麼都是在拍他自己,雖然這麼說有點絕對,但不乏道理。尹天仇記錄了他自己跑龍套的歲月,《功夫》圓滿了一直以來的夢想,《長江七號》有著濃重的童年回憶和對父母的情感,《西遊降魔篇》又是情緒的宣洩表達……就如同那些漫畫和粵語殘片的元素一樣,下一步電影,觀眾一定還能從眾發現星爺的個人色彩。
    其實不光是情節,星爺對他的電影的控制深入到每一格,從攝影風格到技術手段,從武打特點到剪輯方法,從個人表演到群演調度。他在《西遊降魔篇》時期就有說過:「雖然我沒有親自出演,但整部電影裡無一不是我。」
    如此一來,導演的風格和把控得到最大程度的彰顯,得益的當然是觀眾。離了他,那些配角、群演和各種要素還有多少是繼續出彩發熱?而另一方面,這也可以解釋星爺為何會和合作者生出嫌隙。


    星爺曾經說過,他不喜歡把他的電影用「無厘頭」一言以蔽之,因為觀眾看似隨意的每句話、每個段落都是經過普通人難以想像的冥思苦想、仔細推敲而來。
    「電影,如果你不把它做到最好,你就是跟不上觀眾。現在觀眾什麼都看過了,最好的技術,最好的故事,最好的創意。拍電影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拍一個好電影,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我也恨我自己能力不夠,不聰明,想事情也不快。我希望我可以再做多一點點,把更多想法拍出來,找到更多人才。」
    《少林足球》到《功夫》隔了三年,《功夫》到《長江七號》是四年,再五年,《西遊降魔》問世,平均三四年一部。假設這個速度不變,假設星爺再做二十年導演、做到七十開外,那我們可以期待的周星馳作品,一隻手就可以數清。
    趁著還有,珍惜吧,至少周星馳一直對得起觀眾。



九,最後補充一點幕後故事:
1,星爺對電影一向精益求精,短短一場戲NG無數是常有的事,也曾經被形容為「片場掉了一根針他都要管」。《功夫》里琴師撥弄琴弦那兩下,他就找少年宮的古琴老師整整教了幾個禮拜,又拍了幾個月。

2,外界盛傳的吳孟達和星爺鬧翻,就是源於《功夫》。
星爺籌拍《功夫》之際打電話給吳孟達說有個角色,達叔當然答應了,也為此推了其他戲。但後來星爺又和他說那個角色被取消了。兩個人的嫌隙就從這裡被放大。
其實了解星爺的都知道,他拍戲從來是這幅樣子。林子聰在頭天晚上接到星爺的電話,一點準備時間都沒有,第二天一早就進了《少林足球》劇組。都知道王家衛沒有劇本,星爺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前期倒是有準備劇本,但是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邊拍邊改邊找思路。吳孟達這事情,星爺當然做的不厚道,但不值得兩人就此鬧翻。
果然,吳孟達在《魯豫有約》的訪談中直接說:後來星仔有找他解釋,已經解釋清楚,和好了。
「只要我不死,他還沒退休,我們還是會合作的」。
    話說,你們有沒有發現,但凡是有話題性的新聞,娛樂也好、醫療、社會等也罷,大多數人都只去關注開頭,甚少有人去計較,這件事情到底是怎樣一個結果。若干年後,這些事都怎麼樣了?

3,
洪金寶是星爺最早請來的武術指導,但是他設計的動作和星爺預想中的效果相去甚遠,以星爺拍攝時的較真那是少不了插手干預。洪金寶是業內前輩,脾氣也不小,被惹火了他就乾脆帶領洪家班全部撤出。
洪金寶甩手不幹的事情其他人也都不敢接,為了保證拍攝的正常進行,星爺只能臨時請來少數可以和洪金寶相抗衡的袁和平袁八爺救場,之前已經拍畢的部份也來不及重新來過。
所以在《功夫》片尾列出的武術指導有洪金寶和袁和平兩人,細心的觀眾也可以發現,影片中的幾場動作戲其實有差別,洪金寶掌舵的部份偏實,袁和平就更加飄逸美感,好在最後融合在整體風格中倒也差別不大。

4,
星爺靠這部戲捧出來不少人,除了《少林足球》就有參與的林子聰和陳國坤之外,還有釋行宇、黃聖依等,並且還為元華、元秋拿到了最佳男配、最佳女主的提名,其中元華得獎。
現在,肥仔聰一邊演戲一邊也當了導演,釋行宇已經參與了如《十月圍城》、《葉問》、《怪俠一枝梅》等多部電視劇和電影,「鐵線拳」趙志凌師父在跟著劉鎮偉拍電影,陳國坤拍完了《李小龍傳奇》又和王晶去拍《大唐雙龍傳》。
至於黃聖依,這邊說星輝剋扣片酬經營不力,那邊又說黃聖依私拍不雅照無故毀約。反正最後的結果就是,黃聖依投奔楊子去了,還開了巨力聖依影視公司,最近的電影代表作算是《白蛇傳說》和《冰封》。

5,
飾演三位英雄之一、「十二路譚腿」的釋行宇本就是少林寺練家子出身。《功夫》的籌備期,星爺在通過各種關係找人介紹身手好的演員/非演員,就有人給星爺推薦了他。釋行宇在少林寺時期就看過星爺的喜劇片,多是如《唐伯虎點秋香》那類的誇張搞笑。他一開始還有所懷疑,覺得周星馳拍的是喜劇片應該沒他什麼事,後來順利加入,並正式走上演藝之路。

6,
「鐵線拳」趙志凌師父看著一身肌肉很發達,星爺對此十分羨慕,還很認真地討教過保持那麼好的方法,結果某一天他發現趙師父在那兒自己畫……從《少林足球》開始,星爺自己對身材也很在意,《功夫》最後幾個鏡頭的一身肌肉是日積月累練出來的,直到《長江七號》時期,毫無PS的現場導演花絮照還可以看出星爺的好身材。這點他倒很奇特,年輕時一身白肉,年長了倒是身材可觀。

7,
2004年,《功夫》在香港上映,收了六千多萬,以比第二名高出近三倍的票房再次刷新開埠以來最高紀錄,之前由他自己的《少林足球》保持。,這個紀錄保持了6年,直到被《那些年》以幾百萬的微弱優勢打破。
同年,《功夫》也得到了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配、最佳動作設計等16項提名,這個數量直到今天都還遙遙領先。
最後《功夫》得到了最佳電影、最佳動作設計、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剪接。影帝則是梁朝偉《2046》,最佳導演爾冬陞《旺角黑夜》。
最佳電影一獎給星爺頒獎的正是張曼玉和梁朝偉。
星爺和張曼玉一開始是貼面吻,最後還順勢要親嘴,場面蠻搞笑的。
順帶一提,《少林足球》加上《功夫》,這就是星爺目前為止在金像獎上的所有斬獲。

8,《功夫》也得到了金馬獎的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
值得一提的是,星爺上一次金馬得獎還是在17年前,他憑藉出道作《霹靂先鋒》得到了最佳男配角。
    《功夫》也是第一部在大陸正式上映的周星馳電影。04年,票房過億,成績很不錯了。

9,《功夫》那時在坎城首映,工作人員都叫星爺先休息,等電影放完之後再出場,但他不肯,一直偷偷的躲在大螢幕的背後,看老外觀眾的反應,一站站了2小時,終於完場,星爺步出,全場數千人 起立鼓掌3分鐘之多

10,手拿《如來神掌》的那位「乞丐」大名袁祥仁,他本身是非常有名的武指和導演。他的胞兄正是大名鼎鼎的八爺袁和平,《駭客帝國》和《臥虎藏龍》等多部佳作的武術指導。兄弟兩個長的蠻像,不要認錯了。

11,「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就是出自《功夫》——關押火雲邪神的地方。

12,最後的結局不要過度解讀。網上盛傳的「所有一切都是小男孩的幻想「,那純粹是觀眾想多了。星爺自己在《功夫》的導評版中闡述過影片理念。

13,拍攝阿星被蛇咬那場戲時,不是每條蛇都拔了牙的,當時劇組很是擔心。

14,就因為《功夫》中用到了「楊過」、「小龍女」等幾個字眼,星爺特地去找金庸付了版權費。

十,其實只有兩句話
謝謝周星星這麼多年帶來的快樂。
也希望你快樂。
評論